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貓頭鷹探軍情

  貓頭鷹探軍情

  雄鷹和禿鷲為一座山林發(fā)生爭斗。戰(zhàn)斗開始前,雄鷹派偵察員貓頭鷹到禿鷲的兵營里去刺探虛實。

  貓頭鷹回來報告說:“將軍,情況有些不妙。禿鷲在那里威信高得很呢,它每說一句話,下面都是一片贊揚聲。”

  雄鷹沉吟片刻,冷靜地說:“請你介紹詳細一點。”

  貓頭鷹說:“它說了些什么,我沒有聽清。只見它每說一句話,下面就高聲呼喊:‘大王英明!’‘大王高見!’‘大王神機妙算!’”

  “真是這樣?”雄鷹很有興趣地問。

  “豈止如此,”貓頭鷹接著說,“就是它輕輕咳嗽一聲,下面也齊聲高呼,‘大王長命百歲!’”

  雄鷹問:“你果真聽清楚了?它周圍沒有一個說出不同意見的?”

  貓頭鷹自信地說:“我聽得一清二楚,,所有人都在贊揚它。”

  雄鷹眼睛一亮,下命令說:“停止進攻!”

  貓頭鷹惴惴不安地說:“怎么?將軍您害怕了?”

  雄鷹微微-笑說:“等著瞧吧,一個人身邊聚集著一大群溜須拍馬的人,它離失敗已經(jīng)不遠了。”

  在人的自我中心意識中,包括了對自我評價的提高和對自身弱點、缺點規(guī)避縮小的傾向。

  當人們面對恭維和奉承或是一點小小的贊譽,就很難保持清醒的頭腦。

  如果人們只生活在一片附和聲中,看不清楚自己的缺點,就會慢慢地被贊美之辭沖昏頭腦而漸漸墮落。因此,人們更應(yīng)該多接受一些忠告,才會正視自己的弱點。

  許多人厭惡他人的忠告,因為忠告聽來總不那么順耳。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容易受感情的支配,即使心里有理性的認識,但仍易受情緒的影響而難以接納他人給予的忠告。

  只有那些肯于接受別人的意見,對任何事情都抱有客觀態(tài)度的人,在為人處世及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少走彎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