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誠心供佛,獲大利益果報
昔日,世尊在負彌城隨緣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難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難隨即嚴整衣缽,與諸大眾隨侍世尊,經末羅城來到波婆城的阇頭園。
當時,有位名叫周那(又譯純陀)的工匠,聽說佛陀來到波婆城,于是穿戴整齊,來到世尊之住所,頭面頂禮后,坐在一旁。佛陀為周那說法,使其歡喜、獲大法益。周那聞法生起正信,法喜充滿,隨即請求世尊明日至其居處接受供養(yǎng),佛默然受請。周那知道佛已許可,就從座位起身,禮佛而歸。當天晚上,就開始準備明天要供養(yǎng)佛陀和諸圣眾的食物。
大眾隨侍世尊來到周那的舍宅,并依次就坐,此時周那已準備好齋飯,供養(yǎng)佛及僧眾們。他還特別煮了栴檀樹耳來供養(yǎng)世尊。
周那見比丘們都已用完齋,收下缽器,行澡漱后,來到佛前以偈問道:“敢問大圣智,正覺二足尊,善御上調伏,世有幾沙門?”
世尊以偈回答:
“如汝所問者,沙門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當識別之。
一行道殊勝,二善說道義,三依道生活,四為道作穢。
何謂道殊勝?善說于道義,依道而生活,有為道作穢?
善解第一義,說道無垢穢;慈仁決眾疑,是為善說道。
善敷演法句,依道以自生;遙望無垢場,名依道生活。
內懷于奸邪,外像如清白;虛誑無誠實,此為道作穢。
云何善惡俱?凈與不凈雜,相似現(xiàn)外好,如銅為金涂。
俗人遂見此,謂圣智弟子,余者不盡爾,勿舍清凈信。
一人持大眾,內濁而外清;現(xiàn)閉奸邪跡,而實懷放蕩。
勿視外容貌,卒見便親敬;現(xiàn)閉奸邪跡,而實懷放蕩。”
此時,周那取一小座坐于佛前,佛陀為他說法,使其歡喜、獲得法益后,佛陀便在大眾隨侍下離去。原本已患病的佛陀,食用了栴檀樹耳后,病勢更為加重;如來抱病而涉路,步步走向拘夷城。
路途中,世尊在一棵樹下停步,對阿難說:“我的背很痛,你可以敷設座具。”尊者于是趕快敷座,讓世尊休息。阿難又另敷設一小座于佛前坐下來。佛問阿難:“周那會不會因為供養(yǎng)佛陀食物,讓佛陀患病加重而心生懊悔呢?若有懊悔之心,又是為什么呢?”阿難稟白:“周那可能會覺得這次供養(yǎng)佛陀齋飯,卻讓佛陀病情加重,所以無法獲得功德與利益,因為如來在他的家中食用了最后的一餐,便將入于涅槃。”
佛陀立即告訴阿難:“不可以這樣說!不可以這樣說!今天,周那已獲得大利益,他必將生天人間,壽命久長,康健無惱,命終之時,自然受生;儀表端正,容顏暐麗;氣力蓋世,精神滿足;得善名譽,財富豐足。這是因為,凡是能在佛初成道時,以及在佛入涅槃前,以食物供養(yǎng)佛陀者,于這兩個時機供養(yǎng),所得功德等無差別。你現(xiàn)在就去告訴周那:‘我親自聽到佛陀所說,也親身受到佛陀的教示,周那今天設食供養(yǎng),獲大利益,得大果報。’”
阿難尊者遵奉佛陀教敕,立即前往周那家中,告訴周那:“我親從佛聞說,親受佛陀所教,周那設食供養(yǎng),今獲大利益,得大果報。”為什么呢?因為佛陀初成道與佛臨滅度前,以至誠心供養(yǎng)佛陀食物,此二功德是等無差別的。
典故摘自:《長阿含經·卷第三·游行經第二中》
省思:
佛陀慈愍眾生沉淪,是故不舍一眾生,令其廣植福田,為將來成道解脫種下凈因。入涅前色身示疾,仍為周那開示、受其供養(yǎng),令生正信。《佛遺教經》云:“自今以后,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雖吾今已不見佛金色身,佛弟子為報佛陀慈悲化世之恩,令佛法身常存,應當依教奉行,以精進心行菩薩道,廣度有情共證菩提。
- 上一篇:人生就像充滿危險的旅程
- 下一篇:不做惡業(yè)的人不受惡報,獵人也能領悟佛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