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布施如播種

  布施如播種

  舍衛(wèi)城有一位大財主名叫提婆,為人刻薄,愛財如命,不但多方聚斂,就是一件極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雖藏有八萬余斤黃金,日常生活卻過得和窮人一樣,人們對他的印象壞極了。他一死,沒有子孫繼承,依照法律,財產(chǎn)全歸國有,這下子人心大快,不免議論紛紛。

  波斯匿王深感疑惑,就去請教佛陀:「佛陀!像提婆這樣慳吝的人,為什么今生會這么富有呢?」

  佛陀微笑道:「大王!這是業(yè)報,是有前因的。提婆在過去世中曾供養(yǎng)過一位辟支佛,種了不少善根,所以感得多生多世的福報,今生的富貴是他最后一次的余福了!

  波斯匿王追問道:「他今生雖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惡業(yè),在他生死相續(xù)的來生,能不能也像今生一樣的大富呢?」

  佛陀搖搖頭說:「不可能了!他的余福已享盡,今生又沒有布施種福,來生絕對不可能再享受福報了!

  《因果經(jīng)》有一首偈語說:「富貴貧窮各有由,夙緣分是莫強求。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世間上無論好壞、善惡、得失、有無,都有其因果關(guān)系,沒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脫離因果法則。譬如同樣是人,為什么有貧富貴賤的差別?這是因為有的人好吃懶做,慳吝不舍,整日游手好閑,不事生產(chǎn),自然坐吃山空;有的人勤勞奮斗,樂善好施,懂得廣結(jié)善緣,自然生財有道。

  在佛門里稱布施為「種福田」,只要有播種,必然會有結(jié)果,但是何時才能收成,就有待因緣成熟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