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對抗十年文革:唯一不脫僧裝比丘尼
性妙法師,俗名劉長珍,安徽霍邱人氏,出生于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農(nóng)歷十一月初六。俗家在當?shù)剡算比較富裕,只是父母去世時她還太小,在她的記憶中根本就沒有留下父母的印象,她是跟隨嬸娘長大的。
一九二四年叔叔做主給劉長珍許了一門親事,雙方家長本來關(guān)系極好,但男子要求女方一定得能識文斷句,因之性妙法師那時曾念了幾天私塾。然而,當時五四運動剛過去不久,熱血青年的思想非常激進,自認為家庭是牢籠,完全自私得不顧劉長珍的感情,要求退親,以為這是革命的表現(xiàn)。劉長珍內(nèi)心很難受,因為她從十四歲就開始吃素,就決定出家,叔叔嬸嬸覺得辜負了死去的兄嫂,堅決不同意,時時提防。然而劉長珍仍然跑了,女扮男裝,戴了一頂瓜皮帽,隨身所帶僅只一本《金剛經(jīng)》和一把剪刀——因為當時社會動蕩,軍閥混戰(zhàn),路上極不安全,剪刀可以防身,以至于當做了卻生命的工具。路上遇見一個男子,結(jié)伴行走安全一些,但二人同行幾十里,那男子楞是沒發(fā)現(xiàn)同行者是一個女的。
人若有了拼死的決心,自然勇氣倍增,從沒出過門的劉長珍就這么著跑出來了,接著就在安徽小集拜上龍下德剃度出家。
性妙法師出家后,先是在小集住了三個月,因這里距家只百十多里,怕家里探得消息,就來到九華后山六畝田。過了一段時間,到南京棲霞山求戒,戒和尚為上若下舜老和尚。兩年后,到上海寶德庵住,在上海呆了六年,開始朝四大名山。直到一九三五年重新回到九華山。隨即來到香山茅蓬!
香山茅蓬是由祗園寺宏吉和尚于民國二十年(即公元1931年)創(chuàng)建,在一九三五年性妙法師來時宏吉和尚已經(jīng)病重,于次年圓寂。因之香山茅蓬就由法師一人支撐。當時的生活十分艱難,沒有生活來源,就自己種茶葉、種菜、砍柴。法師還種了幾株桃樹。有一次,幾個小孩見人不在就上樹偷桃子,剛好法師回來,小孩子一慌,從樹上掉了下來。法師趕忙把小孩扶起來給包扎,“慢點兒,摔一下關(guān)系倒不大,注意樹邊兒的水井。”給每個小孩摘了幾個桃兒,家長回來后帶小孩來賠禮。
解放后,當時的宗教政策,對于宗教界人士實行爭取、團結(jié)、教育的方針,為了提高僧尼的政治覺悟,九華山貫徹教育與勞動生產(chǎn)相結(jié)合方針,九華山組成三個佛教生產(chǎn)隊。性妙法師在五0年收了個徒弟,叫常定。常定整日里參加生產(chǎn)隊的勞動,性妙法師則在茅蓬內(nèi)種菜、燒飯。(七十年代初,常定得了肝腹水,肚子脹得如鼓而人瘦如柴,不久去世。)
文革時,九華山佛教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以掃四舊為名對全山寺廟多次采取“革命行動”,寺廟中佛菩薩像被砸,法器文物被毀,僧尼被迫改裝蓄發(fā),而性妙法師呢,則成了全山唯一不改僧裝的出家人。因為她不換裝,多次被批斗。質(zhì)問她為何不蓄發(fā)時,老法師面帶愁容,慢慢地向他們求情:“我這人沒用,常年有頭昏腦脹的毛病,戴帽子就頭脹疼痛,沒辦法留頭發(fā)呀。你們慈悲就算醫(yī)治我的頭疼病吧。”“那你怎么還穿僧裝?!”“我有時候心口悶,被憋得喘不過氣來,和尚衣寬大,不捂心口,小領(lǐng)衣悶胸。”別人開始批斗,她就低下頭來,默念佛號,一兩個小時的批斗會,她就這么過。當主持人宣布:今天批判會到此結(jié)束,大家的發(fā)言,你要好好考慮,不能再堅持四舊立場。性妙法師又習慣地念一句“阿彌陀佛”。主持人氣得哭笑不得。
一天,山下的紅衛(wèi)兵又來掃四舊,當?shù)较闵矫┡顣r,已經(jīng)很累了,性妙法師道:“你們上山來這么遠,很辛苦了,你們住一夜,我自己動手,明天你們再來看,保證不再有佛像。”紅衛(wèi)兵就找地方去住了。性妙法師連夜在茅蓬后面砌了一座土坯墻,佛像就藏在了里邊。這樣,香山茅蓬的玉佛像得以保護。
文革時沒有佛像,但法師仍天天對著西方念佛號。
現(xiàn)在,條件都好了,但法師仍然過著樸素的日子,F(xiàn)在還用著一個六零年買的臉盆,她得到的供養(yǎng)總都用來修橋補路、印經(jīng)書等。香山茅蓬前的石階路就是法師出資修的,救災、支援失學兒童等,法師也盡力而為。
法師自三五年住香山茅蓬,到現(xiàn)在整整六十二年了,可她這六十二年中始終沒下過九華山。
性妙法師初來九華山時的小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人了,他們?yōu)榉◣煹娘L節(jié)所傾倒,漸漸把法師的名聲傳了出去,使得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拜訪,拜訪者覺得有收獲,回去后,他們又傳,如此名聲越來越隆。當我搜集材料時,他們說:“老法師的事啊,瑣碎得我們認識她幾十年卻說不上來一點兒,她是得道了。”到底什么是道呢?就是提起一個人,讓自己打心眼中敬佩的那種高風亮節(jié)。
我去問時,問到佛理,她說講因果,根本不給說什么緣起性空、萬法唯識之類,問如何修行時,則說一心念佛。
臨走時法師贈我?guī)拙湓挘嚎嗍菢芬,樂是苦果,先有人緣,后?a href="/remen/fog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果。
性妙老師太,是我最尊敬的佛門大德之一。她的特別之處,就是平淡,平淡得叫人無從說起。她近七十年沒有下過九華山。七十年不出門,有什么說的?七十年,她身邊的人小的變老,老的過世,可她始終是那樣。每天早起上殿,白天種菜勞動,晚上誦經(jīng)禮佛,一天到晚佛不離口,三六時中佛不離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忙忙碌碌地念佛,笑咪咪地念佛,無煩無地念佛。遠離人間煙火,遠離名聞利養(yǎng)。茅蓬三間,玉佛一尊,清香三支,佛號一聲,構(gòu)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的一生就這么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地過來了。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老師太沐浴更衣,十月二十九日(農(nóng)歷九月二十四日)晨,在大眾的念佛聲中,老師太吉祥側(cè)臥,面朝西方,無疾無痛,安詳往生。享年九十六歲,僧臘七十六年。
- 上一篇:佛印禪師七次與蘇東坡七爐煮水
- 下一篇:神仙文曲星的身世之謎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