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田有耕老居士往生見聞錄

  田有耕老居士往生見聞錄

  田有耕老居士,臺灣云林人,生于一九一三年,一九九八年二月廿日下午二時十五分(臺灣時間),于嘉義市在家人陪同念佛聲中安祥舍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享年八十六歲。

  田家堪稱“醫(yī)藥世家”,世代懸壺濟世,扶弱濟貧,造福鄉(xiāng)里,救人無數。子女亦能克紹箕裘,善繼衣缽。老居士一生修十善業(yè),慈心不殺,孝養(yǎng)父母,恭敬師長,喜詩文、好吟詠,愛好古玩墨寶,老居士的言行舉止,處處展現“溫、良、恭、儉、讓”的美德;身體力行“仁、義、禮、智、信”,一生待人以寬,律己以嚴,廣受地方賢達和親朋好友的尊敬愛戴。

  田老居士早年皈依三寶,禮敬上印下順導師,受持三歸五戒,法號“宏凈”,喜讀《六祖壇經》、《金剛經》及導師大作《妙云集》。一九九七年接觸凈土,多次聆聽上凈下空上人的高徒悟道法師臺語闡述《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及悟行法師臺語宣講的《佛說阿彌陀經》等經錄音帶之后,即生深信切愿之心,老實念佛,一意求生凈土。并常以倓虛大師講述《念佛論》故事中,修無師往生所留下偈語:“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惕勵自己。老居士常自我期許,愿以臨終示現,度化家親眷屬、親朋好友,也發(fā)愿:“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yǎng)恒沙圣,不如堅勇求正覺。”

  老居士往生前兩個月,在身心無恙下,竟然向家人交代后事且叮嚀以佛教儀式,進行簡約、隆重荼毗,而后進塔于嘉義縣番路鄉(xiāng)義德寺的海會塔。老居士一再告誡子女,喪禮不得鋪張,并從本身做好“環(huán)保喪禮”,改善喪葬風俗禮儀。懇辭花車、花環(huán)、花圈、祭品和樂隊等。以不喧嘩、不哭號、不影響交通、不干擾左鄰右舍為原則,力求簡樸、寧靜、衛(wèi)生和清凈。老居士再三告誡子女,不許助長奢靡劣質的社會風氣,要節(jié)約開銷,金錢應用于布施,資助貧困,供養(yǎng)和護持三寶。

  老居士號召旅居海外子孫,若有機緣,回臺一起歡度鉆石婚。并喜賦一詩,此詩乃老居士生前最后遺作。詩云:

  同苦同甘六十年

  兒孫滿眼喜無邊

  蝸居舒適欣安樂

  慣看風云幾變遷

  種杏已超三世業(yè)

  誦經禮佛五更天

  老來惟愛心清凈

  一念彌陀結善緣

  約往生前兩周,老居士突然在半夜中囈語,竟說出一些亡者的名字。在旁照料的子女,趕緊大聲念佛,以助其提起正念。

  二月十八日清晨三時廿五分,老居士合掌約三分鐘,歡喜異常。往生前一夜,其女兒妙音居士,于半夜睡夢中突見大勢至菩薩手持一朵大蓮花從空而降。二月廿日下午二時十五分,老居士在多次合掌,念佛聲中安祥往生蓮邦。在廿小時助念后,更衣時身體柔軟,相貌莊嚴,頭頂微溫。

  二月廿六日半夜二時零五分(頭七當日清晨),妙音居士又在睡夢中,突聞老居士以堅決、清晰的臺語說了兩次:“同名妙音如來”,“妙音如來”。(此經文請詳見夏蓮居老居士所會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聞經獲益”第四十八品。)

  二月廿八日中午十二時荼毗(火化),得大小舍利子十多粒,彩色舍利花數片,足證明老居士必定是屈伸臂頃到蓮池,花開見佛。此也證明阿彌陀佛所發(fā)的四十八愿,廣度眾生,真實不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