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略
夫三皇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群臣讓功,四;,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設(shè)矩備衰,四海會同,王職不廢。雖有甲兵之備,而無斗戰(zhàn)之患。君無疑于臣,臣無疑于主,國定主安,臣以義退,亦能美而無害。霸者,制士以權(quán),結(jié)士以信,使士以賞;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
《軍勢》曰:“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jìn)退內(nèi)御,則功難成!
《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quán)也!
《軍勢》曰:“無使辯士談?wù)f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cái),為其多施而附于下!
《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兇!
《軍勢》曰:“使義士不以財(cái)。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謀!
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quán)。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
故圣王御世,觀盛衰,度得失,而為之制;故諸侯二師,方伯三師,天子六師。世亂,則叛逆生;王澤竭,則盟誓相誅伐。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后加之以權(quán)變。故非計(jì)策,無以決嫌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
圣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是故《三略》為衰世作:“上略”設(shè)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quán)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故人主深曉“上略”,則能任賢擒敵;深曉“中略”,則能御將統(tǒng)眾;深曉“下略”,則能明盛衰之源,審治國之紀(jì)。
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夫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quán)也。封之于朝,極人臣之位,以顯其功;中州善國,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說其心。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離,威權(quán)一與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故弱之以位,奪之以國,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論駁也。存社稷羅英雄者,“中略”之勢也;故世主秘焉。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yīng)篇感應(yīng)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jì)第一
- 太上感應(yīng)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jì)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yùn)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