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身心一體

  身心一體

  憤怒并不只是一個心理問題,憤怒和我們的身體有關(guān),和我們的生理習(xí)慣也有關(guān)。那些影響人們的生理的事物,同樣也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反過來也一樣,影響心理的事物也影響著人們的生理,心理的疾病與生理的疾病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如果人們想要控制自己的憤怒,就需要首先考慮控制自己的身體,要充分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這就要先從身體的感覺說起。舉個例子,當(dāng)人們感到寒冷難耐時,會希望得到溫暖,當(dāng)人們得到溫暖時會感到舒服。然而,時間一長人又會感到十分煩熱,接下來人的身體就再次覺得不舒服——由此可見,由溫暖帶來的舒適感也不是絕對的。再比如,當(dāng)一個人坐久了,他就會感到煩躁,他很想出去走走,或是活動一下,他認為這會讓他舒服一些。但是,當(dāng)他走的時間長了,他的舒服感就又消失了,他又想回去坐下來。

  從這個例子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人從溫暖的感覺中得到的舒適感是一種絕對的快樂,那么,就算是在燥熱的環(huán)境中,人也應(yīng)該覺得很舒適,可是事實并不是這樣的。要想覺得溫暖使人快樂,就需要某種條件——比如開放冷氣。如果想從行走的過程中獲得舒適感,那么就需要一個條件——長時間久坐……否則,人怎么會產(chǎn)生舒適的感覺呢?可見,對一個人而言,通過外在形式而獲得的舒適感通常都是暫時的,也是相對的。要想獲得永久而絕對的舒適感,還是得從一個人的內(nèi)心開始,去尋找一些改變。

  當(dāng)一個人處于舒適的狀態(tài)時,他的情緒會相應(yīng)地好起來,而生氣則是一種很糟糕的狀態(tài),生氣的時候,人們承受著痛苦,感覺生不如死,人們在這種時候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幫助,我們不否認他人的幫助是有用的,但話說回來,生氣的人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轉(zhuǎn)化自己的怒氣和痛苦。

  如果一個人說話時帶著怒氣,那可能是因為他正在承受某種痛苦,這痛苦可能是由于憤恨而引起的,過于激烈的憤恨使得這個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他把自己的怒氣向外發(fā)泄。我們都知道,人在表達自己的時候,首選的方式是說話,而帶著憤恨情緒的人說出來的話,肯定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滿了怒氣。雖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平靜地聽一個正在生氣的人說話,可是一點也不容易,畢竟,這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人人都想避開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會躲避那些正在生氣的人。

  人們確實可以躲避正在生氣的人,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徹底的辦法。最徹底的辦法莫過于讓那個正在生氣的人不再生氣,而且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生氣,這就需要人們?nèi)チ私鈶嵟?以及如何轉(zhuǎn)化憤怒。要實現(xiàn)這一點,人們就需要審視“怒氣是怎樣產(chǎn)生的”,憤怒來自我們的內(nèi)心,雖然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理因素都是我們應(yīng)該考慮的,但還是要抓住那些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

  法國人把警察叫作“維和人員”,這個稱呼確實指出了警察的職責(zé)和任務(wù),但是,如果人們的心中缺乏真正的和平,維和人員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這實在值得懷疑。美國發(fā)生過多起警察毆打黑人的事件,當(dāng)媒體把這類事情加以曝光的時候,人們總會有自己的立場,有的人支持警察,有的人支持黑人,他們都有各自的道理,誰也不肯向另一方低頭。

  那么,如果是一個有修為的人,他又會怎樣來看待這樣的事情呢?他應(yīng)該覺得,單獨站在哪一邊都不完全正確,因為,憤怒在大家的心中,所以每一個人都既是打人的警察,也是被打的黑人。

  在不同國家都有一個普遍的情況,那就是年輕人往往會敵視警察,他們燒毀警車,打罵警察。警察的生活中有著很多的困難,他的家人要為他擔(dān)驚受怕,他會遇到很多緊急情況,每一天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而且,一旦工作需要他們,他們就沒有休息日,他們的工作確實很辛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的年輕人,實際上是不懂得內(nèi)心修行的人,他們真該好好地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平息自己的憤怒。

  說到這里,你就會明白,為什么要強調(diào)從“心”開始改變自己。在“身心一體”的這個前提下,“心”是最關(guān)鍵的,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