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秋浴

  人需要有靈魂的“憩息日”:一切都不去做,“出一次家”,脫離一次“工作”的載體,遠(yuǎn)離城市,遠(yuǎn)離喧囂,遠(yuǎn)離家庭,找一塊相對干凈的地方,對往日的歲月、行為、判斷,做一個小結(jié),做一次反省,對靈魂進(jìn)行一次徹底的沐浴。將頭腦里那些塞得透不過氣來的人間瑣事掏得空空蕩蕩,如同空房一樣,于簡單與清爽之中,做重新的設(shè)計。

  當(dāng)日,故鄉(xiāng)天下正是秋濃蓋世的時節(jié)。兼秋涼與秋寒的交替襲來,渡江的游人已成為寥寥。我獨自一位,買舟過江。

  由于渡江人少,使得舟資下跌,只幾毛錢的勾當(dāng)。即便如此,偌大的倉內(nèi)也只有三、四位客人。

  搖船北渡——但見,秋水如瀉,滔滔然從西天逶迤而來,煞是壯觀。大江之寬雖不足三里,但天荒地老,其行程卻有千里之遙,兼無邊碧落之上的南行雁陣,與江爭速的逐水江鷗,聚眾聒噪的覓食烏鴉,連同江心小洲上密不透風(fēng)的蠟色蘆葦,竟讓我這個舟客有如砍頭噴血般的大痛快。真該向天地江河做一大揖。

  水涌浪拍,船抵北岸,攀堤而上。

  太陽島,風(fēng)清氣純,幽靜大焉。一位老漁人,坐在一株古樹下,盆賣新網(wǎng)的跳跳小魚。一切儼然古畫之中。漫步過去,躬身垂問,價格竟驚人的便宜。

  “炸大醬吃,好。鮮吶——”老漁人招攬地說。

  孩提時,故宅亦在江邊。有道是“靠水吃水”。母親也常做這種“魚醬”。摻以嫩蔥和鮮姜,剛剛出鍋為最佳。熱熱的,其味道之鮮,之美,由舌而漫布著我整個生命流程。

  ……

  隨心所欲,沿堤信步而行,秋高氣爽,我已年少矣。

  大江的北巖,其實并無名勝亦無古跡可觀。江北的勝境,尤屬秋節(jié),品在清晨,更在黃昏落日之時:西天上,辭日如血,大造輝煌。江水、霞云,滔天滔地,儼然傳世高僧臨江坐之豐采,西天佛祖憑空吊唁之氣派。放懷賞去,大江上下,天上人間,不可一世。

  夕照的前路上,恰有一條供游人憩息的長椅閑在那里,便臨時坐下,舒展全身,燃一棵煙,擎著吸時,一臉的怡情,再看秋浴之下的樹木花草,先季輕靈的綠色已成杏黃與老紫,姹紫嫣紅,層層簇簇,匯入心界,融入西天。坐在這條長椅上我才悟出,大江北岸的太陽島,之所以是人間佳境,其實盡在一個“靜”字上,幽靜才是人間的極品,莫大的享受啊。樓臺亭閣,古榭寺院之類,固然可偶或一賞,但絕非久戀之家,比之造化無涯的天籟之境,終是遜之一籌。這恐怕已是當(dāng)代成熟民眾的共識了。

  歸途上,憑江而渡,幾度把欄桿拍遍。江面上,船家猛地一聲招喚,讓我頓時驚住,驀然回首,見逝水滔滔,才體悟出人生苦短的分量來。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