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回歸大自然

  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把人按時代、地域、種族、膚色、年齡、語言來劃分成形形色色的群體,但無論什么類型的人在情感世界中的表現都是相同、相似的。探索人類快樂的源泉時,會發(fā)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人在純凈、詳和、安寧的大自然中,會情不自禁地釋放出內心的煩燥、壓抑與不快。

  當我們被競爭、浮躁、偽善折磨得身心疲憊時,來到一片靜寂的樹林,陽光把斑斕的色彩投向疲憊的身軀,耳邊響起小溪的潺潺水聲,幾只蝴蝶在身邊翩翩起舞,此時人們一定會變得輕松、愉悅。 如果不遠處還有小動物在奔跑,鳥雀在鳴叫,那快樂會躍然心上。

  有位詩人朋友說,看見城市里那些長得高大、威猛的樹干,有種想哭的感覺,那種繁茂是人刻意雕琢出來的,他更愿意到大自然中去。即便看到低矮的草叢,或是枯樹殘枝,也是一種真實,內心會因此產生激情。

  我們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在田野、在密林中的一些景象?

  而今,長期生活在都市的快節(jié)奏中,似乎已經沒有抬頭望天的習慣和賞云觀月的心境。難道我們不該多抽些時間,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嗎?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