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凈土中道實相菩提論
- 觀經四帖疏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毗婆尸佛經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
- 凈土修學導引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百喻經》原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方廣佛華嚴經》原文
- 凈土探微
- 彌勒凈土論【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慈悲道場懺法
- 大乘無上續(xù)論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佛說七佛經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般泥洹經原文【西晉 白法祖譯】
- 般泥洹經
- 中阿含經
- 佛說千佛因緣經
- 《賢劫經》原文
- 安樂集
- 歧路指歸
- 清蓮飄香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凈土風光
-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師:入香光室
- 思歸集
- 導歸凈土
- 印光大師文鈔
- 李濟華居士遺集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心事重重有誰知
(一)外在的事
現在,先講‘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關’。
所謂外在的事,是指心外的事。諸位如果從路上來,在馬路上看到發(fā)生了車禍,這便是外在的事。但它沒有把你擋住,這個車禍便跟你無關;但畢竟發(fā)生車禍了,你還是關心,你看到車禍,心里就想:‘噢!這地方發(fā)生車禍了。’而且腦海中留下好久的印象。
另外,可能發(fā)生跟你有關的車禍,比如你受傷了;蛘吣汶m然并未受傷,你的座車也未受損,卻因交通阻塞,把你擋住,過不來,停了幾十分鐘,車子無法前進,你正趕時間赴約或上班上課,只有心中干著急:‘真倒霉!時間來不及了。’因此這場車禍對你來講,已經開始牽扯上關系了。進一步,如果車禍發(fā)生時,你正好在場,大家都袖手旁觀,因為你是佛教徒,你會自告奮勇地攔一輛出租車,或者就用你坐的車子,把傷者送醫(yī),那車禍就跟你有更多的關系了。
(二)內在的事
接著講‘內在的事’。在座諸位打坐或聽講,如果你心事重重,你坐得穩(wěn)嗎?
我的話你聽得下去嗎?所以,所謂心中有事,往往不是眼前事,而是過去或未來的事,使人神不守舍地胡思亂想。
心內的事,又分成跟自己有關的事和跟自己無關的事。比如,今天是星期天,你本來和女朋友約好下午四點鐘見面,結果你把這件事忘了;而另外有一位朋友對你說:‘我們一起去農禪寺打坐和聽圣嚴法師演講吧!’于是你也來了。來了之后,盤起腿打坐中,忽然想起了約會的事,你就不能安心打坐和聽講了,你會想:‘糟糕!現在已過了四點鐘,這怎么辦?馬上去赴約也太遲了,但是,她在等我,怎么辦?下次見面怎么跟她說?她是很守信的人,現在又刮風下雨,很可能她正在那兒淋雨,怎么辦?萬一魂斷藍橋的悲劇,重演在她的身上那不是……?’就這樣你坐在這里,東想西想,心還能靜下來嗎?這是跟自己有關的事。
再說跟自己無關的事。我在美國有一位女弟子,有一次,她來找我,說:‘師父啊!某某先生亟需現款一萬元,我要幫他的忙,可是又幫不上,怎么辦?’我說:‘既然幫不上忙,你還要幫什么忙?’她覺得奇怪:‘我們佛教徒不是要幫人家的忙嗎?’我說:‘是啊,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有錢。如果人家說現在你要是沒有一萬元,他就要死了,你怎么辦?’她急切地說:‘那樣的話,我一定得想辦法去幫助他,他這條命我一定要救。’我開導她:‘你想什么辦法?是不是你也告訴其它的人,你現在借一萬元給我,不然我的朋友會死,我也要死了,然而那個人也是窮人,他再去跟第三個人說:“你借一萬元給我,不然我的朋友會死,朋友的朋友也會死,假如他們死,我也會死。”這么一來,三個人都會死了,是不是呢?你既沒有一萬元,就應告訴他:“我但愿能幫你的忙,我也愿你不要死,先向各方面想想辦法看,我也替你想想辦法,但我實在拿不出一萬元。”’這是跟自己無關卻成了好大的心事,可謂庸人自擾。本來這是別人的事,但你若在心里邊老想著它,結果就變成你的事。天下有事,與你無關的事,也都變成與你有關的事。如果是這樣,就會煩惱不盡。
不過,如說天下的事完全與自己無關,這在佛法也講不通!惰缶W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要把一切眾生當成我們的至親骨肉父母看待,才是佛教徒?墒恰惰缶W經》講的,那是菩薩的態(tài)度,希望人人都能做到這個程度;而菩薩有凡夫和圣人之別,凡夫菩薩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真把每一對男女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而去做他們的孝子,那會鬧成大笑話。所以凡夫的立場還是凡夫,否則便會因此而煩惱無盡,把一切跟自己無關的事,當成了切身的問題,這是不必的。
(三)心在那里?
以上講的是‘事’,現在來講‘心’。
諸位的心在想什么?在注意什么?這‘想’和‘注意’就是我們的心。諸位現在聽我講話,那么,你們的心究竟是在外,還是在內?是在內的,因為你在注意嘛!你的心在聽,你清清楚楚地在聽。凡是你在注意做什么事,心就是在里邊,專心于現在所做的事,那是‘內在的心’。
至于‘外在的心’就不容易知道,請問諸位‘心不在焉’的情況時,你曉得自己有心嗎?這時你好像靈魂出竅,身體坐在這里,心卻不在這里。舉個簡單的例子:老師在講課,寫黑板。有一個學生,兩眼瞪著老師看,好像很認真的聽課,事實上,他的心里在想昨天的事 :昨天他和某某人一起去看了電影,是愛情文藝大悲劇;他在回憶電影的情節(jié),如癡如醉,此時眼睛里不見老師,耳朵也聽不到老師在講課。忽然老師叫他的名字,問他問題,他一下醒過來,卻一臉茫然:‘啊!什么?’還有一種情況是,他在期待晚上和某某女同學約會,想象今晚不知會發(fā)生什么事?第一次約會應該講些什么話?應該問她一些什么問題?她問問題時,要怎么回答?就這樣一邊上課,一邊想事情。這時他的心被過去的境所攫,或憧憬尚未發(fā)生的事,而羈留在過去的時間或未來的境界中!系心于過去及未來的事,忘了現在所做的事,這是‘外在的心’。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讀誦無量壽經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