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 >

外甥僧護(hù)尊者的故事(身心的安頓)

  外甥僧護(hù)尊者的故事(身心的安頓)

  遠(yuǎn)行與獨行,無行隱深窟。

  誰能調(diào)伏心,解脫魔羅縛。

  【心品 CITTAVAGGO(第 37 偈)】

  這一句法句,是佛陀住在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對外甥僧護(hù)尊者所說 的。在舍衛(wèi)城,有一個人,他聽了佛陀的佛法,出了家,取名為僧護(hù), 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僧護(hù)的妹妹生了一個兒子,長大后,到僧護(hù)座下出家,取法名為外甥僧護(hù)。在他結(jié)夏安居于某村落的寺院時,曾受信施 者兩塊布供養(yǎng),一塊是七肘長(注一),一塊是八肘長,于是他心中想 著:「我要將八肘長的布供養(yǎng)我的師父,七肘長的留著自己用!

  結(jié)夏安居圓滿后,便離開該寺院,心想:「我要去見師父!褂谑 沿途托缽,到了師父的住所。僧護(hù)尊者不在,他便進(jìn)入寺院里,幫師父 寮房鋪好座位,并將師父的洗腳水準(zhǔn)備好,然后等師父回來。

  不久后,師父回來了,他立刻向前去迎接師父,接過師父手中的缽 和僧服,恭敬地說:「師父,請坐!沟葞煾妇妥,便拿來他先前所 準(zhǔn)備好的水讓師父洗腳,并拿扇子為師父搧涼。接著,他將施者所供養(yǎng) 的布送到師父面對說:「師父,請接受這塊布!」。

  師父回答說:「我的僧服已經(jīng)足夠了,這塊布,還是你自己留著用 吧!」

  「師父,當(dāng)我得到這塊布的時候,我就只想到要供養(yǎng)您,請您就收 下吧!」

  「不,外甥僧護(hù),我的僧服已經(jīng)足夠,還是你自己留著用吧!」

  「師父,請不要拒絕,就請您收下吧!」

  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但是師父仍然不接受。這時外甥僧 護(hù)一邊搧著扇子,心里一邊想著:「還沒出家前,我是他的外甥,出家 后,我是他的弟子,但是他仍然不肯接受我的供養(yǎng),反而要我自己留著 用,如此,我成為一個比丘又有什么意思呢?我看我還是還俗好了!

  接著,他便在心中盤算著:「如何維持在家的生活呢﹖如果將八肘 長的布賣了,買只母羊,母羊會很快的生下小羊,如此一再地繁殖,就 能生下很多小羊,將小羊賣了就可以賺一筆錢,有了錢之后就可娶老婆 ,娶了老婆,她將會為我生個兒子,我要以舅舅的名字來為他命名,然 后帶著兒子和太太駕著牛車去拜訪舅舅。在途中,我向我的太太說:「 孩子讓我來抱吧!」太太回答說:「你駕車要專心,怎么還能抱小孩呢 ?還是我來抱吧!」就在兩人把孩子拉來拉去時,一個不小心,讓小孩 子掉到車下,牛車輾過他的身體,把孩子輾死了。于是我將對她說:「 妳既然不把孩子讓我?guī)В植粚⑺Ьo,就是因為妳,孩子才會失去他 的生命!」然后,我將用鞭子鞭打她。

  他一邊搧著扇子,一邊幻想著,不知不覺地就將手中扇子朝師父的 頭上打了下去,僧護(hù)尊者心中想著:「奇怪!他為什么打我的頭呢﹖」 于是他便運用神通力去觀察他的念頭,外甥僧護(hù)心中所想的都一一地被 僧護(hù)尊者知曉了;僧護(hù)尊者便開口說道:「你打不到你的太太,你為什 么要打我這個老比丘呢?我坐在這里又沒什么過錯!」

  外甥僧護(hù)聽了心里一驚,想著:「完了,我剛剛所想的全都被師父 知道了,既然這樣,我當(dāng)個比丘又有什么用呢?」他丟下扇子便向外狂 奔,許多年輕的比丘隨后追著去抓住他,將他帶往佛陀的座前。佛陀見 到他們即便問道:「比丘們,你們?yōu)槭裁磥淼竭@里﹖又為什么抓一個比 丘跟你們來呢﹖」

  「世尊,這個年輕比丘不能安住于僧團(tuán)的生活而要逃跑,所以我們 將他帶到你的座前來!

  「真的是這樣嗎﹖」

  「是的,世尊!雇馍o(hù)回答。

  「為什么你犯下如此重大的過錯呢﹖又為何不能依照我的教法好好 訓(xùn)練自己成為眾人所熟知的修行者呢﹖」

  「世尊,因為我不能讓自己的心念獲得安住啊。」

  「為什么你的心念無法安住呢﹖」

  于是外甥僧護(hù)便將事情的始末,一五一十地告知佛陀:「就是這樣 ,我才要逃跑的!

  「哦,比丘,不要擔(dān)心,心放在遙遠(yuǎn)的事物上是他攀緣的本能,重要的是你應(yīng)好好的修持,從貪、瞋、癡中解脫而出!狗鹜咏又f了一 個偈頌:

  遠(yuǎn)行與獨行,無行隱深窟。

  誰能調(diào)伏心,解脫魔羅縛。

  在偈中:

  佛陀的這一段教法,讓外甥僧護(hù)尊者證得初果須陀洹,其它的人也 都分別證得不同的果位,這一教法,讓許多人深獲法益。

  注一: 一肘約三十公分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