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奇妙的快報

  奇妙的快報

  我在新津講學(xué)時,友人汪休淵對我說,他小時候聽老師講,某處考試官,原來是個窮秀才,六十多歲了,依靠教書過生活。這年年底放寒假時,他背了一年薪水六千文錢,回家去過年,在半路上,聽到茅屋中有哭叫聲甚悲哀,就過去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一打聽,原來這家人家欠了六千文錢的債,已經(jīng)好幾年了,一直還不出。這次債主討得很緊,急得沒有辦法,只能將妻嫁給人家還債。身邊還有幼小子女,不忍離別,因此夫妻兒女一家抱頭大哭。那老師聽了,也實在為他們傷心,就將六千文錢全數(shù)送給他們?nèi)ミ債,自己也感嘆著離開了。一路上為他們一家免得妻離子散而高興。不料行到山側(cè),有十余人抬著大木迎面而來,山陡路狹,避讓不及,墜到山下跌死。大家都去觀看,發(fā)現(xiàn)跌死的竟是做好事的老師。人們都非常嘆惜,說皇天無眼,作善的沒有得到善報,反而惡死,因果報應(yīng),看來是騙人的,心中都忿忿不平。一面通知老師的家屬和學(xué)生抬去埋葬了。

  話說那老師從山上跌下以后,昏昏沉沉,不久,如夢中醒過來,開眼一看,自己在一大戶人家的閨房內(nèi)。身臥高床,錦被繡帳,華麗香潔,房間布置得非常講究。轉(zhuǎn)頭向外細看,床邊坐著一位老太太驚喜著說:“我兒子活了。”身邊兩個年輕女子,正在流淚,馬上走過來撫摸她的身體,好像自己的妻妾。那老師心中納悶,用指摸唇,胡須一根也沒有了。用手擰身,覺得不是做夢。想起從山上跌下之事,大概是死后復(fù)生,做這家人家的公子了。此時覺得很吃力,不能行動,就又睡著了。

  第二天,白發(fā)老父帶著一個醫(yī)生來。醫(yī)生診完了脈說,病已好了,只需調(diào)理調(diào)理。這樣臥床七日,便體健想走,一月后健康如常人了。才知道這家人家是當(dāng)?shù)卮髴?只有一個獨生子,生性愚笨,讀書不長進,二十五歲了,還是一個童聲(考不上秀才)。因為沒有生兒子,給它娶了一妻一妾,身體復(fù)原后,父親叫他到書房去讀書,說:“我家世代書香,不可到你就斷絕。”書房環(huán)境優(yōu)雅,明窗凈幾,花木繁茂,見老師已先在。行禮后,老師叫他背書,沒有一字漏脫,叫他寫字,字寫得很清秀,老師心中疑惑。第二天叫他做作文,寫出來文章頭頭是道,疑心他是抄他人的。因此再出題目,坐在他身后看他寫,又寫得非常通順,很快就交卷。老師大驚,心想過去背不出書,寫不好字,根本不會作文章的憨公子,病后變得如此聰明伶俐,真是奇跡。再三問公子是什么緣故,公子只是微笑沒有回答,老師始終疑惑不解。

  一夜,園中月色甚好,師生相遇,老師又追問公子,公子見夜靜無人,方才告訴他前世也是讀書人,及施金,及墜山,復(fù)生之事。又說:“回憶前生之事,雖不做惡造孽,但是功名考不取,一生窮途潦倒,老境坎坷。后施錢六千文,雖然數(shù)目不多,實是我一年辛苦所得,一家人吃、穿、用生活之費。當(dāng)時也不計較自己輕重,但覺他們一家人夫妻兒女離散的悲苦,就動了惻隱之心。不想上天鑒我一念之誠,了我貧苦殘生,又送我到富貴人家去享福。旁人以為皇天無眼,因果騙人,而我身受其事者,正說明因果分毫不錯,皇天不負苦心人,誠心行善,舍一何止得萬報。先生但知因果之事真實不虛,此時不必向他人去說了。”老師聽了嘖嘖稱贊不止,這種意想不到的事,真是從來沒有聽到過。

  第二天,老師要告辭回去,公子問他為什么要辭職。老師說:“你的學(xué)問比我好,道德有比我高,我哪有面目好做你老師呢?假使是過去的公子,在教十年回去也不遲。”公子和老師說:“我過去也是窮教書,今得此報,怎能忍心讓先生離去,我們二人正好互相研究學(xué)問,等下次考期,一同去考試,假使我能考中一個秀才,先生也有光榮,我父親一定會重謝你的。如果大家都考中,那更好了。”老師聽公子說得有理,就留下了。后來果然都考取了秀才,公子父母妻妾都非常高興。公子后又連中舉人、進士、到他自己的地方去做考試官。上任后,回老家去安慰妻子兒女,購置了一些產(chǎn)業(yè),供給他們的生活。并召集了過去教過書的學(xué)生和鄉(xiāng)鄰,告訴他們,前后經(jīng)過情況,大家聽了,深受感動,覺得因果非常復(fù)雜又真實,報應(yīng)特別奇妙,而又分毫不差,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機械。所以我們只要誠心做好事,不要想報不報,就是說:“但事耕耘,不問收獲。”若一心想報,也許有意栽花花不開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