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佛與人生 >

“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么?

恒傳法師:“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么?

善士疑問:

  師父,我即將“而立”,年齡到了30歲,才真正在想古人說的“三十而立”,到底要立什么,心里不免有些迷茫,我想請師父開示幾句,希望能更加清晰地認(rèn)識自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常常想起,常常警醒,常常精進(jìn)……感恩師父,洗耳恭聽!

恒傳法師答疑:

  孔老夫子講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講了自己在每個年齡段的狀態(tài)和內(nèi)心的境界,后成為一代代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標(biāo)桿。

  北宋大儒張載亦有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這些經(jīng)典的話語,無不是在強(qiáng)調(diào),我們每個人到一定階段,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乃至整個世界,要有強(qiáng)烈的責(zé)任心和使命感,并付諸行動實現(xiàn)之,至于目標(biāo)是什么,則各有各的不同。

  師父在此給你幾條具體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人要想成就一番,干一行愛一行,用心去做,把它做精,同樣都是在做,你把精華做出來了,你就能成功。

  多吸取別人提出的建議,不要進(jìn)入自我知見、迷茫之中,那就會出問題。不論誰給你提建議,洗耳恭聽,學(xué)會多聽、多問、少說,這樣的情況下,你就會學(xué)到更多東西。

  要大膽地挑戰(zhàn)自我,不要拘于小節(jié),要看大局,把胸懷打開,視野打開,就能做事情,就能成就事情。

  人生道路曲曲折折、坑坑洼洼,遇到任何逆境都是正常,如果人生沒有遇到任何逆境,那是太不正常了。

  最后記住兩點:自我反觀和懺悔修正,能如是行者,任何年齡都是最好的。

  愿你綻放出自己的精彩!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新鄭觀音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