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松手即是獲得,放下就是快樂

松手即是獲得,放下就是快樂

  佛說:“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人類有一種消極的情感叫仇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被仇恨左右著自己的意志,被仇恨燒毀了自己的理性。仇恨使人失去理智與原本善良的本性,仇恨使人變得心胸狹隘、冷若冰霜,使人喪失了對真善美的追求,變得自私、冷漠。

  仇恨是一把無形的劍,可以把人的心靈扭曲成丑陋的畸形甚至失去人性。如果我們心中充滿了仇恨,那么就不會再有愉悅的心情,而且更會損害身心的健康,所以仇恨的最大受害者還是自己。因為仇恨使自己痛苦不堪,這又何苦呢?

  心中充滿仇恨的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可能導(dǎo)致瘋狂的報復(fù)。人應(yīng)該有點“不念舊惡”的精神。只有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進。

  很久以前,有一位家財萬貫的商人,在他步入古稀之年時,決定把家產(chǎn)分給自己的3個孩子,不過在分財產(chǎn)之前,他要求3個兒子去游歷天下,做做生意。

  臨行之前,商人告訴兒子們:“你們一年后務(wù)必回到這里,向我匯報你們在這一年里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我的財產(chǎn)不想分割,集中起來才能讓下一代更富有。一年之后,能做到最高尚事情的那個孩子,才能得到我的所有財產(chǎn)!”

  一年后,3個孩子都如期返回了家中。大兒子說:“我在游歷期間,曾遇到一個陌生人,他非常信任我,將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后來他不幸去世,我將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

  商人聽完,微笑著說:“你做得很好,但誠實是我們做人應(yīng)該具有的品德,所以還稱不上是最高尚的事情。”

  二兒子接著說:“我游歷到一個貧窮的村落,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不幸掉進了河里,于是我立即奮不顧身地跳進河里,救起了那個小乞丐。”

  商人聽完,笑笑說:“你做得很好,但扶危濟困、救人于危難是我們應(yīng)盡的責(zé)任,所以也稱不上是最高尚的事情。”

  三兒子遲疑了一會兒,很不自信地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地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就死在了他的手里。在我旅行途中,有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在懸崖邊,發(fā)現(xiàn)我的仇人正睡在崖邊的一棵樹旁,我只需輕輕一腳,就能把他踢下萬丈懸崖,讓他粉身碎骨,但我沒這么做,而是叫醒了他,讓他繼續(xù)趕路。這實在算不上什么高尚的事……”

  商人沒等三兒子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鄭重其事地說:“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你做到了,所以,我所有的產(chǎn)業(yè)都將是你的。”

  仇恨不但會像磁鐵一樣吸引來無盡的煩惱,還會使人陷入仇恨的深淵無法自拔。

  只有寬容,才能使仇恨化解,從而為你消災(zāi)解難。當然,人非圣賢,要我們?nèi)圩约旱臄橙,也許是強人所難,但出于為自身的健康與幸?紤],學(xué)會寬恕敵人,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唐德宗貞元年間,陸贄出任宰相,有一段時期,他曾經(jīng)偏聽偏信,認為太常博士李吉甫結(jié)黨營私,于是把他貶到明州做長史。不久,陸贄因遭到德宗猜忌,被貶到明州附近的忠州當別駕。

  后任的宰相明知李吉甫和陸贄兩人之間素有私怨,便玩弄權(quán)術(shù),特意提拔李吉甫為忠州刺史,讓他去當陸贄的頂頭上司,打算借刀殺人,借機除去陸贄。不料想,李吉甫竟然不記舊怨,上任伊始便特意與陸贄飲酒結(jié)歡,使那位現(xiàn)任宰相借刀殺人的陰謀化成了泡影。對此,陸贄深受感動,便積極為李吉甫出謀劃策,協(xié)助他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

  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李吉甫不圖報復(fù),寬待了別人,同時也幫助了自己。由此可見,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寬容別人。

  相反,報復(fù)則是一件非?膳碌氖隆.攬髲(fù)心理駕馭了人的靈魂時,人就無法控制自己,從那一刻起,報復(fù)者就給自己判了無期徒刑。而且,報復(fù)是一柄雙刃劍,它在刺入對方身體和心里的同時,也會深深地劃傷自己。

  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靠在集市上賣畫為生。一天,他剛擺開畫攤,就看見不遠處前呼后擁地走來一位官員的小公子。書生知道這位官員在年輕時曾經(jīng)迫害過自己的父親,導(dǎo)致父親憂郁而死。想到此事,他心底不由得涌起一股仇恨。

  然而,這位小公子并不了解這一切,他被書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停留在書生的畫攤前流連忘返,他看中了其中一幅畫。書生非常討厭他,于是用一塊布把那幅畫蓋住,并說不賣給他。不料,這位小公子卻是個執(zhí)著任性的人,對那幅畫始終不能割舍,無法忘懷,并因此得了心病,日漸憔悴。

  最后,他的父親不得不出面,表示愿意出高價買書生那幅畫。然而,書生寧愿把那幅畫掛在畫室的墻上,也不愿意賣給他。書生陰沉著臉坐在畫前,自言自語地說:“這就是我的報復(fù)。”

  每天早晨,書生都要畫一幅他信奉的神像,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一種方式?墒,漸漸地,他覺得這些神像與他以前畫的神像的形態(tài)日漸不同起來。這使他苦惱不已,他費盡心思地尋找原因,卻一無所獲。后來有一天,他驚恐地扔下手中的畫,猛地跳了起來:他剛畫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位官員的眼睛,連嘴唇也極其相似。他氣急敗壞地把畫撕得粉碎,高喊道:“我的報復(fù)怎么回報到我的頭上來了?”

  生活就是這樣,面對別人的傷害,刻意的報復(fù)往往結(jié)局并不樂觀。仇恨是一把雙刃劍,報復(fù)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同樣受到傷害,所以,“冤冤相報”的結(jié)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心中裝著仇恨的人,其人生是痛苦而不幸的,只有放下仇恨選擇寬容,糾纏在心中的死結(jié)才會豁然解開。

  千萬不要讓仇恨蒙蔽了我們的心靈,仇恨只能去化解,而不能去膨脹。傷害發(fā)生以后,報復(fù)并不是唯一解決仇恨的方法,用愛去填補恨的心理空間,用愛去替代恨,用愛去化解恨,讓仇恨的心靈在愛的沐浴中得到解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