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為什么會沒有好報?
兩則故事告訴我們:好人為什么沒有好報?答案:重罪輕報!
1.北宋包拯年間的一樁逸事
請大家一定要記。荷朴猩茍,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定要報!一位老人給我講了一個民間流傳的名字叫“修橋補路雙瞎眼”故事,細細回味,受益頗多,所以也想說給大家聽聽。故事說的是北宋年間包拯為相時發(fā)生在民間的一樁逸事。
北宋年間,在一個村莊里住著一個十來歲、腿患殘疾、父母雙亡的孩子。這個孩子不但孤苦伶仃,而且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鄉(xiāng)鄰施舍或乞討活命。這個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河,往來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過,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十分不便。每當河床漲水時更是無法通行。但年復(fù)一年,誰也沒想改變它。只有這個孩子天天撿石頭, 堆在河邊。人們看到了,就問這個孩子為什么要撿石頭堆在河邊。孩子回答說,要修一座石橋,為鄉(xiāng)鄰行走方便。眾人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在說瘋話,大多哈哈一笑了之。
可是日積月累,年復(fù)一年,石頭堆成了小山。鄉(xiāng)鄰開始改變認識,并為這個孩子的精神所感動,投入到了撿石、采石、修橋的行動中。
鄉(xiāng)鄰請來了工匠,開始建造石橋。這個殘疾孩子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橋尚未建成,這孩子卻在一次鑿石頭中崩瞎了雙眼。人們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說哎呀,這么可伶的一個孩子,一心為大家,卻招來這樣的報應(yīng)?墒沁@個孩子本人卻毫無怨言,每天摸索著在修橋的現(xiàn)場上干著力所能及的活。
在大家齊心合力下橋終于修成了。眾人歡呼喜慶之余,無不將憐惜、贊嘆的目光聚向那個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條腿殘疾,現(xiàn)在又瞎了雙眼的孩子身上。孩子雖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臉上露出了平生以來最歡樂的笑容。
很快,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似乎要為這座石橋洗去浮塵,壯壯行色?墒且宦曊鸲@的巨雷過后,眾人發(fā)現(xiàn)孩子已被巨雷擊中,倒地身亡了。眾人驚呆了,隨后壓抑不住的情感噴瀉而出,嘆息孩子命苦,指責蒼天不公……
就在這個時候,恰巧民間稱之為青天大老爺?shù)陌酄敼芍链。百姓紛紛攔住官轎為孩子鳴不平討公道。質(zhì)問相爺:好人為何不得好報?今后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間煙火的包相爺被村民情緒所帶動,揮毫疾書,寫下了“寧行惡勿行善”六個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老包將公干之事連同路上見聞奏明皇上,卻隱去了自己題字一事。因為盡管心中為那孩子行善事得惡報之事十二分不解,但三思之后還是為題那樣六個字覺得不妥。沒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宮說些私房話。原來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龍子。小皇子十分招人喜愛,可就是整天啼哭。于是皇上特意讓老包去看看。老包見那孩子肌膚如雪,嫩白的小手上有一行字。近前一看,正是自己寫的那六個字“寧行惡勿行善”。臉一下子紅到了脖子根, 趕忙伸手向字擦去。老包伸手這一擦不要緊,小皇子胳膊上的字跡瞬間變得蹤跡全無!
說來有趣,皇子手上的那六個字在包拯眼里是字,在別人眼里卻只不過是塊胎記;噬弦娀首邮稚系奶ビ洷焕习ㄈィǹ帜ㄈチ烁8悴灰啦火埖某庳煱。包拯連忙跪下,口稱“罪臣該死”,然后將自己在氣頭上題字一事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噬仙跤X蹊蹺,命老包用陰陽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老包枕上陰陽枕到地府一游,真相盡顯。原來那孩子上世做惡多端,罪業(yè)甚大。償還那一世罪惡需三世惡報才能還清。閻王原來安排,第一世以殘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雙眼瞎了卻殘生;第三世遭雷擊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轉(zhuǎn)生窮困殘疾,但痛改前非,只想為別人做好事。于是閻王就讓他一世還兩世的業(yè)。讓他崩瞎了雙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為別人做好事。閻王就把他第三世的業(yè)力也拿過來一世還,所以雷擊斃命。閻王爺問包拯,三世惡業(yè)一世還,你說是好還是不好?一世還了三世業(yè),因為他專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別人,毫不考慮自己,某些方面已達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積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轉(zhuǎn)生為當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這個民間流傳的小故事。作為一個修道人來看,啟示很多。很多聽眾朋友都知道中國有個成語,叫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說一件事的發(fā)生,是福還是禍,很難從表面上來斷定。進一步說,一件事發(fā)生了,是好是壞,背后很多更深的內(nèi)涵才是決定因素。
2.為什么一生修行刻苦持戒嚴謹?shù)睦仙?a href="/remen/linzho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臨終患惡疾痛苦不堪
在一座寺院中,有一位一生修行刻苦,嚴謹持戒的老僧,得了重病,臨終前痛苦不堪,服侍在床前的弟子們看到師父這樣的痛苦,想到師父一生精進修行,嚴謹?shù)某纸,最終卻落得這樣,實在是悲慘啊,而我們這幫弟子們,還不如師父的三分之一,真不知到時會怎樣?他們個個都升起了退心,這時重病的師父知道了他們的顧慮,他告訴他們說,如果不是我這臨終時經(jīng)歷了幾天的病痛,佛菩薩用這種方法,幫我重罪輕報,我來生還要做九世的牛,來償還前世做將軍時,造下的殺生惡報!佛菩薩已經(jīng)幫我用這種方法化解了,聽到老和尚這樣說,小和尚們方才恍然大悟!感嘆佛法無邊!佛力廣大!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xué)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fēng)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dǎo)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yīng)六則
- 佛咒感應(yīng)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xué)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xué)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