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佛教圣地的傳說

\

佛教圣地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jīng)》里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肚鍥錾街尽贩Q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震旦(古代印度人稱中國為震旦)時,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nèi),這說明當(dāng)時五臺山為道家所踞。

  佛教最初傳入我國時,只有少數(shù)人奉行。公元前二年, 大月支國(原居我國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數(shù)民族,西遷中亞后建立的國家)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dāng)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 經(jīng)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guān)于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的記錄。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是始于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 去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

  永平十一年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主兩位印度高僧居住為紀念白馬負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輸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馬寺。

  永平十一年,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慢來到了五臺山(當(dāng)時叫清涼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 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相傳峨嵋山是普賢菩薩、普陀山是觀世音菩 薩、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建寺,但由于當(dāng)時五臺山是道教根據(jù)地,他二 人頗受排擠奏知漢明帝。 據(jù)《國史舊聞》第一冊五0二頁載:“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諸道士于白馬寺,使與摩騰、竺法蘭二人塞法”。 雙方達成協(xié)議--約期焚經(jīng),以別真?zhèn)?相傳,焚經(jīng)地點在今西安焚經(jīng)臺)。 焚經(jīng)的結(jié)果, 道教經(jīng)文全部焚毀, 佛教經(jīng)文卻尚未完全燒盡,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quán)利 。臺內(nèi)山多地廣, 河流縱橫, 何處建寺適宜?《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cè),有釋迦佛所遺足跡,其 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xiàn)”。相傳他二人不僅發(fā)現(xiàn)此足跡,而且還發(fā)現(xiàn)有“舍利”, 再加上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zhèn)?氣象不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佛修行處)相似。由于這三種原因 ,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靈鷲寺。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 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叫做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現(xiàn)今顯通寺的前身。從那 時起,五臺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中心,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fā)展出現(xiàn)第一個高潮。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guī)模較大的擴建,并在周圍興建了善經(jīng)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北齊時,五臺山寺廟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 下詔在五個臺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臺望海寺、南臺普濟寺、西臺法雷寺、北臺靈應(yīng)寺、中臺演教寺。也因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臺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完 全不同:東臺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臺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臺法雷寺供獅子文殊、北臺靈應(yīng)寺供無垢 文殊、中臺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從此以后,凡到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臺頂寺廟里禮拜,叫做朝臺。 此時五臺山之名已經(jīng)大量出現(xiàn)在北齊史籍之中了。

  盛唐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第二個高潮。《華嚴鈔》載:“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公元62 7-805年)莫不傾仰靈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頂……不可悉記。”這個期間據(jù)《古清涼傳》 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多人。 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 其實的佛教圣地了,被譽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佛教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fēng)順,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 公元574年)、唐武宗會冒五年(公元845年)、 后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5年),所謂“三武一宗”,由于他們不信佛,曾經(jīng)四次大滅佛法,全國不少佛教寺廟遭到了毀壞,五臺山也不例外,所有的寺院幾 乎被焚毀殆盡,僅留下一座邊遠小廟南禪寺。后來,唐宣宗雖大興佛法,五臺山因元氣大傷,難以復(fù)原。 到了北宋,臺內(nèi)、臺外寺廟僅存七十二所。北宋的太宗、真宗和仁宗信奉佛教。 這三個皇帝留在五臺山 上的“天書玉札”就達三百八十多軸。元至明初,五臺山的寺廟建筑又有所恢復(fù)。

  明清時期,五臺山佛教再度振興,出現(xiàn)了第三個高潮。清代各帝,均信佛法。 康熙時,還在臺懷、射虎川和南臺等地營建行宮,每隔兩三年必朝山一次。乾隆時也是如此,直到嘉慶中年以后,才不復(fù)繼 續(xù)下去。民國年間,仍有善男信女布施錢財,修建寺廟。據(jù)一九五三年成立的“五臺山古跡保護所”調(diào)查,臺內(nèi)、臺外、臺頂、臺下青廟有九十九座,黃廟有二十五座,共計一百二十四座(《五臺山導(dǎo)游》一書,有124座寺院的名稱表)。在抗日戰(zhàn)爭前,通常冬季五臺山有僧尼一千余人,夏季的二千余人。日寇侵占五臺山以后,許多僧尼逃走,五臺山佛教驟衰。一九四六年五臺山解放后,這座舉世聞名的佛 教名山才真正回到了人民手里。一九五二年,政府拔款對五臺山的古跡進行整修。一九五三年,又正式 成立了五臺山古跡保護所,對寺廟建筑和名勝古跡有重點在進行保養(yǎng)和修繕。在這方面,五臺山民族事 務(wù)委員會和宗教事務(wù)委員會,作出了很大努力。使得五臺山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歷史“老人”,如今能以新的姿態(tài),新的面貌迎接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