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學佛

  學佛

  佛陀設(shè)教,并不神奇,而是平凡切實,注重身心的反省與檢討。因此,佛在世時,每月均召開兩次的檢討會(即半月誦戒),使每人來一個坦白的報導(dǎo)與批判,有過則懺悔,無過則加勉,養(yǎng)成佛徒一種不慕虛榮、切實為學、修身、做人的真樸風氣。茲舉三種典型佛徒。

  有一次佛在檢討會中誦戒,即憑戒條來檢舉功過得失,其中有個叫須陀的站起來說:“我自學佛以來把家財盡量拿出做善事,雖然家中財產(chǎn)漸漸減少,我的精神很愉快,因我覺得自己幫助過許多人,做過許多好事。”佛就問他:“你為何如此慷慨去做好事呢?”他說:“因我聽了佛法因果,知道作善得善果,故樂意如此做法。”佛當時就印可他,不愧是一個依教奉行者

  第二個弟子名叫阿迦達站起來,接著說:“我過去曾獨自在深山苦修。嚴冬苦寒,我不以為苦。毒蛇猛獸,我不以為怖畏。在饑餓煎迫的時候,我只靠采山禽蔬果來充饑。我覺得此心清凈明徹,猶如寒潭止水,湛然不波,一平似鏡。”佛就問他:“你為何能放下一切,去過這樣勤苦的生活呢”?他說:“我曾聽佛說過,為佛弟子,要淡泊知足,清心寡欲,才能得道,我因不貪物欲,專習禪定,而獲證悟,徹見真理,靈明自在。”佛聽至此,也深加贊許,認為他能刻苦自勵,而得見道,實為一個難得的好弟子。

  接著第三個起來發(fā)言,是一個斷了手臂的名叫旃陀的弟子。他說:“我自學佛以來,一邊自己精勤求學,一邊也顧他做利人的事情。有一次我的一個村莊,洪水泛濫,變成了澤國,所有房屋皆被洪水淹沒,鄉(xiāng)村里的人逃不出的,也被浸死很多。當時我坐在一個大木盆中,被水漂浮到鄰村,幸而未死。鄰村中有位師兄,富有家財,我為了救濟同村受難的災(zāi)民,向他訴苦求救,他終是推說,錢物太少,不能救濟多人。后來經(jīng)我再三再四地苦苦要求,說服了他,得到許多食物和衣物,回村去救濟災(zāi)民。誰知災(zāi)民聞有賑濟,歡喜欲狂,群來搶食,我在人叢中竟被擠斷了一只手臂,但我卻不以為苦,因我看到他們有食有穿,神情興奮,忘卻痛苦。”佛就問他:“你又為何如此做法,連殘廢了自己的手臂,都不以為苦呢?”他說:“因我曾聽佛講,多生以來,修菩薩道,勤求佛法,犧牲為人,才得佛果,為了學佛,所以我也樂意,如此做法。”佛聽了很為感動,同時也很歡喜,認為自己過去所修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大乘行門,如今也有人實行了。

  從上面所述三個弟子的學佛經(jīng)歷中,我們知道須陀是樂善好施的,阿伽達是勤苦修道的,旃陀是犧牲救人的。這三種人的做法成了佛弟子的三種典型。這三種典型正可以代表三類佛法,因佛法廣而且博,綜合起來,不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類。

  五乘者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共法者,是指人天所修之世間善法,為聲聞、緣覺、菩薩所共同修學之善法故,人乘修的善法是五戒:一、不殺生,近乎仁;二、不偷盜,近乎義;三、不邪淫,近乎禮;四、不妄語,近乎信;五、不飲酒,近乎智。佛謂修此五戒,世世不失人身,且得利樂。天乘所修的善法是十善:即是身業(yè)不殺,不盜,不邪淫;口業(yè)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yè)不貪,不嗔,不癡。修此十善增上,可生天上享受福果。因此人乘法和天乘法是世間善法的根本,學出世的聲聞、緣覺、菩薩、佛,都要從世間的善法學起,學得世間善法,奠定人生道德的根本,進一步才能學出世的三乘善法。如果世間善法的基礎(chǔ)都沒有,而高談學出世的三乘善法,正如建筑五層高樓,而沒有底下兩層,頂上三層如何能安立得住呢?所以說人天戒善之法,是出世三乘人必須共同修學的善法。所謂“學佛先從做人起”,如果人的善行不修,連做人的道德都沒有,哪里談得上學菩薩、學佛呢?自然說不上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