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十五卷 般若燈論釋

第十五卷 般若燈論釋

釋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釋曰。今此品者。亦為遮空所對治。令解涅槃無自體義故說。

鞞婆沙人言。彼先言。若一切非空。則無有起滅。此謂無自體義。無自體者。如石女兒。則無起滅。煩惱無自體故。非是起滅。而煩惱及名色因亦非起滅者。如上偈說。無斷苦證滅。復(fù)誰得涅槃。彼先已作此說者。我今欲得有所斷故證于涅槃。如經(jīng)所說。染與染者。共起煩惱。此盡滅故。名為涅槃。如是涅槃心得解脫譬如燈滅。得涅槃?wù)摺S蔁⿶烙凶泽w故。如彼上說無自體者。若無煩惱體亦無涅槃。譬如石女兒。復(fù)次若以無自體為驗無得涅槃?wù)摺R嗥频媚鶚劻x。即是破于差別法體。是彼立義出因之過。論者言。汝說不善。諸法無自體者。如幻燈滅。是亦不違世諦智境界故。無自體者。從無始因緣展轉(zhuǎn)而起。如幻如焰。諸行無起。即是涅槃。證得涅槃亦復(fù)如是。無有自體。我亦不立無體體故。非立義過。上引石女為喻者。于第一義中得成。汝執(zhí)有自體義者。不可壞故。有所斷者不然。以是故。若不見真實理。而說有自體者。得涅槃義不成。法自體壞故。是事云何。汝向出因立義譬喻。三法皆不成故有過。復(fù)次鞞婆沙人言。如彼偈說。若一切非空則無有起滅。無斷苦證滅。復(fù)誰得涅槃?wù)。不然。我今立有涅槃。云何為涅槃。謂第一義中諸行有自體。斷諸煩惱及滅名色而得涅槃故。非如駝角。涅槃不爾。有體有斷有滅有得故。論者言。如先偈說。若一切非空。則無有起滅。無斷苦證滅。云何得涅槃?wù)摺4酥^有自體。不可壞故。自體者。若是自宗出因立喻有相似者。所成能成則為有力。而今無此力故。因與喻義亦不成。又亦違汝先所立義。我今問汝所立涅槃。為是第一義諦。為是世諦。若欲得是第一義諦者。我今答之。如論偈說。

無退亦無得非斷亦非常

不生亦不滅說此為涅槃

釋曰。此謂如是涅槃。我所欲得。如汝所說。斷故滅故。為出因等。斷諸煩惱得涅槃?wù)。此等因義。今皆不成。顛倒心故。作如是說。義皆不然。復(fù)次諸執(zhí)有涅槃?wù)。或說涅槃是真實法;蛘f涅槃是施設(shè)法。二俱不然。以是義故。次須觀察。如論偈說。

涅槃有自體即墮老死相

涅槃是體者即是有為法

釋曰。此謂涅槃有自體者。無驗可令信解。若令涅槃有體。即墮老死相。何以故。無有體離老死相。亦無老相死相離體。小乘之人不欲涅槃有老死相。以是故。如我出驗。第一義中涅槃非是體。無老死相故。譬如石女兒。是故汝宗因義不成。因不成故。亦與正義相違故。復(fù)次今更與過。若汝不欲涅槃是有為。而欲得涅槃。是無為者不然。無處有一物是體復(fù)是無為者。今當立驗。涅槃非是體無為故。譬如空華。復(fù)次更說其過。如論偈說。

涅槃若有體云何是無因

亦無有一法離因而得有

釋曰。此謂體者。皆藉因得有施設(shè)。涅槃是體不得無因。以是故此中出驗。涅槃非是體。無因能施設(shè)故。譬如兔角。多摩羅跋。及修多羅人等言(多摩羅跋者唐言赤銅葉)。如鞞婆沙師說。涅槃如燈滅。我今說涅槃?wù)摺5菬o起。于世諦中施設(shè)有故。我所立者其義相應(yīng)。論者言。今答此者。如論偈說。

汝涅槃非體云何是無體

若涅槃無體云何是無因

釋曰。鞞婆沙等分別涅槃是第一義。善以息煩惱為因。今汝義非如是體故。而言涅槃無體者。為無善等耶。義皆不然。譬如空華。若言涅槃無實無自體者。無如是驗。能令開解。涅槃非無體者。汝之所說難令人解。復(fù)次鞞婆沙分別涅槃先有體后無體。以燈為喻者。此是顯示世間所解。以燈未滅時有體。滅已是無體。若汝計無體同彼已滅燈者。如向偈說。若涅槃無體云何是無因。此謂如燈無體。而有因施設(shè)作燈。如是諸陰煩惱無體。而有因施設(shè)為涅槃。如論偈說。

涅槃非無體而不藉因者

若無因無緣是名為涅槃

釋曰。如汝所說。涅槃無體是第一義。以是故。因有來去流轉(zhuǎn)相而施設(shè)有生死涅槃有體無體者。是世諦中所說。非第一義。如論偈說。

大師所說者斷有斷非有

是故知涅槃非無亦非有

釋曰。如經(jīng)說;蛴腥艘杂星蟪鲇;蛴腥瞬灰杂星蟪鲇小J墙圆蝗。若言涅槃是體者不然。犢子部言。我今立涅槃?wù)。與彼不同。有是體義。有非體義。有二義故。無如上過。是義應(yīng)爾。論者言。汝所立者其義不然。如論偈說。

若汝說涅槃是體是非體

涅槃是體故解脫者不然

釋曰。此謂體非體相違故。若是體則非非體。若是非體則不是體。若相待者。則有體非體相。如是說者。義不相應(yīng)。何以故。有分別執(zhí)著過故。犢子部言。涅槃?wù)。云何非體。謂身及諸根無體故。名為非體。云何是體。謂有畢竟無上樂故。名為是體。論者言。此語不善。身諸根及覺等已遮故。亦即是遮無起等。畢竟無上樂者。如遮有為起。亦遮彼樂。若欲以無為樂令物解者。無此驗體。汝之所立義不相應(yīng)。復(fù)次若言涅槃有自體者。如論偈說。

若汝說涅槃二俱有自體

涅槃是無為二體是有為

釋曰。此偈顯何義耶。謂顯體非體外別有涅槃相。若彼法與此法有別相而是法體者不然。譬如水與火。如是體非體為涅槃相者不然。復(fù)次修多羅人言。涅槃?wù)叻求w非非體故俱不可說。彼向言有二體過及有為者不然。論者言。亦無是事。今答此語。如論偈說。

汝若說涅槃非體非非體

體非體若成二非體亦成

釋曰。此謂如明與闇。有明故可說闇。如是有體非體故。有非體非非體得成。復(fù)次如論偈說。

非體非非體若是涅槃?wù)?/p>

如是二非體以何法能了

釋曰。此謂若言以智能了者。此智先已遮故。如論偈說。

如來滅度后不言有與無

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

如來現(xiàn)在世不言有與無

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

釋曰。此謂身中有神。神與身一。神與身異。離身有神。即身是神。諸不記中皆不說。是故第一義中涅槃不成。汝出因義亦不成。其過在汝。鞞婆沙人復(fù)言。第一義中有涅槃怖畏生死者。為求彼故起勤精進。不見求者為得無法故起勤精進。論者言。如我宗中不見有人得彼涅槃。第一義中生死及涅槃俱無差別故。如論偈說。

生死邊涅槃無有少差別

涅槃邊生死亦無少差別

釋曰。此謂生死涅槃同無所得。是二俱不可得故。亦如分別性無故。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已令信解。是故如汝所說為得涅槃而起精進為因者。其義不成。亦違于義。今以涅槃生死令開解者。如論偈說。

生死際涅槃涅槃際生死

于此二中間無有少許法

釋曰。涅槃?wù)哒?a href="/remen/ru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如法界空之異名。真如無別異故。譬如虛空。雖有方之殊別而無異相。鞞婆沙人言。彼說一切惡見皆以空能出離。及欲得涅槃是空者。若謂涅槃是無能對治諸見者不然。是故有涅槃。是對治故。譬如明對治闇。論者言。此中燈光能照及有體者不成故。汝喻無體。是能成立之過。我言空者。謂一切諸法不可得也。即是說有所得對治。然彼有所得境界一切時不可得故。而空非是有體。無生故。譬如空華。亦非是無。先已說遮故。執(zhí)著空者。亦是邪見。是故智者。應(yīng)舍此執(zhí)。若無智者。執(zhí)空有體?沼畜w故則無利益。如寶積經(jīng)說。佛告迦葉。若有人言能見空者。我說彼人不可治也。如是故空義不成。汝言對治為因者。因義不成。復(fù)次若第一義中有此見者。彼對治法可然。今觀此諸見無故。如論偈說。

滅后有無等及常等諸見

涅槃前后際諸見所依止

釋曰。此謂如來滅后。為有如來。為無如來。為亦有如來亦無如來。為非有如來非無如來。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乃至世間常。世間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如是四見有十二種。如來滅后依涅槃起。世間邊等依未來起。世間常等依過去起。如是等見。云何起邪。由有虛妄分別習氣過故。然此分別無有自體。已令開解。以是故。如論偈說。

諸體悉皆空何有邊無邊

亦邊亦無邊非邊非無邊

何有此彼物何有常無常

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

釋曰。如是等分別所依止境界無體。彼依止無體故。分別心亦無體。所以者何。一切法一切時一切種。從眾緣和合生。畢竟空故。無自性故。如是法中何者有邊。誰為有邊亦邊無邊非邊無邊。乃至何者是身。誰為有身。身一神一。身異神異。如是等六十二見。于畢竟空中皆不可得。以是故。如修多羅中偈說。所分別既無。分別何處起。能分別滅故。所分別亦亡。論初已來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亦有亦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平等性空。滅諸戲論得安隱道。若依世諦中出因者。已如前說過。修多羅人言。第一義中有涅槃。佛為令眾生證得故。觀根觀心觀法觀時觀方而為說法。若無涅槃?wù)摺7鸩粦?yīng)作此說法。乃至說八萬四千諸行煩惱對治門。為得涅槃而有所說。故有涅槃。論者言。若第一義中以說法為因。汝欲得爾耶。如論偈說。

有所得皆謝戲論息吉祥

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

釋曰。有所得皆謝者。謂有所得境界無體故。有所得心亦無體。復(fù)次有所得境界無為故。有所得心亦不起。如是一切有所得皆謝。戲論息者。謂有所得境界無體。彼境界言說相亦不起。以是故名戲論息。吉祥者。謂一切災(zāi)殃悉無體故。名為吉祥。由彼所起分別性。一切法不成。及一切法不可說故。第一義中以說法為因者。如上偈說。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復(fù)次因自覺所得真實法者。不可言說。然此言說者。同分別境界故。所證真實法者。不可言說。如上偈說。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復(fù)次如來說法者云何。為攝諸有故。無量千劫積集福智聚。佛身從此福智聚生。譬如如意珠悉能顯現(xiàn)一切色像。以一切眾生心自在愿力故。如來無功用有聲出攝于三乘。佛身力故。所有聞?wù)摺C怨手^言如來為我說法。為說法者。于世諦中施設(shè)而有。復(fù)次陰非如來。離陰亦無如來。先已觀故。如來名者。無有一物無能說者。亦無聽者。亦無說處。以無實體故。如上偈說。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復(fù)次諸行無所造作。及諸行聚是無漏。二障俱斷。為不共佛法等作依止。具此四法故名如來。彼諸行聚無所造作故。有說法者不然。乃至聽法者。是有漏行聚。而言聽者受者。皆是言說。無有實體。第一義中如幻如化。誰說誰聽。以是故。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復(fù)次如來行菩薩道時。種宿愿力自在。以四攝法攝諸眾生。是諸眾生以種定報善根因緣力故。由信樂諸根心愿自在。為令一切眾生歡喜故。六十種具足。無功用說法。聲依如來起。然如來常定。心無功用力所作無覺觀體而言有聲出者。是皆不然。以如是故。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復(fù)次于先佛所說法。自解自證故。一切諸法皆先佛已說。今佛隨順而說。不加一字。以是故。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復(fù)次第一義中一切諸法畢竟空故。無有一法為總相智為別相智可取。以是故。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如金剛般若經(jīng)說。如來為菩薩時。定光佛邊無一法可受。何以故。不可取不可說故。諸外道等甚可憐愍。我今以此無體自體空最上乘所說道理。破其邪辯。然彼外道依止惡見道理。而自覆藏己宗之過。執(zhí)其所見。說是偈言。

彼第一義中佛本不說法

佛無分別者說大乘不然

化佛說法者是事則不然

無心說法化者非是佛

于第一義中彼亦不說法

無分別性空有悲心不然

眾生無體故亦無有佛體

彼佛無體故亦無悲愍心

外道等謂論者言。彼佛法中若言世諦中有悲愍者。猶如石女哭兒。論者言。此中明第一義者。一相故。所謂無相。無佛亦無大乘。第一義者。是不二智境界。汝說偈者。正是說我佛法道理。今當為汝說如來身。如來身者。雖無分別。以先種利他愿力為大誓莊嚴熏修故。能攝一切眾生。于一切時起化佛身。因此化身有文字章句次第出聲。不共一切外道聲聞辟支佛故。而為開演二種無我。為欲成就第一義波羅蜜故。為欲成就乘最上乘者故。名為大乘。有第一義佛故。依止彼佛而起化身。從此化身起于說法。由第一義佛為說法因故。不壞我所立義。亦不壞世間所欲。復(fù)次薩婆多人言。如來所說法者。皆是有分別故說法。以他眾生心自在愿力起說法因故。譬如為聲聞等說法。論者言。是義不然;鹫f法者是無分別。非如汝語一向分別。薩婆多人言。佛無分別而為說法者不然。無分別故。譬如土塊。論者言;鹋c第一義佛不可說異故。世諦中有佛者。不遮世諦中。彼第一義佛為說法因者。亦不遮第一義中。如來無戲論故。分別如來。若有悲若無悲。皆是戲論。如是戲論悉皆無體。所悲愍眾生及能起悲者。亦皆無體。如汝先說。若世諦中有悲謂如石女哭兒者。是喻不然。悲云何相。謂見他有苦起憂苦心。是名悲相。譬如慈母憐極愛子。諸佛菩薩于諸眾生起憐愍心。亦復(fù)如是?v令石女有悲憐心。于我何妨。而復(fù)不爾。譬如龜毛空與太虛空而不相似。是故設(shè)有悲者。諸佛悲心與石女悲心亦不相似。諸佛悲者。無量劫來積集熏修究竟具足。遍滿一切諸眾生界。若石女無此悲者。更莫復(fù)言世諦有悲者與石女悲相似。此品初鞞婆沙等所立驗者。論主已說其過。顯示涅槃無有自體。以是故。此下引經(jīng)顯成。如梵天王所問經(jīng)偈言。實無有涅槃。如來說涅槃。如虛空自結(jié)。如虛空自解。梵王白佛言。若有分別眾生欲得一切法有起有滅者。佛于其人亦不出世。若于涅槃起分別相言是有體者。然彼眾生決定不能出于生死。世尊。涅槃?wù)。其義云何。一切相皆寂滅。是為涅槃。一切所作皆已謝。是為涅槃。世尊。愚癡眾生于佛法中雖得出家。而墮外道見中求涅槃體。如于麻中求油。指手言得。何異乳中求覓生酥。若于一切法畢竟寂滅中求涅槃?wù)摺D酥列奥獾乐新暵劮欠鸱ㄖ新暵。若?a href="/remen/zhengj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正見成就行者。不作一法有起有滅。亦不欲得證獲一法。亦不見圣諦理。如摩訶般若中說。佛告須菩提。涅槃?wù)。如幻如夢。如影如焰。如鏡中像。如水中月。如乾闥婆城。

釋觀涅槃品竟。

釋觀世諦緣起品第二十六

釋曰。今此品者。亦為遮空所對治。而以世諦緣起故說。

目部人謂我言。彼先言如來無處所無一法為說者。其義不然。論者言。我今當說。如來為欲驚怖一切外道及人天等眾生令息諸惡見過患故。說緣起法。佛由覺了緣起法故。名稱高遠遍一切世間。以是因緣故名為佛。汝今與緣起法作過者。自違所欲。如論偈說。

無明之所覆造作彼三種

后有諸行業(yè)由此往諸趣

釋曰。明所對治名為無明。而此無明能覆障眾生智慧。造作后有諸行。云何名后有。謂未受生者與不相離和合因果。共趣向后有故。名為后有。云何名諸行。行有三種。一謂無我法。二謂剎那。三謂三種業(yè)。云何為三業(yè)。謂福非福不動等。復(fù)有三種。謂身語意。無明者非獨為諸行緣。亦能與識等后支展轉(zhuǎn)為緣。體亦非獨無明覆障眾生。更有諸余煩惱行者。謂造作有為法故。名之為行。如論偈說。

以諸行因緣識托于諸趣

識相續(xù)托已爾時名色起

釋曰。云何為識。于一一物分別取境界故名識。托者言生。行緣者。謂行與識為緣故名行緣。亦非獨諸行與識為緣。彼識生時亦有諸心數(shù)法共生。以是故亦以諸心數(shù)法為緣。復(fù)次行緣識者。如阿羅漢。亦有諸行。何故不與托后有識為緣。以彼愛繩斷故。不與托后有識為緣。是故愛等諸煩惱。亦與受后世識作緣。何故獨言諸行耶。為諸行有勝力故。譬如王者斗戰(zhàn)得勝。非獨王勝。一切兵眾亦名為勝。由王為主故言王勝。復(fù)次或有人起如是意言。無明為不善諸行因可然。但愚癡者是不善故。云何得與善法諸行為因耶。此謂未斷無明者。為欲受天女眷屬樂故。而造諸福德行。以是故無明亦與福德行為展轉(zhuǎn)因。復(fù)次生死者。是第一義不善所有福德諸行。系屬生死者皆名不善。以是故無明能總與諸行為緣。復(fù)次善趣不善趣不動趣三種業(yè)者。各有上中下差別。是等諸行名為往諸趣業(yè)。往諸趣者。諸師各執(zhí)不同。如薩婆多人說言。有彼中陰。以有名色相續(xù)。往托生處故。正量部人曇無鞠多部人等說言。無彼中陰。但以行為緣。而識得起。爾時名為托生。復(fù)次計有中陰者言。有色諸眾生等。于一處滅。是有色眾生。還相續(xù)生。無間前后起至彼異趣。名為托生。相續(xù)隨生故。譬如燈。以是故名色依止陰而有相續(xù)。從死剎那至受生剎那無間生故。名為受生。譬如現(xiàn)在人從此到彼。復(fù)次無中陰者言。色界死有生有。二有中間更無中有。有漏故。譬如無色界死有生有而無中有。何以故。死有中間有身起者。非是中陰。身是報故。譬如現(xiàn)在所受得身。復(fù)次有身起者。是苦諦所攝故。譬以意體為身。往至異處。剎那剎那相續(xù)隨起故。而無中有。非一向有陰。汝立中陰義者。是義不成。復(fù)次有中陰者言。若無中陰。云何得至后受生處耶。復(fù)次無中陰者言。從死有相續(xù)至生有時。如授經(jīng)。如傳燈。如行印。如鏡像現(xiàn)。如空聲響。如水中日月影。如種子生芽。如人見酢口中生涎。如是后陰相續(xù)起時。無有中陰往來傳此向彼。是故智者應(yīng)如是解。如上偈說。識相續(xù)托已。爾時名色起。云何為名色耶。名有二種。一謂自往諸趣。二謂為煩惱所使強令入諸趣中。復(fù)次名者。謂無色四陰?偯麨槊T坪螢樯。色者可變異故名色。謂四大及四塵等。非獨識為名色緣。無明行等亦為彼緣。復(fù)次識緣名色者。識及無明等非是定與名色為緣。有處有化生者而亦與彼六入為緣。如無色界生者。此識但與名為緣。如論偈說。

從于名色體次第起六入

情塵等和合而起于六觸

釋曰。云何為內(nèi)六入。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等。眼入者。以色為境界故。彼清凈色是眼識所依止處故。名清凈色。以為眼入。如是以聲等為境界。彼清凈色。是耳等識所依止處故。名清凈色。為耳等入。意入者。以無間次第滅為彼意入。云何為入。謂識及心心數(shù)法等。從清凈色中起故。名之為入。何故名觸。謂與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各和合故名觸。如論偈說。

因彼眼與色及作意三種

與名色為緣爾乃識得生

釋曰。識得生者。如眼以色為緣。識緣色故而識得生。如是耳以聲為緣。耳識得生。乃至意以法為緣。意識得生。云何名觸。如論偈說。

彼色識眼等三種共和合

如是名為觸從觸起于受

釋曰。境界與根意等三種為一體故。而名為觸。觸為緣故起三種受。如論偈說。

受為起愛緣為受故起愛

愛又為取緣取者有四種

釋曰。此謂求欲之相而名為愛。無聞凡夫為樂受故起貪求心。如舐刀蜜。不覺后時傷舌過患。若為樂受起貪者可爾。云何于苦受不苦不樂受而起貪耶。謂以苦受不苦不樂受亦為愛緣故。受苦受時亦有求離心生。亦是愛也。是故無過。四取者。謂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云何為取。謂積集義。復(fù)次愛增長故。亦即是取。為得五欲樂故。起追求心。亦名為取。如論偈說。

由取諸有故取者起于有

以無取者故脫苦斷諸有

釋曰。有者是業(yè)相。復(fù)次有者。是生異名。而生之因法亦名為有。若爾者云何即因是果耶。今現(xiàn)見因受果名故。譬如佛出世。樂彼識等五支果分。是現(xiàn)在世所攝故。而言從無明行生。若得值善知識聽聞正法起正思惟。于苦樂等諸行能見無?嗫諢o我等行。復(fù)次諸行無生自體空。彼起真實智者。不復(fù)起愛。不起愛故無復(fù)追求。如上偈說。若無有取者。脫苦斷諸有。此義云何。謂有取故有有。若無取則無有。有云何相。如論偈說。

五陰是有體從有次起生

老病死憂悲哀泣愁苦等

釋曰。此謂亦說五陰因為有支體。復(fù)次五陰因名有者。謂非獨五陰因名有。無色界四陰因亦名有。生者謂先無陰體今有陰起。老者謂變壞相。死者謂無陰體。病者謂身為苦所逼。憂悲者。謂從愛別離怨憎會等。內(nèi)被燒然有相起故。哀泣者。謂喪失所愛及有福德眷屬。因此發(fā)聲。稱其德行。而哀泣之。苦謂身受。愁謂心受。勞倦者謂身心疲極。如是廣說生等皆名為苦者云何。如論偈說。

愁及勞倦等皆以生為因

獨此苦陰起畢竟無樂相

釋曰。獨苦陰起者。謂不與樂和合故。陰者謂聚。起者謂生陰。相續(xù)者是世諦所攝緣起。非第一義。如先品中已說無起令信解故。我所立者不破。若言生死行流轉(zhuǎn)者。云何是不起耶。我今答之。如論偈說。

是謂為生死諸行之根本

無智者所作見實者不為

釋曰。諸行生死根無智所作者。此謂無智者不見諸行無始已來展轉(zhuǎn)從緣起如幻如焰過患故。而求于樂。為求樂故造福非福不動等諸行。見實不作者。謂圣道已起見真實故。智障煩惱體無明已斷故。如論偈說。

無明若已斷諸行不復(fù)生

修習智慧故無明乃得斷

釋曰。此謂諸行不生闕于緣故。如種子無體故芽則不生。今修習何智得斷無明。如此論中所說照緣起智。遮一切諸體有自體。解人法二無我境界?罩切拚摺V^數(shù)數(shù)習。如論偈說。

一一支滅者彼彼支不起

唯獨苦陰聚名為正永滅

釋曰。此謂行等一一有支對治道起故。則滅此等有支更不起者。由行滅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老死憂悲等滅。唯獨苦陰正永滅者。是世諦所攝故。若第一義中是無明等無起無滅。云何復(fù)名緣起耶。佛依世諦故說第一義。我義如是。如前偈說。不依于世諦。不能說第一。以是故不壞我所立義。此品初自部人謂我言。立義有過者今說無此過故。而以世諦緣起。令物信解是品義意。如佛說無起者名為緣起。此謂不起者說為緣起。若彼無起云何有滅。若能于無滅覺無滅者。名解緣起法等。

釋觀世諦緣起品竟。

釋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釋曰。今此品者亦為遮空所對治令解諸見空故說。

自部人言。有自體五取陰。是見處故。陰若是無而為見處者不然。五陰是見處者如俱舍論中說。彼五陰者是苦是集是世間是見處。如是等是有故。論者言。不然。今當觀察諸見。此中如論偈說。

往昔過去世我為有為無

是常等諸見皆依先世起

釋曰。此謂我于過去。為是有為是無。為亦有亦無。為非有非無。如是諸見依過去世起。世間常世間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四見因待現(xiàn)在世陰故說過去世陰常等諸見。皆依此起。依者。謂緣為誰緣謂諸見緣。見有何義。謂執(zhí)著于取等。如論偈說。

復(fù)有異諸見執(zhí)未來不起

未來起等邊皆依未來起

釋曰。此諸見依過去世起。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等四見。因現(xiàn)在陰故。未來當起陰者。名為后邊。今且觀察。依止先世起諸見者。如論偈說。

過去世有我是事則不然

彼先世眾生非是今世者

釋曰。云何不然。謂時別故。異業(yè)所生故。譬如余眾生。復(fù)次身及諸根亦別故。若言根等雖異而我是一者。此亦不然。如論偈說。

還是昔我者但是取自體

若離彼諸取復(fù)有何我耶

釋曰。此謂如提婆達多過去世我還是今日我者不然。取別故。譬如耶若達多。我以是故。前世生還是今日生者不然。復(fù)次若欲得我相異取相者。如上偈說。若離于諸取。復(fù)有何我耶。無如是我故。離陰有我先已廣遮。計有我者。若作是意。不欲令我無體。即以取為我體者。作是分別。如似說無我者。亦以取體為我。如論偈說。

若取是我者何處更有我

由取起滅故云何是取者

釋曰。第一義中。取不是我。取有起滅法二體先已說無我。令信解故。云何為取。謂取及取者。取是業(yè)。取者是作業(yè)人。譬如薪火二種。復(fù)次如先已遮我故我義不成。云何不成。如先偈說。取非即是我。以有起滅故。我者亦非是有亦非是無。如是我者。世諦中亦不能令物解。今當更答計離陰有我者。如論偈說。

若異于彼取有我者不然

離陰應(yīng)可取而不可取故

釋曰。此謂我若異取者不然。何以故。若離取有我者。云何可說取是我相。若無相可說則離取無我。若謂離取無我。但取是我者。是亦不然。離取無有我異故。譬如余物。此中立驗。不異取有我。取是可取法我不可取故。譬如取自體。何以故。取有起滅。我則不爾。復(fù)次云何以取即為取者。若謂離取而有取者。是亦不然。若不取五陰而有取者。應(yīng)離五陰別有取者。彼義如是。我今說道理者。如論偈說。

我不異于取亦不即是取

而復(fù)非無取亦不定是無

釋曰。此謂我不離取。亦不即取。而非無取。亦不是無。已令物解。若言過去世有我者不然。如論偈說。

今世無過去是事亦不然

過去前生者與今世不異

若今與前異離前應(yīng)獨立

如是應(yīng)常住不為現(xiàn)陰緣

釋曰。此謂問者。不欲得如此。云何欲得。謂欲得前世五陰與今世五陰為緣。我今立驗。如提婆達多。今世五陰與過去五陰。不得有異。相續(xù)不異故。過去陰為因故。譬如提婆達多。過去五陰。非但有此離前應(yīng)獨立過。亦更有余咎如上偈說。如是應(yīng)常住。不為現(xiàn)陰緣。云何為緣耶。謂后陰不起故。若爾者則不從死有生。而彼前世所受生陰。仍在過去。今別更有異陰于現(xiàn)在生以是故。則有大過。云何為過。如論偈說。

諸業(yè)皆斷壞此人所造業(yè)

彼人當受報得如是過咎

釋曰。若爾者即有斷過。失于諸業(yè)果報故。又彼人作罪。此人受果。復(fù)次若言業(yè)之與生一時起者不然。如論偈說。

非生共業(yè)起此中有過故

我是作如瓶先無而后起

釋曰。我者云何是造作耶。謂先無后有。我者先不起煩惱業(yè)。應(yīng)如瓶以外法為生因。不以先世所集業(yè)為生因。如是能生后陰因者。則為無體。非有非不有。復(fù)次過去世亦同前二種過。非有非不有者。無如是法故。觀察過去世有無等四句已。今當次觀未來四句。如論偈說。

或有如是見來世有我起

來世無我起同過去有過

釋曰。此謂來世一異俱不俱等。今亦如是遮故。如論偈說。

若天與人一我則墮于常

天既是無生常不可生故

釋曰。如是我者即墮常過。自部人言。一異等義有何過耶。論者言。若未生天即是天者。我則無起。無起者即是常。以是故。我未生天時應(yīng)能起天所作業(yè)。而無是事。若謂我是常未生天時已能起天所作業(yè)者。世人所不信故。復(fù)次若我無常。此人中我天中生時。昔人中我今即壞故。若汝意謂欲得有異而無如上所說一過者。是事不然。計異者亦有過故。如論偈說。

若天與人異我則墮無常

天與人異故相續(xù)者不然

釋曰。其過云何。謂有異故。譬如提婆達多與耶若達多。二我相續(xù)則為有過。復(fù)次若有人言。我相續(xù)是一有是天義有是人義。今當答之。如論偈說。

若天在一分人又在一分

常無常共俱一處者不然

釋曰。云何不然。謂有天處有天即是常。天處無人故。無人即是無常。若有人處有人即是常。人處無天故。無天即是無常。猶如一物一處。亦白亦黑者。其義不然。若有人言。我非是常亦非無常者。如論偈說。

若常與無常二義得成者

非常非無常汝意亦得成

釋曰。此義難令人解故。復(fù)次第一義中者。如論偈說。

有處有人來從住處有去

生死則無始而無有是事

釋曰。有處者。若天世處人世處。有人者。謂若天若人。住處者。謂住天等世界處。有去者。謂有人向異趣處去。若爾者此我無始已來恒有。而即是常。而無是事。云何無耶。謂眾生及人先已遮故。以是義故。無有常我。若言雖無常我而有無常我者。是亦不然。如論偈說。

若無有常我誰復(fù)是無常

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

釋曰。此謂待常故說無常。本無有常待。何說無常。復(fù)次常無常等。皆已不成。今當觀察邊等四句。如論偈說。

世間若有邊云何有后世

世間若無邊云何有后世

釋曰。邊者云何。謂究竟處盡處等名邊。如似阿羅漢涅槃陰。而今有后世在者。謂前世陰為因。后世陰為果。展轉(zhuǎn)無終。如是依前陰因起后陰果故。然今有此諸陰展轉(zhuǎn)相續(xù)起。如論偈說。

此諸陰相續(xù)猶如然燈焰

以是故世間非有邊無邊

釋曰。此中立驗。有無明煩惱未盡。諸陰相續(xù)不斷。此陰有果故。譬如燈焰相續(xù)。以是故。世間有邊者不然。此相似果起不壞者。非前陰不壞有后果故。譬如燈前焰。以是故。世間無邊者不然。如所說驗義者。應(yīng)如論偈說。

前世陰已壞后陰別起者

則不因前陰是名為有邊

釋曰。此謂前陰起已即滅。不為后陰相續(xù)因者。即是有邊。如論偈說。

若前陰不壞后陰不起者

既不因前陰而即是無邊

釋曰。云何無邊。謂一切時常住故。是義不然。如論偈說。

一分是有邊一分是無邊

離彼有無邊更無俱等邊

釋曰。此謂無世間最后邊等四句。所以者何。如論偈說。

云何一取者一分是有壞

一分是無壞如是者不然

釋曰。云何不然。如前二種燈喻驗中已破故。是為不然。如論偈說。

有邊及無邊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無邊其義亦得成

釋曰。此謂若一人是亦有邊亦無邊成者。以相待故。非有邊非無邊亦成。而無是事。如第一義中?傉f一切見皆不然。作如是令物解者。如論偈說。

是第一義中一切法空故

何處何因緣何人起諸見

釋曰。此謂若第一義中一切諸體皆空者。有何人緣何境。以何為因起何等見。以彼人空境空因空見空故。有人有境有因有見起者不然。以是義故。品初自部人言。第一義中。有如是五取陰自體是見處者。此出因義不然。云何不然。第一義中已令物解一切諸見悉皆空故。不然若依世諦中而立因者。自違汝義。佛婆伽婆為世親者。見一切眾生虛妄分別起種種苦種子諸見故而起憐愍。如論偈說。

佛為斷諸苦演說微妙法

以憐愍為因我今禮瞿曇

釋曰。斷苦者。謂斷一切眾生生死等一切諸苦。妙法者。謂清凈故。名為妙法。能滅煩惱熏習火故。名為清凈。復(fù)次一切功德因增長圓滿故。亦名清凈。妙法者。所謂大乘。如勝鬘經(jīng)說世尊。攝受妙法者。謂守護大乘。何以故。世尊。一切聲聞辟支佛乘。皆從大乘中出生故。乃至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亦皆從大乘中出生故。世尊譬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如是如是。世尊。大乘者。能生聲聞辟支佛乘。如是乘者。以慈悲喜舍為因。不以世間名利為因。今禮瞿曇者。謂能開示無上妙法寶故。名為瞿曇。復(fù)次姓瞿曇故。名為瞿曇。禮者云何。有二種禮。一謂口言稱嘆。二謂屈身頭面著地。如梵王所問經(jīng)偈言。深解因緣法。則無諸邪見。法皆屬因緣。無自定根本。因緣法不生。因緣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F(xiàn)前。此品初說自部人立驗有過。又以諸見空故。而令開解是品義意。如般若中說佛告勇猛極勇猛菩薩摩訶薩。知色非起見處。亦非斷見處。乃至受想行識非起見處。亦非斷見處。若色受想行識非起見處。亦非斷見處者。是名般若波羅蜜。今以無起等差別緣起令開解者。所謂息一切戲論及一異等種種見。悉皆寂滅。是自覺法。是如虛空法。是無分別法。是第一義境界法。以如是等真實甘露。而令開解是。一部論宗意。問曰。諸佛所說初中后皆真實。此論中何須廣立諸驗耶。答曰;蛴杏掴g諸眾生等。于佛阿含不能正信為欲攝取彼眾生故。廣立諸驗。我今頂禮龍樹阿阇梨故。而作頌曰。

牟尼法王子大智阿阇梨

以般若妙理開演此中論

善解利他行為照世日月

顯了甚深法說得佛道因

阇梨所作者我今悉解釋

息諸惡見故造般若燈論

此般若燈者深妙無比法

然我今所作若有少福德

以此般若燈愿攝眾生類

見法身如來遍滿十方剎

得自所覺法息諸見戲論

寂滅無分別無比如虛空

復(fù)愿般若燈普照于世界

為闇所覆者建立于涅槃

般若燈論釋第二十七品竟。

一切論到彼岸者。深大智慧者。乘于大乘者。分別照明大菩薩。造此釋中論長行訖。而發(fā)愿言。

愿以一念善隨喜回向

與一切眾生命終見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