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 >

買取智慧(出經(jīng)律異相)

  買取智慧(出經(jīng)律異相)

  【經(jīng)文】昔有一人,貧窮無智,為治生計,入海采寶,還國,遇善知識,其人自言:『我素貧窮,今得寶物,足以自娛,若吾母不可,我意當(dāng)舍母別居,若吾妻不可,我意當(dāng)更娶!簧浦R答曰:『近來大智慧人滿此城中,可往買取智慧,價不過千兩金,彼等自當(dāng)告汝智慧之法。』其人如其言,行入奉佛市廛,逢人便問,欲買智慧。人告之曰:『汝有疑事,前行七步,卻行七步,如是者三,智慧自生。』其人夜回家,見母伴婦眠,疑是他男,拔刀欲殺,忽復(fù)生念,晨朝曾買智慧,即前行退行各三反,剔大燈火,遙照床中,母便覺寤。此人嘆言:『真是智慧,豈止值千兩金!患磸(fù)與其人三千兩金。

  【譯語】昔有一人,又貧窮,又愚癡無智慧,他不自覺無智慧之苦。但知貧窮難以度日,為想發(fā)財,故入海采取珍寶。讀者須知,彼時彼地,并無投機(jī)彩票賭博等等的事情,故入海采寶為發(fā)橫財?shù)奈ㄒ环椒。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多少寶物,變賣后驟成富翁,心里便不大安分起來,歸國后,遇到一位善知識(有益的朋友),閑談中,這人自說:『我向來貧窮,這是瞞不過你的,如今得寶,發(fā)下橫財,很可以享受了,不必再過從前的貧窮生活了。這種生活上的改變,一時是不大習(xí)慣的,若吾母不肯,吾想離開了他,另自分居;若使吾妻不肯,吾想別娶富貴人家的女子。』善知識道:『這些我都不問,我知道你一向貧窮而無智慧,你現(xiàn)在有了錢不貧窮了,但恨依然無智慧。近來城中大智慧人著實不少,你可先往買取智慧,你只出千把兩銀子,他們自會告你智慧之法。』其人聽了話,行入信奉佛法的城市中,逢人便問:『那里出賣智慧?』有人告他道:『你倘遇到疑惑的事情,且勿急急擺布,先前行七步,再退行七步,這樣的進(jìn)退三次,那智慧便來了!贿@人聽著,將信將疑,夜里回家,見其婦與人同眠,看不清是自己老母,疑是別的男子;一時拔出刀來想行兇,忽地轉(zhuǎn)念,且慢,白天買的智慧,何不試試?于是進(jìn)行退行各三次,剔亮了燈光看時,那老母醒了,翻身坐起,這人便點頭嘆息:『真是智慧,價值豈止一千兩銀子!』明天竟給那人三千兩。

  【釋義】貧兒暴富,以及識淺量淺之人做了暴貴,往往志得意滿,目中無人。加以親戚朋友包圍,無非希望提拔濟(jì)助,其心術(shù)卑鄙者,脅肩諂笑,極盡拍馬之能事。使這暴富或暴貴一發(fā)驕橫,非但不聽善言勸告,甚至有人偶說一句話,不合他自己意見時,立即呵斥怒罵,旁人又附和譏笑,使說話者哭笑不得。倘使暴富暴貴發(fā)怒的話,要打要殺,立刻可以做出來。不過這樣恣肆下去,結(jié)果可以傾家,可以亡身,何況還有未來世的果報。修持佛法的人為什么不愿得人間福果?就怕富貴了容易造業(yè),容易墮落也。這采寶暴富之人,便是一例。我想那教他智慧的人,有點神通吧!知道他今夜或許誤殺老母,故教他三遍進(jìn)退七步,以緩和忿怒,得有思慮考察之余地!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也贊成再思,便是此理。歐西俗諺,教人忿怒時默數(shù)數(shù)目,從一至十,大怒則至百至千,數(shù)畢然后行動,因為一時間的忿怒,最易壞事,弄得悔不可追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