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陰鏗詩作《開善寺》的解釋
開善寺①
陰鏗
鷲嶺春光遍②,王城野望通③。
登臨情不極,蕭散趣無窮。
鶯隨人戶樹,花逐下山風(fēng)。
棟里歸云白,窗外落暉紅。
古石何年臥④,枯樹幾春空⑤?
淹留惜未及,幽桂在芳叢⑥。
【詩人略歷】
陰鏗(?~約565),曾任梁朝湘東王法曹參軍,入陳因詩才出眾而受到陳文帝的賞識。
【注釋】
、匍_善寺:原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獨龍阜,劉宋文帝元嘉年間(424~453)命僧曇摩密多主持建造。
、邡悗X:古印度有靈鷲山,當(dāng)年釋迦牟尼曾在這里開講《法華經(jīng)》。這里把鐘山比作靈鷲山,以喻鐘山開善等寺佛法之盛。
、弁醭牵毫越ǹ(今江蘇南京)作為首都,故有“王城”之稱。
、芄攀洪_善寺東嶺有石,下臨峭壁,名“定心石”。
、菘輼洌簱(jù)說梁朝名僧寶志和尚,降生在一株高大古木的鷹巢里,后被朱氏婦收養(yǎng)。到了七歲那年,寶志便在鐘山出家,此后深為梁武帝所器重。
、“淹留”兩句:淮南小山《招隱士》說:“桂樹叢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闡說】
開善寺原為鐘山獨龍阜著名古跡,附近還有梁武帝為紀(jì)念寶志和尚所建的寶公塔。此后,鐘山的寺院隨著時代的推移,竟至愈建愈廣,成了一處著名的佛教圣地。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在這里建立陵墓,于是就把這里的好幾十處寺庵,統(tǒng)統(tǒng)東遷歸并,名之為靈谷寺,其寺至今猶存。
當(dāng)年,開善寺周圍寺宇林立,風(fēng)景優(yōu)美,所以陰鏗來到這里,詩興大發(fā),于是便即興吟下了這首詩。全詩語言清新,賦色明麗,把讀者引進(jìn)了一個高古的境界,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陳祥明《采菽堂詩選》曾評陰鏗詩風(fēng)為:“琢句抽思,務(wù)極新雋;尋常景物,亦必?fù)u曳出之,務(wù)使窮泰極妍。”
- 上一篇:什么是提起話頭?提起話頭的境界
- 下一篇:杜甫五言律詩《望牛頭寺》的解釋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jì)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禪門喝叫
- 你的心是滿的還是空的?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紅茶]福建的紅茶是怎么制作的?做工考究的紅茶制作技藝
- [佛與人生]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印光大師]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dǎo)孩子?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入門須知]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人物故事]先禮佛還是先禮祖?
- [佛化家庭]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guān)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哲理故事]比丘尼的一碗油,有何啟示?
- [佛與人生]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佛學(xué)常識]佛教“出坡”和“普請”是什么意思?
- [人物故事]濟(jì)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綠茶]開化龍頂屬于什么茶?開化龍頂茶的功效作用
- [佛與人生]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星云大師]對于佛教及眾生,出家人的任務(wù)是什么?
- [禪宗公案]禪門喝叫
- [生活故事]缺點的功德
- [哲理故事]人生只偷一次,你悟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