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典藏 >

圣嚴(yán)說禪:大道透長安

  圣嚴(yán)說禪:大道透長安

  問:

  有位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什么是道?」趙州說:「就是外面那條路!股苏f:「我問的不是這個道!冠w州說:「那你問的是那個道?」僧人說:「我問的是成佛之道!冠w州回答:「這條大道一直通向長安城!惯@個故事是不是說明生活就是修行,離開生活則無所謂的「修行」?

  答:

  我們一方面可以說趙州禪師答非所問,和尚問的是成佛之道或禪道或悟道的道,也就是祖師西來意。趙州明知他問的是這個,卻點他一下不要認(rèn)為此道非彼道,以為另外還有一條成佛的路。到長安去的路難道就不是成佛的路嗎?離開通往長安的路才會有成佛的結(jié)果嗎?因此也可以說趙州不是答非所問,而是把那位問道的弟子的心扭轉(zhuǎn)過來,叫他不要分別世間的路和出世間的路,也不要把凡夫的生活行為以及修行佛法的人的生活行為截然劃分來看。對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佛道并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睜眼閉眼都是成佛的路,成佛的路就在自己面前,舉手投足修的都是佛道。問題在于如果心中存著彼此、好壞、凡圣等等的分別或執(zhí)著,那就是煩惱。如果把這些觀念通通放下,那就徹頭徹尾內(nèi)內(nèi)外外凡所見者都是佛所見到的道。此所謂佛道并不是真有這一條路,而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中而又不離開心中,那就是佛道。人如果執(zhí)著眼前去長安的路才是佛道,那是錯的;如果說這不是佛道,也是錯的。趙州禪師是以眼前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來糾正問道的人。

  就一般人而言,心中能非常舒坦地生活的人并不多,大多數(shù)都被外在的景象牽著鼻子走,這就見不到道。如果自己的心不受外在景象所動,那就見到道了。我們面對問題時,心中不以那些問題作為喜怒哀樂的原因,也就是心中不因環(huán)境而喜,也不因環(huán)境而憂,但會對環(huán)境作適當(dāng)?shù)奶幚?這就是智慧,就是在道上,行的就是佛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