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達多企圖殺害佛陀 最終分裂僧團

提婆達多企圖殺害佛陀 最終分裂僧團

原標題:僧團不和的故事

  有害身心的惡業(yè)容易造作,有利身心的善業(yè)則非常難奉行。(偈163)-摘自《法句經(jīng)》

  有一天,提婆達多打斷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并且建議,由于佛陀日漸衰老,所以僧團領(lǐng)導(dǎo)的責任應(yīng)該移交給他。佛陀拒絕他的建議,讓他感到非常羞辱。從此以后,他內(nèi)心異常痛苦,也企圖殺害佛陀,但都失敗了。后來,他改採其他手段:建議所有的比丘,在一生之中都要遵守以下五條戒律

  1.比丘必須住在森林裡。

  2.比丘只能依供養(yǎng)為生。

  3.比丘只能穿利用垃圾堆中找到的破布所做成的袈裟

  4.比丘只能在樹下休息。

  5.比丘不可吃肉或魚。

  佛陀并不反對這些戒律,也不限制比丘遵守這些戒律,但出于其他的考慮(1),佛陀并不愿意制定為僧團戒律。提婆達多聲稱這五條戒律比既有的戒律好太多了,有些新出家的比丘也附和他的說法。有一天,在佛陀的詢問之下,提婆達多承認他所以提議增設(shè)五條戒律是要分裂僧團。佛陀于是忠告他,這是非常嚴重的惡行,但提婆達多不聽佛陀的勸告。后來,提婆達多告知阿難,從此以后,他要從事與佛陀領(lǐng)導(dǎo)的僧團全無關(guān)連的宗教活動。阿難把這消息向佛陀報告,佛陀說:「提婆達多如此分裂僧團,是非常嚴重的惡行,他將來會為這邪惡的企圖受苦難!狗鹜痈M一步的說:「有德行的人很容易行善,卻難于造作惡行。邪惡的人,卻容易造作惡行,而難于行善。事實上,毫無益處的事容易做,善行、有益的事卻很難發(fā)心去做!。

  提婆達多終于率領(lǐng)一群比丘到象頂山。后來,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前去勸誡跟隨他前去的比丘,其中很多比丘也知過悔改,回來依止佛陀。

注釋:

  1.佛陀的考慮包括:⑴戒律應(yīng)該是自動奉行,而不是因為條文的嚴格要求。⑵嚴格條文可能輕易被用來壓抑個人自由。⑶已制定的條文可能因為時空環(huán)境的改變,而變得不適當。以現(xiàn)代觀點來看,我們可以推崇佛陀不接受提婆達多建議的智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