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典藏 >

王梵志詩集

  全一卷。唐代王梵志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冊。內(nèi)容系以通俗之語句,闡示現(xiàn)實生活中所反映之佛教無常、因果等義理。由于說理平易,極受一般道俗所喜愛,教界亦常援引其詩文為弘法之教材。

  王梵志之詩在唐宋時代十分盛行,與寒山、拾得等師之作品同受重視,蘇東坡、黃庭堅等文人,亦撰文品評之。惟宋代以后其詩作漸散逸,及至近代始于敦煌陸續(xù)發(fā)掘其詩作之寫本,如史坦因第五一六號、伯希和第二一二五號等。又蘇聯(lián)列寧格勒本第一四五六號卷尾載有,沙門法忍于大歷六年(771)抄寫梵志詩一一○首之語句。

  現(xiàn)今所知王梵志之生平十分簡略。據(jù)桂苑叢談、太平廣記卷八十二等載,王梵志由隋代衛(wèi)州黎陽(今河南常縣)之王德祖撫養(yǎng)成人,因梵志幼時于林檎樹樹癭中為德祖發(fā)現(xiàn),故沿用德祖之姓氏、籍貫。又德祖以此幼兒出自林檎樹,故取名梵天;后改稱梵志,或系受佛教熏習,及時人喜以佛典名相為字號之社會風尚所影響!舶自捨膶W史(胡適)、王梵志出生時代的新觀察(潘重規(guī))、王梵志詩校輯序(任半塘)[佛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