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匈牙利紀念著名藏學家克勒什喬馬

  為紀念歐洲藏學和西藏佛學研究的奠基人、匈牙利藏學家、語言學家和旅行家克勒什•喬馬•山多爾誕辰225周年,由匈牙利科學院、匈牙利克勒什•喬馬學會和匈牙利羅蘭大學西藏學會共同主辦的為期三天的系列學術(shù)研討會當?shù)貢r間今天上午將在匈牙利科學院開幕,三天的研討主題分別為“克勒什•喬馬的精神遺產(chǎn)”、“克勒什•喬馬的學術(shù)研究”和“克勒什•喬馬與藏傳佛教”,后兩天的活動將分別在羅蘭大學人文科學院和孔子學院舉行。來自主辦單位以及同屬羅蘭大學的孔子學院、中亞研究所、東方學研究所、遠東學研究所等機構(gòu)的專家學者將出席這次研討會,并交流藏學、佛學和東方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文化處官員將應邀作為特別嘉賓出席開幕活動,為這次重要的學術(shù)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

  克勒什•喬馬•山多爾1784年3月27日出生在當時匈牙利東部地區(qū)的克勒什(這一地區(qū)1920年后劃歸羅馬尼亞,克勒什現(xiàn)為羅馬尼亞的科瓦斯納縣)一個沒落的小貴族家庭。1816至1818年間在德意志地區(qū)的格丁根大學求學時,喬馬接觸到東方學。喬馬相信匈牙利人最早來自東方,為了探尋民族的起源,他于1819年11月離開家鄉(xiāng),先后經(jīng)過東歐、地中海地區(qū)、北非、西亞和中亞,歷經(jīng)千辛萬苦,于1822年7月到達藏傳佛教影響的印度西北部地區(qū)。在當?shù)赜姓賳T的資助下,他開始學習和研究西藏的語言、宗教和典籍,最初目的是希望從語言學的親緣關(guān)系角度在藏語文獻中發(fā)掘匈牙利人起源的痕跡。喬馬不僅會德語、英語、拉丁語、俄語,還在游歷過程中學會了阿拉伯語、土耳其語、波斯語等,到達印度后他又學會了藏語、印地語、梵語和孟加拉語,據(jù)統(tǒng)計喬馬熟悉的語言文字共有20種之多。1831年4月,喬馬進入位于印度加爾各達的“亞洲學會”繼續(xù)研究工作,1834年1月在加爾各達出版《藏英詞典》和英文版的《藏語語法》。這期間的1830年3月,喬馬成為“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員;1833年11月,他被吸收為當時的“匈牙利科學學會”通訊會員;1834年,他又成為“孟加拉亞洲學會”榮譽會員。通過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研究,喬馬也完成了他的最初的夙愿——認為匈牙利人的起源就在東方,而且是匈奴王阿提拉的后代。但在印度(包括其中兩年在孟加拉)不間斷的長達20年的潛心工作中,喬馬作為第一個歐洲的學者,進一步深入研究了西藏的文化與佛教,寫出了極為豐富的研究筆記和論文,這些成為后來開創(chuàng)歐洲藏學和西藏佛學研究最重要的資料。1842年2月,喬馬決定親赴西藏進行實地研究,不幸途中染上重疾,于4月11日在東西印度中間地帶的大吉領(Darjeeling)去世。他的墳墓至今仍保留在那里。

  從19世紀下半葉到現(xiàn)在,匈牙利對喬馬的紀念和研究活動從未間斷。在他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匈牙利的佛學、藏學和東方學研究一直在歐洲占有重要的地位。匈牙利最初在1920年就成立了“喬馬•喬馬學會”;1956年成立了“喬馬•喬馬佛學研究院”;1982年,為紀念喬馬,布達佩斯設立了第一所匈牙利佛教祈福會;1998年,匈牙利喬馬•喬馬佛教基金會成立了名為“匈牙利佛教大學”的研習機構(gòu)。

  喬馬的一部分手稿現(xiàn)收藏在匈牙利科學院圖書館內(nèi)。每當喬馬誕辰和去世周年期間,匈牙利科學院等機構(gòu)都要組織不同規(guī)模的學術(shù)研討活動。今年值克勒什•喬馬誕辰225周年由匈牙利科學院等機構(gòu)舉行的研討會,是匈牙利近年來在這方面較為大型的活動,專家學者們將對新近的研究成果進行交流。這次會議的論文包括《喬馬與匈牙利人的起源研究》、《喬馬研究的梵文哲學特點》、《喬馬時代的西藏》、《喬馬的藏學研究》、《佛教及對其研究的開端》、《喬馬文獻中的西藏人起源》、《喬馬的藏語語法》、《喬馬論般若波羅蜜多文學》、《哈達:敬意的長巾》等。

  匈牙利今年各種紀念喬馬的活動將持續(xù)一年。4月4日,匈牙利駐印度大使和新德里匈牙利信息與文化中心負責人專程到大吉領,向喬馬墓敬獻了花圈。在喬馬的家鄉(xiāng),人們也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匈牙利駐羅馬尼亞大使出席并與參加活動者一起在當?shù)氐膯恬R紀念館周圍植樹紀念。(稿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