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見一小屋內(nèi)有光閃現(xiàn),暗喜遇到有緣之人。推門入室后,見一老叟盤坐于炕上,于是便問:“施主練的是什么功?”

  老叟回答說:“菩薩咒。”

  和尚大為高興,暗思自己出家四十多年,尚未聽過有菩薩咒,于是忙向老叟請教。

  老叟說:“我練此咒六十多年了,至今沒有傳授過一人。此咒只有六個字:唵、嘛、呢、叭、咪、牛。”和尚一聽老叟把“吽”字錯念成“牛”字,笑了,告知此咒非菩薩咒,乃是六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個字念“吽”而不念“牛”。

  和尚走后,老叟改“牛”字為“吽”字,總是繞口念不好。

  三個月后,和尚又來到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力當(dāng)更高了,不料屋內(nèi)一點(diǎn)光也沒有。進(jìn)門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的“吽”字總念不好。

  和尚滿腹疑團(tuán),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而會無光,回廟后于是求教于方丈。

  方丈說:“你出家四十年了,為何會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后身體的三昧真火出來,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六十年,念得一心不亂,三昧真火出來了。你讓他改念,心亂了,三昧真火便出不來了。”

  許多人叫嚷著要去尋找內(nèi)心的平和,其實(shí)不需要去尋覓。當(dāng)你從忙碌中靜下來時,自然會感到它的存在。有人逃避家庭、城市、社會及自己的問題,逃至深山中去尋覓心內(nèi)的平靜。既然是要尋覓心內(nèi)的平靜,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尋到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