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典藏 >

圣嚴說禪:青山原不動

  圣嚴說禪:青山原不動

  問:

  有人問靈云志勤禪師說:「如何出離生老病死?」禪師回答:「青山原不動,浮云任去來!挂馑际遣皇钦f,生老病死即使如浮云一般來來去去,只要心中不受生老病死影響就不會起煩惱了?

  答:

  如果從自然現(xiàn)象來看,浮云在山巔飄來浮去,而山并沒有隨著浮云的隱現(xiàn)來去而產(chǎn)生變化。如果講到世事無常,青山也是物質現(xiàn)象,怎么可能不動?現(xiàn)在青山受到許多開發(fā),一下子就不見了。不過,靈云禪師話中的青山,指的是智慧的心,也可以說是開悟后的悟境,已經(jīng)見到佛性本清凈,具有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特質。不論眾生生死之中如何來來去去,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獄,在人間忽而受苦享樂、忽而造業(yè)犯罪、忽而行善增福,都是生死中的現(xiàn)象。雖然生與死、來與去都很明顯,可是一定要知道、要肯定佛性人人本具。眾生在煩惱時雖然看不到智慧、福報和能力、能量,但并不等于沒有;正如青山永遠在那里,即使被浮云遮蔽,并不表示它不在了,一旦浮云消失,青山又出現(xiàn)了。其實并不是青山出現(xiàn),而是因為浮云消失。浮云是指煩惱、生死的現(xiàn)象和眾生的分別執(zhí)著。就是由于這種分別執(zhí)著的煩惱心態(tài)和心念而使原來不動從未消失的佛性和悟境沒有顯現(xiàn)出來。因此,一個悟后的人在看前塵往事或蕓蕓眾生時,都會有這種「青山原不動,浮云任去來」的觀察和感受。

  一般人如果老是被困于自我的立場和觀念中,失去理性和客觀的標準,就會變得非常盲目。若能拋開主觀的立場,為整體大局著想,聽聽別人的聲音,看看別人在做些什么、需要什么,心中就會有不同的世界出現(xiàn)。所以,當主觀變成客觀時,雖不是開悟,但另一番新境界會使我們非常感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