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慈度種德

  慈度種德

  佛陀弟子們游化至鴦伽國,住在瞻婆城的伽伽池側(cè)。當(dāng)時有一位婆羅門,名叫種德,住在瞻婆城。這個城市經(jīng)濟(jì)繁榮,人民眾多,生活富足安穩(wěn),波斯匿王將它賜給種德婆羅門。種德婆羅門七世以來父母清凈,不為人所輕毀,學(xué)通內(nèi)外典籍,善于瞻候吉兇,祭祀儀禮,座下有五百弟子,教學(xué)不廢。

  當(dāng)時瞻婆城中的人們聽說佛陀已經(jīng)來到城里的伽伽池附近,于是三五成群,扶老攜幼往伽伽池走,想要一睹大名流布天下,善于說法,梵行清凈的佛陀金容,聆聽佛陀的開示。

  種德當(dāng)時站在高臺上,遠(yuǎn)遠(yuǎn)地望見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涌向伽伽池,就詢問一旁的侍者:「到底發(fā)生什么事?」

  侍者回答:「大眾要去拜見佛陀!

  種德一聽,馬上命侍者集合五百弟子,一同前往拜訪佛陀。臨出發(fā)時,有一位婆羅門問:「老師!您臨時集合我們,有什么急事嗎?是要帶我們?nèi)W(xué)嗎?」

  種德回答:「聽說佛陀來到了伽伽池。他出家成道,所說的法都是真理,能夠去除眾生煩惱。難得佛陀今天來到此地,我們應(yīng)該去請教他!

  五百婆羅門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您不可以去見他。他是客人,您是大婆羅門,是我們的城主,他應(yīng)該先來拜見您才對!何況老師您戒德崇高,智慧過人,辯才無礙,應(yīng)當(dāng)是他要來向您請安才對!

  種德說:「你們剛才贊美我有種種的德行,這話雖然沒錯。但是你們可知道佛陀出身王族,顏色端正,言語柔和,永滅欲愛,是一切大眾的導(dǎo)師,深受波斯匿王以及瓶沙王的禮敬供養(yǎng),這些都是我望塵莫及的。因此,我應(yīng)該主動去拜訪佛陀。」五百弟子們一聽,為之語塞。種德就在弟子們的簇?fù)硐,來見佛陀?/p>

  然而,種德一出發(fā)后,就憂心忡忡,心想:「待會兒,我請教佛陀問題,如果問得不合他的意,被他當(dāng)面呵責(zé),說我不該這么問,應(yīng)該那樣問,大眾聽了,一定會說我是個沒智慧的人,將來我怎么領(lǐng)導(dǎo)城中的一切人民。如果他問我問題,而我答不出來,豈不是自暴其短?」

  佛陀知道種德心里的顧慮,因此,當(dāng)種德與五百弟子一到,佛陀就親切慈悲地與他寒喧問好。大眾坐定,佛陀問種德:「請問你,一個人要具備什么條件才能成為婆羅門?」

  種德一聽,心中的疑慮頓時云消霧散,心想:「實在太奇妙了,佛陀是如此地善解人意,知道我擔(dān)心什么,竟然問我這么容易回答的問題。」于是種德端坐,得意地看看四周的大眾,微笑地回答佛陀:「成為婆羅門,要具備五個條件:一、婆羅門種姓。二、通達(dá)各種內(nèi)外經(jīng)書,明察吉兇,祭祀儀禮。三、顏貌端正。四、持戒具足。五、智慧通達(dá)。」

  佛陀說:「你答得很好。這五個條件中,如果去除一個條件,仍然能夠成為婆羅門嗎?」

  種德回答:「可以的。只要具足后面四個條件,仍然可以成為婆羅門!

  「如果在這四個條件中再去除一個,可以成為婆羅門嗎?」

  「可以的,佛陀!如果具足后面三個要件,仍然是可以成為婆羅門的!

  「再少一個可以嗎?」

  「可以的,只要具足持戒,智慧通達(dá),仍然是個婆羅門!狗N德此話一出,五百婆羅門頓時嘩然,紛紛表示不能茍同老師的看法。

  佛陀這時告訴與會的五百婆羅門:「如果你們認(rèn)為種德婆羅門的容貌丑陋,無有種姓,諷誦不利,無有辯才智慧善答,不足以和我論議,那你們就可以說話。如果你們認(rèn)為種德婆羅門顏貌端正,種姓具足,諷誦通利,智慧辯才善于問答,足以和我論議,就請你們靜靜地聽。」

  于是種德婆羅門慚愧地對佛陀說:「佛陀!我有辦法教訓(xùn)這些人!狗N德對五百婆羅門說:「在座的鴦伽摩納是我的外甥,顏貌端正,除了佛陀之外,無人可以與之比擬。今天如果摩納去殺人放火,請問,他能成為婆羅門嗎?」五百弟子一聽,鴉雀無聲。

  佛陀說:「種德!你說得非常好。如果在持戒、智慧這二個條件中再舍去一個,還可以成為婆羅門嗎?」

  「不可以的,佛陀!戒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戒啊!二者缺一不可!

  佛陀聽后,歡喜地說:「你說得很對,正如你所說,有戒就有慧,有慧就有戒,戒能凈慧,慧能凈戒。如同人洗手的時候,須要左右兩手互相搓摩,左能凈右,右能凈左。」接著佛陀又為種德講說持戒、布施等法。種德受了佛陀的感化,歸依在佛陀座下,成為受持五戒的優(yōu)婆塞。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