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心】是什么意思?如何升起出離心?
什么是出離心?(佛教解釋)
出離心,即出離輪回之心。聲聞行者希求解脫,視世間如牢獄,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為出離心。由了知生死輪回的苦痛而生厭離之心,希求解脫,誓證清凈寂滅的涅槃境界,得到究竟的安穩(wěn)處。出離心有兩種走向,一是趨向個人解脫,證得阿羅漢果;一是以出離心為基礎(chǔ),然后引發(fā)菩提心,最終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說,出離心不僅是成就解脫的保障,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礎(chǔ)。
出離心的發(fā)起,代表著生命自覺的選擇。它不僅是解脫道修行的開始,也貫穿于整個修行過程,直至解脫,才是對出離心的徹底完成。沒有出離心,解脫只是自欺欺人。事實上,出離心若能發(fā)得真切、猛利,解脫便已成功一半。為什么現(xiàn)代人修行如此艱難?關(guān)鍵就在于出離心不切。出離心,是對五欲六塵的出離,是對無明煩惱的出離,更是對生死惑業(yè)的出離。若出離意愿至強至堅,對世間便不再有所貪戀。如是,建立于執(zhí)著之上的煩惱亦將隨之松動、土崩瓦解。
如何升起出離心?
在佛法修行中,出離心的生起是有標(biāo)準(zhǔn)的。這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我們對輪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對世間的名利享樂不再有任何愛著。如果沒有徹底放下這種期盼和愛著,心就會具有粘性,就會被塵勞所沾染,所束縛。
我們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苦,苦的現(xiàn)象是什么,這樣才能使我們升起出離心。其實人類一出生時就感受到肉體的痛苦,母體跟嬰孩都如此。另外一種苦就是病苦,不管任何年齡的人,一生中都會有生病的經(jīng)驗,老苦也是每個人都會體驗到的,比如身體之力,視覺模糊等等,而死苦也是必然的。所謂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的一生寫照,不管是國王或乞丐,都有這四類型苦的經(jīng)驗,即使有一些人因過去世的善行,使他這一生比較少苦,比如說他比較少生病,可是他仍然會有病苦的經(jīng)驗。“求不得苦”是另一類型的苦,即是不能滿個人的愿望而遭受到失望的痛苦。另一類式的苦是怨憎會苦,就是我們常常碰到我們不喜歡的人而生起憎恨心,相反的卻是愛別離苦,即跟我們喜歡的人相處不久就要分離,快樂不能持續(xù)下去,那最大的苦卻是來自無常的苦,我們發(fā)覺到世間的東西都不能永恒存在,隨順著各種因緣而集散,這種的苦受非常強烈。
所以當(dāng)我們升起要脫離上述這些苦的時候,就是升起出離心,這個出離的方法就須要一個正確的道路。但是升起出離心也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有的人的出離心是希望下一世轉(zhuǎn)生到天道來享受天福,可是天道眾生也有他的苦,在他的功德享用完后,他仍然會隨落入三惡道,而有的人的出離心是希望避免墮入三惡罷了,這些的出離心都是不足夠的,我們都要明白六道的苦處,這樣才能真正升起脫離六道的出離心。
根據(jù)佛陀的教法,苦的分類還可更詳細(xì)的分解,但是肯定的每個人都不希望嘗到苦,以及希望從苦中得到解脫。那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尋求快樂呢?即使作為一個人或是三上道的眾生,他們的快樂也是短暫的,都不是最終的目標(biāo)。所以苦的本質(zhì)是無常和變化,我們要的是永恒的快樂,那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呢?就是從娑婆世界里面解脫出來,這樣才有真正的快樂,即明白苦的原因,即熄滅苦的方法。
苦的原因是來自我們的惡業(yè),什么是業(yè)呢?業(yè)是來自我們身口意的作意行為,比如說我們的心升起貪念,嗔恨心或癡心時,我們會造作惡口,或傷人的行為,即造成惡的業(yè)力,這個惡的業(yè)力會招來苦的果報。那什么是快樂的原因呢?快樂的原因是來自我們的善業(yè),就是我心中有慈悲心,有菩提心,沒有欲望,沒有傷害別人的心,沒有無明,自然培育善的果報。因此善心,自會有善的行為,如幫助別人,自然會得快樂。所以如果我們要離苦得樂的話,應(yīng)該做種種的善業(yè),而撇開種種的惡業(yè)。但既然知道了六道眾生苦的原因后,我們就會升起出離心,因為娑婆世界里找不到永恒的快樂,以出離心來作為修學(xué)佛法的基礎(chǔ),那最后我們會得到永恒的快樂。因此出離心是原始佛法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大乘和金剛乘所必備的,只有出離心才能讓我們導(dǎo)向正確的修行。因為這個出離行心,南傳佛法的修行者就會出家修行,守持戒律精進禪定,而最后得到解脫成就阿羅漢果。
- 上一篇:【惡果】是什么意思?佛教惡果解釋
- 下一篇:佛教徒(佛教名詞)
- 努力忘我,方能求出離法 - 虛云法師
- 只有恩賜,絕無懲罰 - 清凈法師
- 父母兄皆早亡,弟弟患精神病怎么辦? - 妙舍法師
- 出離心是怎么回事?修出離心是要遠(yuǎn)離世間嗎? - 未知
- 如何培養(yǎng)出離心和懇切求往生的心? - 大安法師
- 悉達多太子游四城門后生起出離之心 - 未知
- 菩提心與出離心的差別 - 濟群法師
- 沒有出離心能往生嗎?用兩個公案簡單說明 - 仁禪法師
- 出離心會顯得孤僻嗎?為什么念佛反被人嘲笑? - 大安法師
- 什么是真正的出離心?出離心有什么重要的? - 未知
- 出離心是智慧,不是情緒 - 凈戒法師
- 佛教徒?jīng)]有出離心會怎樣?出離心的重要 - 未知
- 妙舍法師答:佛弟子如何面對家庭暴力? - 妙舍法師
- 有出離心才能真正面對煩惱 - 華平法師
- 出離心——厭離娑婆苦,欣求極樂樂 - 圣旭法師
- 發(fā)出離心來念阿彌陀佛 - 圣旭法師
- 出離心出什么離什么? - 網(wǎng)絡(luò)
- 出離心不是逃避,而是知苦求離苦 - 圣嚴(yán)法師
- 妙舍法師答:學(xué)佛不顧親人感受對嗎? - 妙舍法師
- 求藥師佛什么得什么是助長欲望嗎?和出離心矛盾嗎? - 妙華法師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