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福自受 各不相代

\

詩曰:「緇素須修;因,應依圣道出迷津;

  分明善惡無相抵,莫恃功高造孽塵」

  從前佛陀在舍衛(wèi)國說法時,國內(nèi)有五百個婆羅門外道,時常找佛陀的麻煩,以種種誹謗留難世尊。佛陀是具足三達智的大圣覺者,早就知道眾人的心念,因為憐愍諸外道的罪惡,佛陀想早日度脫他們,可是其果未熟,因緣未到。等到罪福成熟時,即自然會有因緣來迎受罪福業(yè)報。這些外道,過去世種有微福,應當?shù)枚;因為福德的牽引,而自作方宜?/p>

  有一天,諸外道共議說:「有一個妙計,可以使瞿曇沙門(佛陀)難堪。我們利用屠兒殺生請佛,以供養(yǎng)比丘僧眾;佛陀一定會受他的邀請,而讚歎屠兒。這時候,我們就到佛前譏刺他,使佛陀當場難堪!

  諸外道聲聲稱妙之后,即買通一個屠兒去禮請佛陀,以及眾僧蒞家供養(yǎng)。佛陀立即答應,并且告訴屠兒說:「果熟自墮,福熟自度!

  于是,屠兒即回家陳設供養(yǎng)。佛陀領導比丘僧眾前往屠兒村中,來到施主家受供養(yǎng)。這時,諸外道大小都歡呼說:「佛陀中計了,今天乃得佛之便!若佛讚歎施主福德時,我們就以屠兒前后殺生造業(yè)為理由,當場譏刺佛陀;佛陀如果說殺生是罪業(yè),我們就以屠兒現(xiàn)在的福德難倒他。有這兩種妙法,今天可使佛陀難堪。」。

  世尊觀察諸外道的心,應有度者,即出舌覆面舐耳,放大光明,照一城內(nèi),然后即以梵音說偈,而為施主咒愿曰:「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見而為惡。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自熟,彼不相代,習善得善,亦如種甜!埂

  佛陀說此偈之后,五百外道意自開解,大家都到佛陀座前,以最恭敬的心五體投地,敬禮世尊,然后合掌稟告佛陀說:「頑愚不及,未達圣訓,惟愿愍育,得為沙門。」。諸外道即在佛前懺悔前非,懇求出家入僧為比丘。佛陀即允許他們出家,成為沙門。這時,村中大小諸人,眼見佛陀神通變化,莫不歡欣,大家都得到圣果,稱為賢圣;屠兒也從此改行,成為正信佛弟子。佛陀接受供養(yǎng)完畢,即回到祇園精舍。【事見《法句譬喻經(jīng)》卷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