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感恩心

  感恩

  圣凱法師

  現(xiàn)代心理學指出,我們內心感覺就是改變的力量。進一步說,創(chuàng)造美好、積極的感覺,

  讓日子值得活下去,正是每一個人自己的“責任”。許多心理學家提出,讓生活中增加一些“浪漫”因素,布蘭登博士說:“浪漫是生命能讓我們獲得快樂熱情的承諾。”這就要我們以童真的眼光看事物,保有生活中的美好。

  在佛法中,經(jīng)常說“報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攝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養(yǎng)撫育我之恩;三、感念師長啟我懵懂,導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養(yǎng)滋潤我色身之恩。我們感念眾生曠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陽供我光明與熱能,空氣供我呼吸,花草樹木供我賞悅。星云法師說:“一個人應該時時自忖:自己何功德,而能生存于宇宙世間,接受種種供給,不虞匱乏?因此,每一個人都要抱持感受恩的胸懷,感念世間種種的給予。”如果我們時時能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間,則會覺得這個世間很可愛、很富有!即使只是樹上小鳥的輕唱,路旁花朵的芬芳,也會令你感到心曠神怡。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砸姷揭恍┎煌B裨沟娜,“今天真倒霉,碰見一個乞丐”、“真不幸,今天的天氣怎么這樣不好”、“唉,股票又被套上了”、“真慘啊,丟了錢包,自行車又壞了”……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永遠沒有快樂的事情,高興的事他拋在了腦后,不順心的事他總掛在嘴在。每時每刻,他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他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其實,所抱怨的事并不什么大不了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些小事情。但是,明智的人一笑置之,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是無力改變的,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變的只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目前應該做的事情。

  在這樣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下,不難想像,喜歡抱怨的人的錯誤概率自然要比別人高,許多新的不順又在后邊等著他,那么他又開始新一輪抱怨--沮喪--出錯--倒霉……他總是很難理解:為什么自己的運氣這么差?為什么能力不如我的人干得總比我好?是他們的運氣總比我好嗎?

  “萬事如意”“有愿必成”,是人們真誠的祝福。真正的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常常發(fā)生。我們無法保證事事順心,但是能夠做到坦然面對,該放則放,不要把一些垃圾總堆在心理,把烏云總布在臉上,把牢騷總掛在嘴上,否則你自己總是一個“倒霉鬼”,別人也覺得你煩人。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時候是來自一些看起來無意義的事情,如我最喜歡在秋風蕭瑟的秋季,騎車經(jīng)過那梧葉飄黃的大街,那時一顆跳躍的心隨著一片落葉而飛舞;在一個小雨濛濛的下午,在小路上突然聽見路邊的小店里傳來一段熟悉的樂曲,一段塵封的回憶又被啟開了;在書讀到一段充滿啟示的話語,一首充滿激情的詩。

  人生的幸福來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開,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東西,因為我們有了一個感恩、浪漫的心,而成為幸福、快樂的片斷。

  所以,從現(xiàn)代情緒管理學與佛法來說,培養(yǎng)對生活美好的感覺,一種浪漫與感恩的心態(tài),讓自己的意識對生活有種喜悅、興奮、想法和幻想,對于自尊不足的人來說,是最佳的“補品”。想要擁有感恩與浪漫的情懷,就得發(fā)展出每天以新鮮感看生活的能力;將意外視為禮物,別怕進入陌生情境,讓自己的生活充滿美好的感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