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孝子不匱 永錫爾類

  孝子不匱 永錫爾類

  梁彥光。七歲時。父遇篤疾。醫(yī)云。餌五石可愈。時求紫石英不得。彥光憂瘁。忽于園中見一物。彥光不識。怪而持歸。即紫石英也。親屬咸異之。以為至孝所感。隋文帝以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遷相州刺史。相州人情險诐。訴訟官人。萬端千變。光招致大儒。每鄉(xiāng)立學。非圣哲之書不授。于是人皆克勵。風俗大變。有焦通。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光令觀孔子廟中。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對母悲涕之像。通。悲愧若無容者。彥光訓諭而遣之。卒為善士。光卒于官。謚曰襄。子文謙。有父風。遷鄱陽太守。政為天下最。(循吏傳)

  梁彥光隋朝人,七歲時,其父染患重病,醫(yī)師診斷病況說:“必須服用紫石英,才能痊愈。”當時家人到處尋求不獲,彥光日夜憂傷。一天忽然在園圃中發(fā)現(xiàn)一塊特異物體,彥光不認識,于是抱回家中,不意竟然是塊紫石英,其父病體,因而痊愈,親戚鄉(xiāng)人,都深感奇異,認為至誠孝心所感。

  隋文帝時,任用彥光為岐州刺史,愛民如子,處處以恩澤加惠百姓,治理政績,在當時最稱優(yōu)越,隋文帝很是嘉賞,飭令全國牧守,效法彥光的政風。

  后來遷任相州刺史,相州人情,兇悍難平,經常訴訟官吏,事態(tài)千變萬端。彥光招請德學兼?zhèn)涞拇笕澹苦l(xiāng)設立學堂,以圣賢道理,教授百姓,于是百姓,都能互相勸勉,敦勵品行,風俗由此大為轉變。

  當時有鄉(xiāng)民焦通,事奉雙親,不盡孝道,為堂弟告發(fā),彥光命焦通觀看孔子廟中,孝子韓伯瑜的畫像,這張圖畫是描繪韓伯瑜挨受母親杖打不痛,因而哀傷母親體力衰退,對著母親悲泣的一幅感人情景,焦通看后,悲痛慚愧交加,自覺無地自容,彥光又引古訓,諄諄教誨,然后遣他回去,焦通從此感悟,洗心革面,終于成為鄉(xiāng)里善士。

  彥光在任期間去世,賜謚號襄,其子文謙,步父風范,官任鄱陽太守,政風顯著,為天下第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