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佛教造像精品近期首次亮相 

  陜西西安投資6100萬元傾力打造的碑林博物館新石刻藝術館建成開放短短月余,就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參觀者。2010年6月30日,從碑林博物館獲悉,新石刻藝術館的“長安佛韻”陳列分為“眾生祈愿” 北朝造像碑專題和“寶相千顏” 單體佛教造像專題兩大部分,共展出佛教造像149件,是從西安碑林博物館所藏400余件歷代石刻佛教造像中遴選出來的精品,其中大多是首次公開展出,它代表了歷史上長安佛教藝術的最高水平。

  “眾生祈愿”展出了29件北朝時期的造像碑,造像碑是佛教造像的一種獨特形制,它將中國傳統(tǒng)的石碑造型與外來的佛教造像藝術相結合,即借鑒石碑外形,再于其上開龕雕鑿佛像,同時刊刻發(fā)愿文、供養(yǎng)者姓名等銘文,形成了造型藝術與文字題記相結合的獨特樣式。造像碑在南北朝時期十分流行,為民間造像的主要形式之一。

  “寶相千顏”分為三個區(qū)域,即小型佛教造像區(qū)、安國寺造像區(qū)、大型佛教造像區(qū)。小型佛教造像區(qū)以北魏《皇興造像》(471年)和《和平二年釋迦造像》(461年)及唐代《觀音菩薩坐像》、唐代《菩薩立像》為代表,布局豐盈有序、構思巧妙,線條飄逸而富有動感。安國寺造像區(qū)首次將唐代著名的密教寺院安國寺舊址出土的十一尊密教造像集中展出,為我們展現了唐代密宗造像獨特的藝術魅力。

  大型單體佛教造像區(qū)展出了19件北周至隋唐的大型佛、菩薩圓雕立像,其中以2004年5月在西安東郊灞橋區(qū)灣子村出土的五尊大立佛為代表。五尊大佛連座高度均在2.5米左右,應為當時寺院所供奉的造像。其中一尊佛像座上刻有“張子聞睹佛法,敬造釋迦玉像”的發(fā)愿文,并有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的紀年,由此可以確定這五尊造型相似、風格相近的立佛當為北周所雕造的釋迦佛像。這些造像一改北魏的清秀面貌,變?yōu)樨S頰方頤、體態(tài)壯碩、螺髻低平的造型。從袈裟樣式上看又可分為兩類:一類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為北魏中期秀骨清相式佛像的延續(xù),只是體態(tài)變得更加壯碩;一類著通肩大衣,袈裟輕薄貼體,衣紋簡練,具有秣莬羅樣式風格。

  文物專家認為,這幾尊北周大佛還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牽握衣角,這種在犍陀羅佛像中常見的姿態(tài),在北周長安地區(qū)普通流行,而在其他地區(qū)卻很罕見,成為北周長安地區(qū)的典型樣式。同時這批佛像雕刻技法純熟,技藝精湛,為研究認識北周佛像的特點提供了新的依據。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