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般若之辨

  般若之辨

  白云禪師著述

  般若,是了生脫死的依皈,是轉迷成覺的基因;是從相對的覺知,入達絕對的圓覺至極之境。

  般若,依于知識與經(jīng)驗為構成因素,展現(xiàn)于適時、適地、適機、適境的圓融之下;使人與事的問題,獲得完滿的解決。

  因此,世間法是知識和經(jīng)驗之大成,是世俗的諦理與事相;出世間法是依于世間法從中探索和研究,但求有突破性的發(fā)現(xiàn);然后,依于人與事的問題,覺知無明惑所,以般若之功而圓成真如實性,到達無上正等正覺的妙境地。

  所以說:

  般若是從相對而入于絕對的依皈。

  般若是從無明而轉進覺知的基因。

  般若是從世間而出世間的橋梁。

  般若是從問題而顯真如的功德。

  所以說:

  學佛的旨趣,是在培養(yǎng)般若。

  學佛的目標是在追求菩提

  般若與菩提,是波羅蜜的功德聚。

  例如:

  沙石、鋼筋、水泥、板模等可以建造房舍;但是,必須有“水”的調和,“人”的調配;否則,不能混凝,不能發(fā)揮作用,永遠不能建造成房舍。

  水,般若。

  人,是般若的運用者。

  房舍是功德聚。

  總合起來就是覺之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