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一個人的寬度決定高度

\

  我們常常忽視個人的邊界,因為我們無法感知到底什么是個人的邊界,也無法界定。但是,我們常常又能夠非常清晰地感知到別人的邊界。

  我們常常講“某個人成不了大事,做事太小氣”。為什么成不了大事,因為他做事太小氣,常常缺乏大氣。那么什么是大氣,什么又是小氣呢?這就很難界定了。對此,有人會說,人應該胸懷寬廣些,容不下人你就無法成就大事業(yè);有人會說,人應該不要為眼前的利益所限,為了眼前的利益你會損失未來的利益;又會有人說,人啊,不要總是保守,要思維開闊,保守了你就成不了大事。

  胸懷有多大,事業(yè)就有多大,這就是格局決定結(jié)局。

  眼界有多寬,事業(yè)就有多大,這就是寬度決定高度。

  意識又多新,事業(yè)就會有多大,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

  人的胸懷是一個能包容的東西多少,眼界是一個人看問題的方式,意識是一個人性格的體現(xiàn)。一個人能夠包容的東西越多,不僅能包容眼前的人與事,也能包含天下的人和事,還能包含未來的人和事;他的視野越寬,不僅能看到現(xiàn)在的事物的表象及隱藏在背后的規(guī)律,而且可以看到過去的及未來的事物的表象與規(guī)律;他的意識越新,他不僅能夠包容一切,看到所包容的事物的本質(zhì),而且他在自己的思維方式及意識方式都能夠使他個人接受并隨之改變,那么他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胸懷、眼界及意識共同作用就決定了一個的邊界。

  那么現(xiàn)在的問題是,邊界又如何確定呢?它的確定機制是什么呢?我們又如何通過努力去改變自己的邊界呢?如果不把這些問題搞清楚,那么就會陷入只知道概念,但不能落實的狀況。

  平時,我們也知道性格決定命運,也知道應該胸懷更廣,也知道眼界要寬,但是常常當遇到具體事情時,還是不能拿得起放得下。例如,你也知道不能為小錢計較,但是當同事比你獎勵多拿了五元,你還是心里不舒服。不舒服就不舒服了,但還會因此讓別人說你成不了大事。

  在看了有關企業(yè)的管理理論后,發(fā)現(xiàn)企業(yè)的邊界實際上與個人的邊界有著非常類似的機制。

  企業(yè)邊界是由交易費用來決定的。市場交易總是要花些成本的,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物質(zhì)成本。當生產(chǎn)方式以企業(yè)方式組織時,這些交易成本就會降低,就采用企業(yè)的方式。當采取市場方式成本低時,就采用市場的方式。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不斷增大,交易成本就會增加,增加到了,如果再增加就大于市場交易成本時,就不如不用企業(yè)方式。也就是說,企業(yè)的邊界是由企業(yè)行政官僚體制構(gòu)成的交易費用與市場機制所形成的交易費用相等的那個平衡狀態(tài)決定的。

  再說到個人的邊界。

  一個人隨著事業(yè)的擴大,他所面臨的事情當然就越多,他會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做一個車間主任還可以,但是升到了生產(chǎn)副總就不行了。也常常看到,在一個小地方他能如魚得水,但到了大地方卻象是傻瓜一樣。

  隨著一個人事業(yè)不斷擴大,他將會面臨行行色色的人,行行色色的世界觀及方法論。

  如果他個人的世界觀能夠融合別人的世界觀,并能夠?qū)e人的世界觀在自己世界觀里有序排列,那么他越會感到游刃有余。他的范圍越大,能夠融合別人的世界觀越多,但隨著范圍越大,有序可能性就越小,最終變得無序。

  個人的邊界就在于當他的世界觀包容有序度恰好等于世界觀隨機有序度時的位置。

  舉個例子,我們一個人時,我們世界觀假定也是單一的,沒有吸收任何外界的信息,那么有序度最大。這就是我們感覺到嬰兒有無限前途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斷吸收別的信息,我們世界觀內(nèi)有序度就會開始變小。我們常常會感到矛盾,但能夠控制。不過人與人之間就有了差異。你控制不了了,你的邊界就到了。

  世界上有著無數(shù)的世界觀,之所以能夠存在,就是因為他們可以融合。融合不了,是因為我們受到自己的范圍內(nèi)重新排序的難度,你越能克服這些難度,你的邊界就越大。

  這就是所謂的大氣。一個人要成就大事,就必須不斷擴展自己的邊界,使自己能夠更多融合其他的世界觀。這中間,一個人世界觀有核心成份,有緊密成份,也有松散成份。不斷擴大你的核心成份,你的核心競爭力就會越強。當你的核心成份很小,動不動就與別的成份沖突時,你就表現(xiàn)得越小氣。那么,你的核心成份有多大呢?這就需要你不斷思考,不斷調(diào)整,你的事業(yè)就會不斷變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