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文庫 >

放生不倦

  放生不倦
 
  林蘭英是個成都女孩,她非常善良十分熱愛放生,多年來放生不倦。她的放生始于六年多前的一天,當(dāng)時她上街買菜,在菜市場里,動物被殺前的掙扎和哀鳴的殘忍場面,令她慘不忍聞。于是毅然決定,每天在中午和晚飯后到市場撿商販遺落地上的泥鰍、黃蟮、青蛙、螺螄等動物。每次撿到后,先給它們念佛、誦經(jīng),再給它們授“三皈依”,然后才放到河里。六年多來,她不分寒暑,堅持放生不懈。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她已解救了5萬多條(只)動物的生命。
 
  1996年夏天,她在市場撿到了一只大青蛙,讓一個小孩幫她拿一會,等她撿魚回來,小孩已不見了,她不顧滿身大汗,著急地找了幾條街,終于找到了那個小孩,她高興地接過青蛙,借機教小孩和他媽為青蛙念佛圣號,授皈依,然后將青蛙放生。
 
  1997年除夕,她父親從外面買來15條活鯉魚,準(zhǔn)備用來作菜,令她十分焦慮,最后終于偷偷把鯉魚放生了,結(jié)果被她父親發(fā)覺后十分惱怒,她母親則從旁勸解說:“算了,算了,女兒放生也是一件大好事。你今后少殺生,多放生,將來一定會添福添壽的!”說得她父親轉(zhuǎn)怒為喜。
 
  1998年盛夏的一天,她從魚市場的陰溝里撿到了一條重約兩斤的鯉魚放生。過了幾個月,又撿到一條重約一斤多的瞎了一只眼的草魚,昏死不動,她不顧疲勞,反復(fù)給它念佛、誦經(jīng),兩個小時后,瞎草魚死而復(fù)生,第二天放入河中,瞎草魚浮出水面,頻頻向她點頭示謝,然后搖頭擺尾地鉆進(jìn)深水中。
 
  1998年初秋的一天夜里,她路過一處菜市場,看到橫七豎八的黃蟮正在地下到處爬。她總共撿到了196條黃蟮,給它們念佛授皈依后全部放入河里。一星期后的一天下午,她來到了另一處菜市場,見到地上有一大堆螺螄沒有人要,詢問周圍人,才知道是商販因為滯銷才將這些螺螄棄置的。她發(fā)現(xiàn)這些螺螄大部分還活著,于是把它們裝滿兩大袋,雇一輛三輪車?yán)胶舆叿派恕?/div>
 
  從1998年開始,她放置糖粒在公園、寺廟、園林、路旁樹下,誘蟻吸吮,給它們念佛號及授皈依。蟻群聚集起來,為數(shù)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蟻群吸吮并聞法后欣然散去。
 
  這位善良女孩除隨緣救生外,還自已掏錢買物放生。平常她生活簡樸,節(jié)約用錢。雖然工資微薄,但四時放生,毫不吝惜。六年來(至2001年),她購買各種魚類放生已達(dá)1200多元,在她的帶動下,她母親也開始念佛誦經(jīng),并加入到放生的行列當(dāng)中。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盛開的鮮花,因具有快樂、善良和安詳而格外美麗動人,任何人都沒有權(quán)利以自己惡劣的思想、言語和行為去野蠻地加以摧殘和踐踏;相反,我們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為每一朵生命的紅美花施肥澆水,使他們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安樂,這是所有佛菩薩的根本愿望和發(fā)心!也是我們需要生生世世努力培養(yǎng)的秉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