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文庫 >

戒殺放生之利益

  戒殺放生之利益
 
  以世俗的因果緣起規(guī)律,今天你以慈悲心救護他們,今后遇到這些生命的轉世時,他們就會來幫助成就你的善緣,你放的生命越多,將來獲得的善緣也就越多,當你成佛的時候,他們會成為你的眷屬,從你的教法中獲得解脫,所以放生也是和一切有情結下生生世世的善緣。
 
  由那些殊勝行為──如放生、戒殺、救度生命等,所引致之無量功德,於佛陀親自開示之各類「經(jīng)」或「續(xù)」中,均有極詳盡之解說。修習此等行為之方法,亦由很多印度、西藏之大成就者及大學者們所推崇。
 
  慈悲──重於戒殺、甚至不可傷害任何生命,屬「大乘」之主要教理之一,亦同時為「小乘」之基礎。於「密乘」,還有更深層之意義,就是十分重視救人者與被救者之間,必須維系著一種道德的關系,名曰「三昧耶」(即誓句)。
 
  所有這些教法的背后,顯示一個最重要之事實;於此世界上,沒有一種罪業(yè)比殺害生命所犯之罪業(yè)更大。其隱意是:沒有任何一種福報比救度生命更能積聚深廣之福德。
 
  若能很簡單地跟隨著「阿謙沙」(非暴力)之道而行,此世間將會獲得真正的和平與快樂,此亦是所有世間上之正統(tǒng)宗教所共許的。若然我們不愿意去經(jīng)歷任何之痛苦或被傷害,那么我們又怎么可以期望其他任何有情,無論是大的或小的,會愿意接受呢?
 
  沒有任何一種對佛陀的祈禱或崇拜,比我們深思地、善良地、慈悲地去戒除任何結束其他生命如人類、鳥類、魚類及昆蟲類等之行為更好及更具體。若能救度任何陷於危難中之生命,又或者嘗試減輕他們所受之痛苦,這是進一步主動地去體驗愛護其他生命的做法。在邏輯上,再進一步之做法,便是為那些因受其他人自私、殘暴的行為而導致死亡的生命作祈禱。緊跟隨這條道路,會自然地將我們內在自我之矛盾或障礙平息,進而增長任運之快樂,并獲賜予絕對之內在平和。若然你的行為是出自真正純潔之心,而且充滿著無私的意念,此等行為最終會令你達到「覺悟」(即成佛)的境地。
 
  作為一個具善心及虔誠的人,除了勸勉他人,還必須自己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有意識地去戒除一切獵殺有情之行為。例如,人類的善念要求我們不可以用任何方式來傷害「候鳥」,當他們在漫長之旅程中,由一個洲飛往另一個洲,於途中竭息片刻時,我們不可以用石塊投擲、用網(wǎng)捕捉、或用槍來射殺它們。相反地,我們應當給予它們一切的幫助,以使它們可達到最后的目的地。其隱意是你亦將可受引導達致最終之目的地。
 
  阿底峽尊者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學者,曾經(jīng)開示:若能以慈悲的愛心給予那些無助及貧窮的人,其重要性有如修行人觀修“空性”。這些“慈悲心的功德”是大乘佛法中最重要的基石。
 
  故此,我熱切地懇請所有世人,不論是何種宗教,國籍,種族等,均能實踐此種既簡單而又甚深的德行──慈悲的愛心。沒有任何之贊頌及榮耀佛陀,比得上我們用盡一切方法去救度那些無辜,沉默及不能自衛(wèi)的動物,鳥類,魚類及昆蟲等,從而給予它們寶貴的禮物──生命。
 
  道德價值要求我們承諾不應去奪取任何我們不能給予他人的東西。我們不可能將生命給予任何人,這是佛陀之重要開示。因此,若果我們把別人的生命攫奪,將會是一種無恥的狂妄自大,及兇暴的罪惡。
 
  吾堅信若所有人皆能采取此一普遍的共識,永久的和平與全面的快樂將降臨於世間。而所有之人類痛苦,將會成為歷史陳跡。我們所有人類痛苦將會成為和平,富裕,健康及長壽的特權享受者。
 
  於此理想的情況下,人類將會體驗到於臨終時,心靈上的平靜與滿足。因為當人們去除了困擾的思想與幻覺,但保持對教法精華之察覺,則將會以絕對寧靜離開人世前往天上之國土。時機一至,更會投生於更高的境界。而繼續(xù)不斷地修習此殊勝道路,最終將會被帶領至“涅槃”的達成。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佛)。
 
  愿每位及所有人士跟隨此最善美之道而利益所有有情,并於過程中為自身圓滿積習無量福德。
 
  若能放生,從金剛地獄中也能得解脫。在大藏經(jīng)中有一公案:“曾于印度,有一外道名為赤建,歡喜食肉飲血,殺生上萬。以此果報,死后徑墮十八地獄,后生金剛地獄,每剎那中感受百死百活,受無邊痛苦。爾時,阿難陀觀見其不凈眾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難:此人在世喜食肉血,現(xiàn)即受殺生之報。復次阿難乞求閻羅法王言:于此人有何解脫之方便?法王答言:若欲此人從惡趣中得解脫,于此世間,當作大量放生。次后此人因阿難為之廣作放生,即從金剛地獄中解脫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