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智慧故事 >

無門慧開禪師禪意的一生

無門慧開禪師禪意的一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饑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無造作,了無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臥,應機接物。”這首詩出自黃龍慧開禪師的名著《無門關》的第十九則,瑯瑯上口,最為佛弟子所愛頌。

  黃龍慧開世稱為無門和尚,傳記散見于《續(xù)傳燈錄》卷三十五(《大正藏》五一冊,七零八頁)、《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二(《卍續(xù)藏》一四二冊,七七九頁)、《五燈會元續(xù)略》卷三(《卍續(xù)藏》一三八冊,九零六頁)、《五燈嚴統(tǒng)》卷二十二(《卍續(xù)藏》一三九冊,九六二頁)。

  無門慧開禪師,杭州錢塘人,俗姓梁,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壽七十八歲。禪師最初禮天龍肱和尚為受業(yè)師,披剃出家,后來遍歷天下名山道場,尋師訪道,但是一直無法契機,于是到平江府(江蘇。┤f壽寺參禮黃龍派下的月林師觀禪師,月林禪師教慧開參“無”字話頭;坶_每天對著“無”字苦苦參究,但是就像蚊子咬鐵牛,如此六年寒暑,依然找不到契入的縫隙之處;坶_于是勵志克責,在佛前自誓道:“我如果參不透這無字話頭,絕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爛卻全身,無一完好之處!”

  從此更加精進勇猛,不敢須臾放逸。有時疲憊至極,就在大殿廊廡之下經行,甚至以頭顱撞擊露柱,以示克期取證的決心。有一天,慧開在法堂內經行,參“無”字話頭,寂寥中,從遙遙的齋堂那一頭,傳來一陣一陣綿綿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擊,慧開胸中久遠以來的疑團,頓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頌:

  青天白日一聲雷,大地群生眼豁開。

  萬家森羅齊稽首,須彌勃跳舞三臺。

  一派天淡云閑列長空,麗日高照大地春的氣象。

  第二天,慧開迫不急待的跑到方丈寮,想把自己開悟的心境呈現給師父,請師父印證。月林看到慧開的偈子,不但沒有贊嘆,卻高聲大喝道:“你在何處見到鬼又見到神了?”慧開見到師父大喝,也當仁不讓大喝一聲,月林又做獅子吼,慧開面無懼色又大喝,師徒這時才相顧哈哈大笑,喝聲笑聲交織成一片天簌,回蕩于堂宇檐下。禪,有時需要不懼不退的大勇才能承擔。

  慧開在月林禪師座下開悟之后,從此大機大用,所言所行,無不與禪的機要吻合。南宋寧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慧開禪師振錫于安吉山報國寺,開始展開度眾弘法的家務工作。之后,又往來居住于隆興府(江西省)天寧寺、黃龍寺、翠巖寺,鎮(zhèn)江府(江蘇省)的焦山普濟寺,平江府開元寺,建康府保寧寺,名震一時,受到緇素四眾弟子的尊敬。

  南宋理宗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年)奉旨開創(chuàng)護國仁王寺,并駐錫說法于仁王寺,其間完成流傳于禪林力作《無門關》,常奉召入選德殿,為理宗講說法要。有一年,京城大旱,理宗請師登壇祈雨,慧開禪師持咒祝禱之后,默然返回寺中,理宗急忙遣派內侍前來詢問,祈雨的狀況如何?禪師淡然回答說:“寂然不動,感而后通。”語音方畢,天空俄然烏云密布,大雨傾盆注下,解除了已久的旱象。理宗因此頒賜禪師金襕法衣,勅封為佛眼禪師,以示褒揚。

  景定元年四月命工匠砌塔,八日塔龕砌成,禪師自撰龕語道:“地水火風,夢幻泡影,七十八年,一彈指頃。”書偈畢,跏趺而逝。

  慧開禪師因為苦參“無”字話頭而開悟,因此特別著重“無”字法門,他將歷代禪宗重要的公案斟選匯編,選擇其中的四十八期,纂集成為《無門關》一書,并自作序文道:“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并且把趙州禪師“狗子無佛性”的公案列為第一則,深得六祖慧能大師“無念、無相、無性”的思想要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