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香火袋

  香火袋

  過去,人們只要去南洋,都要在脖子上掛香火袋。據(jù)說,香火袋最初是裝泥土的,后來才裝上香灰。提起它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哩。

  從前,在一個叫南安的地方,西溪畔上有個小村子,住著一對恩愛的小夫妻。丈夫叫阿賢,妻子叫淑貞,兩人在溪畔上開墾了一塊水田,插上水稻,靠著每年的收成過日子。有一年早稻黃熟時節(jié),突然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溪水猛漲,溪畔上那塊水田被沖垮了,成熟的稻子被洪水吞沒了。小夫妻倆望著滾滾東流的溪水,不由號啕大哭起來。

  農(nóng)民種田沒地怎么行呢?淑貞淚汪汪地對丈夫說:“阿賢,你到南洋謀生去吧,掙些錢回來我們買塊好地。”

  “淑貞,我離開家,你一人怎么生活?”

  “我可以給人家織布、縫衣、繡花……你放心走吧!”

  這天,妻子送丈夫上路,走到村頭一塊稻田邊,彎腰捧起一把黑黝黝的泥土說:“有了錢,我們就買這樣的好地。”

  阿賢點點頭,夫妻倆揮淚而別。

  木帆船載著到南洋的鄉(xiāng)人,從西溪渡口啟程,經(jīng)晉江出海漂洋到遙遠的異邦。阿賢先是給人家打短工,扛長活,撿垃圾里的廢物。一天,他從一堆垃圾里翻出幾十斤黃銅,賣了一小筆錢。他便用這筆錢擺了個小吃攤子,攤子越辦越有起色。兩年后,他便開了個小飯店。從此,他攢的錢越來越多。開始,他只是置幾件衣服穿好一點,后來便喝起酒來,還常常上賭館去,把妻子臨別前叮囑的話全丟到腦后去了。

  淑貞在家先是給一家財主織布洗衣。后來,連晚上也熬夜給人家縫衣繡花,日子過得清苦極了。就在阿賢走后五個月,她生下一個兒子,憑空添了一張嘴,她不拼死拼活地干,能養(yǎng)活母子倆嗎?阿賢起初還有些音信,幾年后連音信也沒了。一晃十年過去,有一天,淑貞從海外歸來的堂弟那里得知,丈夫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她傷心透了,在堂弟臨回南洋前,她用紅布縫了個小袋子,里面裝上家鄉(xiāng)的泥土,縫好袋口,讓堂弟帶回去交給阿賢。

  阿賢接到妻子做的小紅袋袋,連忙剪開袋口,只見里面裝著一撮故鄉(xiāng)的泥土。這時,他才記起臨出來時,妻子送別叮囑自己的情景,愧疚得掉下淚來。他發(fā)誓改掉賭博的惡習。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他終于積攢了一筆錢,衣錦還鄉(xiāng)了。

  回家后,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說:“淑貞,是你送來的禮物,讓我想起了老家,改掉了賭博的惡習,我這就向你認錯!”

  淑貞噙著淚水,把頭貼在丈夫?qū)捄竦男馗。既然他已明白自己的過錯,何必再責怪他!她叫過兒子,說:“快叫爸爸。”看到孩子長這么大了,阿賢的心情更加激動,內(nèi)心無比感激自己的妻子。夫妻倆蓋了房屋買了地,一家三口歡歡樂樂地團聚在一起。

  從此,逢到親人出行時,親屬總要縫上一個小紅布袋,里面裝上家鄉(xiāng)的泥土,讓親人隨身帶著,以示不忘家鄉(xiāng)的意思。后來,人們在小紅袋里改裝上香灰,叫它香火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