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修行,用心誠懇的事

修行,用心誠懇的事

  也許是離家的日子久了,回到家中,發(fā)覺與相距七歲的弟弟,有不同世代人類溝通上的困難,那種“雞同鴨講”的溝通,?简炛约旱挠X性與耐性!

  一日,妹妹在客廳里與弟弟聊著,下知道彼此談了什么,弟弟突然不客氣的對妹妹吼起來,毫不尊重的態(tài)度讓在旁打電腦的我,忍不住訓(xùn)斥他:“她是你姊姊耶!你怎么可以這樣對她吼……”我一句不經(jīng)思索的情緒語言,不但沒有改變什么,反而惹火了一向霸氣的弟弟,用著更高的聲調(diào)說:“關(guān)你什么事,我又沒有怎么樣!”

  此時,一向自以為講理的我,把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搬出來,用極情緒化的憤怒語氣責(zé)備他,還沒等到我講完,弟弟拿起外套,用力把門一甩,出門去了。

  弟弟出門后,我靜下來檢視自己的心念,想起弟弟臨出門前的憤怒表情,及他那被驕寵的成長歲月。而從小離家的我,不曾參與他的成長,如今卻用那看似堅不可破的家庭倫理要求他順從,怎么可能讓他接受?而自己那剎那即起的情緒,又是如此的無明,怎下慚愧?

  當(dāng)天直到深夜,弟弟才從外面回來,臨睡前,我告訴他:“對不起,是我不對。”弟弟愣了一下,說:“沒有啦!是我不對,我一向沒大沒小的……”

  又一次,與他相交成長至今近十年的好友撥電話來,又聽他在電話中下客氣的說:“好啦!不要說了啦!現(xiàn)在沒有心情啦!……”這次,我看在眼里,不再說話。

  幾天后,看他心情還下錯,於是告訴他:“順明,你能有知心好友與你在生活中互相提攜鼓勵,是你的福報,所謂‘賢友乃萬福之基’,你要懂得珍惜。但是朋友之間,不管如何熟悉要好,仍要互相尊重,而且長久的友誼、善緣,需要用心經(jīng)營,在佛典中有提到:氣得善友,要常行四法:一、不慢不諂,常加恭敬,二、柔和慣言,三、不自大,四、常受言教。”你前幾天跟世陽講話的口氣,可能需要修正,如果你覺得他是好朋友的話。”這次,弟弟和氣的回答我:“知道了,以后我會注意。”從此,他一改以往的霸氣凌人,對人顯得客氣體貼多了。

  生活里,我們不斷的與人溝通,表達(dá)自己的想法、看法,當(dāng)自己的意見不被接受,或與人有所出入時,會習(xí)慣的用情緒來表達(dá),以致於常惹得場面尷尬而難以收拾,這些,無不是自我意識的作用。

  而修行,也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當(dāng)下,隨時保持清明的覺醒,認(rèn)識自己,誠懇的面對自我的心念,放下乍起的妄念,修正自己的行為。它不是一件用說或用寫的專業(yè)技術(shù),而是一件平常且用心誠懇的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