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畫像不易

  有一位中年婦人,去鄉(xiāng)下路過一棵樹下,聽見樹上老鷹窩里有孩子的哭喊聲,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架上梯子,把孩子抱回家撫養(yǎng)。大概家中生活貧困,孩子到了七歲時,到寺院里做了小沙彌。老師傅志儉和尚,替他取法名寶志。

  寶志秉性很奇特,有時穿上大錦袍子,卻光著腳到處亂走;但他很用功,修禪定有了悟境。很多人信服他,連皇帝也要向他請教。

  有一天,梁武帝對寶志禪師說:“我的煩惱和迷惑很多,怎樣才能消除呢?”

  寶志禪師只說:“十二。”

  梁武帝不解,說:“意思何解?”

  他說:“寫字的時候,時間就過去了。”

  梁武帝不知所以,最終也沒有把意思弄明白。

  過了不久,梁武帝讓當時著名的畫家張僧繇為寶志畫像,張僧繇善畫人像;可是,當他看到寶志禪師時,卻把握不住分寸,一時無法下筆。

  寶志禪師見了,就用手指在臉上畫著。畫一下,就顯出一副面孔,結(jié)果畫了有十二副面孔出來,有慈悲的,有威嚴的,真是奇妙無比。張僧繇見了,更不知如何下手,索性拜辭離去了。

  寶志禪師的形像并不難畫出來,但要做到神形兼?zhèn)?盡透底蘊,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