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人應具備怎樣的應變能力

  人應具備怎樣的應變能力

  小鎮(zhèn)有處水泉,可醫(yī)治各種疾病,很靈驗。一天,一名斷腿的退伍士兵向那邊走,有路人看見,說:“可憐的人,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讓那條腿再長出來嗎?”士兵聽到了,轉身說道:“我不祈求有一條新腿,而是祈求上帝幫助我,讓我失去一條腿后也曉得怎么生活。”

  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要有應變的能力才能生存。

  人出生到世間,居住的地方會有遷移,寒暖的氣候也有許多變化,尤其職業(yè)的適應、人事的調節(jié),這些都要講究各種應變能力。做人不能一點變化都沒有,讓人覺得你執(zhí)拗而不隨緣。中國人講究圓融的哲學,在不違反法律、道德之下,人人都應該懂得進退之道,要具有應變的能力。人要具備那些應變能力呢?

  一、處理憂患的能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晴天不能不防備下雨,白天不能不知道黑暗到來。人要有處理憂患的能力,這是生存之要,如平時的防火、戰(zhàn)時的防空,乃至出外旅行時用品的準備等。人能建立憂患意識,也有預防、處理的能力,則何懼之有?

  二、堅忍突困的能力。人生在世,就算是帝王也有他的困難,富商也有富商的困難,沒有人敢說他的人生從沒有困難。人不能被困難打倒。經濟陷入困境,不能坐困愁城,要能脫困致富;為情所困,要能知所進退,感情是雙方的,不是單方面的,何必為他痛苦?一個人要能想得開、放得下,才能夠堅忍脫困,才不至于鉆死胡同。

  三、緊急措施的能力。人遇到急病,要知道趕快送醫(yī)急診,或做各種急救措施,家中失火了、遭竊了,或有地震等災情發(fā)生,都要有緊急應變的措施。尤其是在一個團體、一個機構,負責人更要有緊急措施的應變能力。忽然停電,忽然斷水,不要說一個主管要負起責任,就是一個做總務的管理員也要有相當?shù)膽兡芰,才能?a href="/remen/jieza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解災難。

  四、臨場調度的能力。經常可見一個活動開始了,邀請的主賓不到、參加的人數(shù)不夠:上課了,忽然發(fā)現(xiàn)沒有帶課本……種種意外的發(fā)生,都要做臨場的調度。有軍事學家說,打勝仗容易,打敗仗時臨時調度更是要有大本領。

  五、化繁就簡的能力。應變能力中,重要的是不能忙中更忙、忙中錯亂,要能忙中有閑,化繁為簡。化繁就簡是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的最佳方法,做事懂得簡化才能成為有擔當?shù)耐ú拧?/p>

  ·佛光菜根譚·

  學而能用,是真學,

  知而能行,是真知,

  真學真知,是智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