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功德 >

放生,最簡便易行的如意寶珠

  放生簡單易行,人人可為,因為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人多人少、錢多錢少都可以放生。

  每一個眾生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殺了他,他最惱恨,冤仇結(jié)得最深,所以說殺業(yè)最重,每一個眾生最珍貴的還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積得最深,所以說放生第一。

  放生就是救急,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放生是救性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受果受難的眾生,我們一放生,當下眾生就免除死難,重拾生機,我們不放生,眾生就只有受宰待殺的唯一死路了,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擬!

  《金光明經(jīng)》當中有這樣一則公案,在寶積如來出世的時候,當時釋迦牟尼佛是流水長者,他用大象往一個快要干涸的水池當中運水,救活了水池當中的一萬條魚,而且念佛號,加持回向給魚群,以這個因緣,一萬條魚死后轉(zhuǎn)生為天子,為了報答恩德,在流水長者的家里,撒下了四萬顆寶珠,而且降下天花為長者祝福。

  《雜寶藏經(jīng)》中記載,過去有個沙彌,承事一位長老。長老觀察到沙彌還有七天壽命,就讓他回家去看望母親,臨別的時候囑咐他:到第八天再回來,意思是讓他在家里命終。沒想到沙彌第八天回來了,師父覺得很奇怪,就入定觀察,原來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見到一群螞蟻困在水中,他做了一個小橋把螞蟻引到?jīng)]有水的地方。以這個救護螞蟻的功德,壽命得到延長。

  放生是象如意珠一樣極其善妙的法,隨著各人心愿的不同會現(xiàn)前相應的善報。如果希求善趣的安樂,放生能獲得人天的福報,如果希求自己獲得寂滅,以放生就能得到聲聞阿羅漢的果,如果能以菩提心攝持放生,就能成為佛果之因,如果祈愿上師住世,放生就能感得上師長久住世,如果想讓自己長壽,放生就成為殊勝的長壽法。因此,放生具有無與倫比的功德。

  作為大乘的修行人,我們放生當然不能僅為自己求一個回報,但是即使不希求回報,善報也會自動現(xiàn)前,這是因果不空耗的規(guī)律。大家能不吝惜自己的錢財,為了救護生命而慷慨解囊,事實上以這樣殊勝的善心等于是把不堅實的財富轉(zhuǎn)換成堅實的財富,這是舍棄小利益而獲取大利益的作法。

  為什么說是不堅實的財富呢?因為錢財是一種會被水漂、會被火燒、會被盜竊的無常不堅固的法。如果把錢用于救護眾生,在心相續(xù)當中所產(chǎn)生的功德,誰也無法奪去,所以這是最堅實的財富。其實放生都是為你自己積累資糧,在利他的同時,獲得最大利益的還是你自己。

  有的人會想:我沒有很多財富怎么辦呢?這也不要緊,福德主要依靠的是善心,有放生的純厚意樂就是大福德,所以最關鍵的是要對眾生發(fā)起救護的慈悲心,以這種慈悲心來參與放生,哪怕是放一條小魚,也是很殊勝的福德。除了自己親手放之外,以善心勸導別人放生,或者見到放生心里贊嘆隨喜,都是在積累放生的功德。

  放生是救命,是一切福報中,最最殊勝的!今天我們救了一條物命,或許來生來世,我們就會得到別人同樣的救命之恩!六道輪回、因果不虛,能夠為自己累積福報、累積資糧,就絕不要錯過!畢竟,生為人身,得聞佛法,十分難得,不要空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