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求實際

  越級

  守成法師著

  往昔之世,有一富翁,根性暗鈍,愚魯無智。一日,至某富家,見三層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于是,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所有之錢財,不減于彼,云何而不造作如是之樓。愚翁隨即返家,鴆工興建,問工人曰:“某富家之樓房,汝等知否?”工人答言:“是我等所造,安得不曉。”愚翁語言:“即照彼樓樣,為我造作。”是時員工,即便掘地,樹立基石,壘墼作樓。翁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而問之言:“欲何所作?”工人答言:“作三層樓。”愚翁復言:“我不欲作下二層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層也?”工人答言:“天下無有是事,不作一層二層,而有三層樓舍?”愚翁固言:“我今決不用下二層,且為我作最上層。”一群工人,聞其執(zhí)拗之言,非常詫異,斯人若非白癡,即為財迷心竅,遂語之曰:“不作基層之樓舍,我等無法成辦,汝可另請高手,言訖而散。”

  按:學佛法者,首貴三學增上,循序進修,方得了了見于佛性。所謂三學者,“戒”學,“定”學,“慧”學是也。戒能防御我人身口意三業(yè)所作之惡業(yè),定有靜慮澄心之功,慧能斷除妄惑,而觀達真理。

  是三無漏學,行者不可偏修,如偏學智慧,不修戒定,則名之曰狂慧。此狂慧能使心意散亂,身口為非,為人尚欠堂正,遑論見于佛性。譬如風中燃燭,搖揚不停,隨時有熄滅之虞,豈能明晰照物。等于無一二基層之三樓,此樓名之曰:蜃樓,祗是胡思幻想而已,不克見于事實。

  《楞嚴經》上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三者依次修學,方可直入如來地。所以古德道安法師有言:“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是三無漏學,乃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

  好高騖遠,不求實際,似乎為近代大都人之通病,凡事盡量向高處攀,期望躐等而上,忽略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之妙訣。因此往往將一件好事,中途而告流產。要知道,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植,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倘若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源不浚而欲流之遠,則無異于鉆冰取火,如是背馳,天下絕無此理。古人說:“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凡事須打從頭上起,切忌從中越級取巧,貽誤事業(y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