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王陽明的傳奇輪回——三生石上舊精魂

王陽明的傳奇輪回——三生石上舊精魂

  明代大儒王陽明為右僉都御史,巡視江西之時(shí),有一次到了一座寺院,看到有一間房子鎖著,看起來銹跡斑斑,久未開啟的樣子。問起來,寺院的師父說,這是以前一位的老和尚坐化在里頭。圓寂前曾吩咐誰也不準(zhǔn)打開,所以鎖了50年了。

  王陽明自龍場悟道之后,早已是個(gè)達(dá)人,但這回莫名其妙地就糾結(jié)上了,不顧什么禁忌,非得要打開看看。在那年頭,御史大人發(fā)了話,是沒得商量的,那就打開吧。打開一看,那圓寂的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團(tuán)上,墻上題有一偈:

  五十年后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后還歸復(fù),始信禪門不壞身。

  原來老僧早已預(yù)知五十年后的這一幕。只是座上的老僧,座下的陽明,前世與今生驟然相逢,時(shí)光恍然交錯(cuò),不知此時(shí)王陽明作何感想?

  也許是輪回的宿因,王陽明的心學(xué)明顯深受禪宗的影響!秱髁(xí)錄》上記載:有一次,王陽明在南鎮(zhèn)游玩。一位朋友指著巖中花樹問他:“天下無心外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關(guān)?”王陽明先生說:“你未看此花時(shí),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shí),則此花顏色一時(shí)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則典故,與六祖的“不動(dòng)風(fēng)動(dòng),不是幡動(dòng),仁者心動(dòng)”,如出一轍、毫無二致。袁枚說:“書到今生讀已遲”,前世修行的宿慧,成就了后世的一代宗師。

  只是上一輩子修證到如此程度,這一生還在塵世間沉浮。后世的王陽明,雖曰龍場悟道,生死大事,猶未能了。鄉(xiāng)野村夫一句佛號,念誦不輟,一生成就,如鳥出籠,永脫輪回。兩者成就之相較,不可道里計(jì)也。

  《太平廣記》中記載:有僧人圓觀與李源交情甚篤。圓觀法師圓寂前,告知李源輪回的去向,并相約來生:“浴兒三日,亦訪臨。若相顧一笑,即其認(rèn)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與公相見之期也。”到了時(shí)間,李源找過去,“往觀新兒,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

  十二年后的秋八月,李源到了余杭,赴舊時(shí)所約。相見的描述,古文原文美輪美奐,故一字不更,節(jié)錄如下:

  時(shí)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滿川,無處尋訪。忽聞葛洪川畔,有牧豎歌竹枝詞者,乘牛叩角,雙髻短衣,俄至寺前,乃圓觀也。李公就謁曰:“觀公健否?”卻問李公曰:“真信士矣。與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緣未盡,但愿勤修,勤修不墮,即遂相見。”李公以無由敘話,望之潸然。圓觀又唱竹枝,步步前去。山長水遠(yuǎn),尚聞歌聲,詞切韻高,莫知所謂。初到寺前歌曰: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fēng)不要論。

  慚愧故人遠(yuǎn)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話因緣恐?jǐn)嗄c。

  吳越溪山尋己遍,卻回?zé)熻霄奶痢?/strong>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