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功德 >

巨蟒被救放生后數(shù)夜前來報答老人

巨蟒被救放生后數(shù)夜前來報答老人

  這個故事,沒有曲折,也沒有起伏的波瀾,但其中的一個情節(jié)卻打動了無數(shù)鄉(xiāng)人的心。

  在云南邊陲的一個小山寨,這里山清水秀,草木蔥翠,生長著許許多多的奇珍異獸,這里的人們就如同這里的山水一樣,純潔無瑕。寨里有個老人無名無姓,一輩子孤苦伶仃,為人處世就如前面所說的那樣,純潔無瑕,樂善好施,山寨里的男女老少都十分敬重老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渴望被人敬重,然而卻不知道,敬重是一個常年的積累。

  過去,娃娃們上下學都要涉過一條沒膝的河流,也只有過了河才能走上最節(jié)省時間的路程,如果繞道的話,那娃娃們必須在家里早出門一個鐘頭。正當青壯年在田地里忙活,對娃娃們過河置之不聞的時候,老人卻先于其他鄉(xiāng)親開始了繁重的架橋工作。幾個月過去了,當娃娃們像往常那樣去上學時,他們吃驚地發(fā)現(xiàn)在河面上立起了一架平實而不凡的木橋,他們走在上面,三五成群,歡歌笑語,老人在河岸邊抽著煙,也跟著呵呵地樂著。

  沒有人知道老人到底付出了多少汗水,沒有知道那些建橋的材料是如何收集搬運來的,也沒有人知道這架木橋該取個什么樣的名字。“既然有了橋,就該走人,不必追問是誰建的。”老人說。

  一個炎炎的夏日,那是中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就連微風拂面都成為了一種煎熬,可是,在上山的路上,許許多多的鄉(xiāng)親聚在一塊,你一言我一語,分外熱鬧。只見路中央盤著一條長長的巨蟒,紋絲不動,阻斷了上山的道路,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說巨蟒是有靈性的,不能傷害它,否則會遭到老天的報應,也許出于這個原因,鄉(xiāng)親們沒有一個敢上前把它用木棍挑開。

  得知老人小時候經(jīng)常上山打獵,接觸過不少野獸,有此類方面的經(jīng)驗,鄉(xiāng)親們就將老人請了過來。老人在巨蟒周圍仔細地察看了一番,他說巨蟒好像得病了,牙齦有些腫脹,應該好些日子沒有進食,他還告訴鄉(xiāng)親們,不要害怕它,巨蟒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它是因為體力不支才滯留在路中央的。

  老人在人群中吆喝了幾位身強體壯的青年,在耳邊叮囑了他們幾句,然后他們一齊抱住了巨蟒的身體,而老人掐著巨蟒的七寸,一步步地將它抬到了山寨里,直至老人家中。那些日子,巨蟒被關在竹籠里,活力漸消,老人找來了碘酒和一根細長的被綁上棉球的竹簽,沾了碘酒后,趁巨蟒不注意,涂抹在了牙齦周圍。又在巨蟒的食物里放了一些消炎止痛方面的藥品,很悉心地照料著它。

  半個月過去了,巨蟒復蘇了過來,活力四射,嗤嗤地喘著粗氣,格外響亮,老人說可以把它放生了。幾個青年抬著它,在一塊草木相對茂盛的區(qū)域,將它送回了大自然,故事原本可以就此結(jié)束,然而奇巧的事發(fā)生了。自從巨蟒被放生的第二天起,老人的院落里總會在清晨時發(fā)現(xiàn)一只死的野山雞,經(jīng)老人的斷定和眾人的認可,山雞很可能是被巨蟒咬死的。

  在大伙的猜疑中,有人提議,不如讓人在院墻外留守,看看到底是什么動物咬死的,為什么一連數(shù)日將山雞尸體放在了老人家中,可是這個提議當場被否決,因為沒有人敢于去冒生命危險。這條消息像長了兔子腿一樣,瞬息之間傳遍了十里八鄉(xiāng),結(jié)果來了許多慕名造訪的人。

  終于有一天,老人道破了實情,老人說,其實是巨蟒在報恩;他在半夜透過窗戶清晰地看到巨蟒拖著咬死的野山雞爬到了院子里,然后放下后,又悄然沒入在了月色之中。但更為奇巧的還有,被咬死的野山雞總共有十五只,就是說,巨蟒每天送老人一只野山雞,一連持續(xù)了十五天,恰恰是老人照料巨蟒的十五日。之后,老人對此事只字不再提,他只將一句話掛在嘴邊:“這輩子沒享過什么福,但在晚年卻結(jié)交了一位讓我開心快樂的好伙計。”

  一只被人類世界公認的冷血動物“巨蟒”,竟然如此深諳知恩圖報的人之情感,這該如何解釋?我想了很久,也許是這樣的,老人是一個好人,他不懂得阿諛奉承、爾虞我詐,同樣巨蟒更不懂得人類世界的紛爭,所以兩個不一樣的生靈只因為彼此的純粹而創(chuàng)造這么一段不可思議的傳奇故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