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喪親章第十八
[疏]正義曰:此章首云“孝子之喪親也”,故章中皆論喪親之事。喪,亡也,失也。父母之亡沒,謂之喪親。言孝子亡失其親也,故以名章,結(jié)之於末矣。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生事已畢,死事未見,故發(fā)此章?薏粋,氣竭而息,聲不委曲。禮無容,觸地?zé)o容。言不文,不為文飾。服美不安,不安美飾,故服縗麻,聞樂不樂,悲哀在心,故不樂也。食旨不甘:旨,美也。不甘美味,故蔬食水飲。此哀戚之情也。謂上六句。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圣人之政也。不食三日,哀毀過情,滅性而死,皆虧孝道,故圣人制禮施教,不令至於殞滅。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三年之喪,天下達(dá)禮,使不肖企及,賢者俯從。夫孝子有終身之憂,圣人以三年為制者,使人知有終竟之限也。
[疏]子曰至終也。
○正義曰:此夫子述喪親之義,言孝子之喪親,哭以氣竭而止,不有馀偯之聲;舉措進(jìn)退之禮,無趨翔之容;有事應(yīng)言,則言不為文飾;服美不以為安;聞樂不以為樂;假食美味不以為甘:此上六事,皆哀慼之情也!叭斩场闭,圣人設(shè)教,無以親死多日不食傷及生人;雖即毀瘠,不令至於殞滅性命:此圣人所制喪禮之政也。又服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畢之終也。
○注生事至此事。
○正義曰:此依鄭注也。生事謂上十七章說。生事之禮已畢,其死事經(jīng)則未見,故又發(fā)此章以言也。
○注氣竭至委曲。
○正義曰:此依鄭注也!禮記·間傳》曰:“斬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齊衰之哭,若往而反!贝俗(jù)斬衰而言之,是氣竭而后止息。又曰:“大功之哭,三曲而偯!编嵶⒃:“三曲,一舉聲而三折也。偯,聲馀從容也!笔莻脼槁曗盼病厮t不偯,故云“聲不委曲也”。
○注觸地?zé)o容。
○正義曰:此《禮記·問喪》之文也。以其悲哀在心,故形變於外,所以稽顙觸地?zé)o容,哀之至也。
○注不為文飾。
○正義曰:案《喪服四制》云:“三年之喪,君不言。”又云:“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编嵭:“扶而起,謂天子諸侯也。杖而起,謂大夫士也。”今此經(jīng)云“言不文”,則是謂臣下也。雖則有言,志在哀慼,不為文飾也。
○注不安至縗麻。
○正義曰:案《論語》孔子責(zé)宰我,云:“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美飾謂錦繡之類也。故《禮記·問喪》云“身不安美”是也。孝子喪親,心如斬截,為其不安美飾,故圣人制禮,令服縗麻。縗當(dāng)以粗布長六寸,廣四寸。麻謂腰绖首绖俱以麻為之?\之言摧也,绖之言實(shí)也。孝子服之,明其心實(shí)摧痛也。韋昭引《書》云:“成王既崩,康王冕服即位。既事畢,反喪服!睋(jù)此則天子諸侯,但位定初喪,是皆服美,故宜不安也。
○注悲哀至樂也。
○正義曰:此依鄭注也。言至痛中發(fā),悲哀在心,雖聞樂聲,不為樂也。
○注旨美至水飲。
○正義曰:“旨,美”,經(jīng)傳常訓(xùn)也。嚴(yán)植之曰:“美食,人之所甘。孝子不以為甘,故《問喪》云:‘口不甘味\’,是不甘美味也。《間傳》曰:‘父母之喪既殯,食粥。既虞、卒哭,疏食水飲,不食菜果’,是疏食水飲也。韋昭引《曲禮》云:‘有疾則飲酒食肉,是為食旨!室瞬桓室!
○注不食至殞滅。
○正義曰:經(jīng)云“三日而食,毀不滅性”,注言不食三日,即三日不食也。云“哀毀過情”者,是毀瘠過度也。言三日不食,及毀瘠過度,因此二者有致危亡,皆虧孝行之道!抖Y記·問喪》云:“親始死,傷腎乾肝焦肺,水漿不入口三日!庇帧堕g傳》稱:“斬衰三日不食!贝嗽迫斩痴吆?劉炫言三日之后乃食,皆謂滿三日則食也。云“故圣人制禮施教,不令至於殞滅”者,《曲禮》云:“居喪之禮,毀瘠不形。”又曰:“不勝喪,乃比於不慈不孝!笔且。
○注三年至限也。
○正義曰:云“三年之喪天下達(dá)禮”者,此依鄭注也!抖Y記·三年問》云:“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dá)喪也!编嵭:“達(dá)謂自天子至於庶人!弊⑴c彼同,唯改喪為禮耳。云“使不肖企及,賢者俯從”者,案《喪服四制》曰:“此喪之所以三年,賢者不得過,不肖者不得不及。”檀弓曰:“先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也。注引彼二文,欲舉中為節(jié)也。起踵曰企,俛首曰俯。云“夫孝子有終身之憂,圣人以三年為制”者,圣人雖以三年為文,其實(shí)二十五月而畢。故《三年問》云:“將申夫脩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jié),壹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矣”是也!秵史闹啤吩:“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恩之殺也。故孔子云:“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dá)喪也。”所以喪必三年為制也。
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周尸為棺,周棺為槨。衣,謂斂衣。衾,被也。舉,謂舉尸內(nèi)於棺也。陳其簠簋而哀慼之,簠簋,祭器也。陳奠素器而不見親,故哀慼也。擗踴哭泣,哀以送之。男踴女擗,祖載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宅,墓穴也。兆,塋域也。葬事大,故卜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立廟祔祖之后,則以鬼禮享之。春秋祭祀,以時(shí)思之。寒暑變移,益用增感,以時(shí)祭祀,展其孝思也。
[疏]為之至思之。
○正義曰:此言送終之禮,及三年之后宗廟祭祀之事也。言孝子送終,須為棺槨衣衾也。大斂之時(shí),則用衾而舉尸內(nèi)於棺中也。陳設(shè)簠簋之奠,而加哀慼。葬則男踴女擗,哭泣哀號(hào)以送之。親既長依丘壟,故卜選宅兆之地而安置之。既葬之后,則為宗廟,以鬼神之禮享之。三年之后,感念於親,春秋祭祀,以時(shí)思之也。
○注周尸至棺也。
○正義曰:云“周尸為棺,周棺為槨”者,此依鄭注也!短垂贩Q:“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是故衣足以飾身,棺周於衣,槨周於棺,土周於槨!弊⒓s彼文,故言周尸為棺,周棺為槨也。《白虎通》云:“棺之言完,宜完密也。槨之言廓,謂開廓不使土侵棺也!薄兑住は缔o》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sh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卑浮抖Y記》云:“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槨。周人墻置翣!眲t虞夏之時(shí),棺槨之初也。云“衣,謂斂衣。衾,被也。舉,謂舉尸內(nèi)於棺也”者,此依孔傳也。衣謂襲與大小斂之衣也。衾謂單被覆尸,薦尸所用。從初死至大斂,凡三度加衣也。一是襲也,謂沐尸竟,著衣也,天子十二稱,公九稱,諸侯七稱,大夫五稱,士三稱,襲皆有袍,袍之上又有衣一通,朝祭之服,謂之一稱。二是小斂之衣也,天子至士,皆十九稱,不復(fù)用袍,衣皆有絮也。三是大斂也,天子百二十稱,公九十稱,諸侯七十稱,大夫五十稱,士三十稱,衣皆襌袷也!秵蚀笥洝吩:“布紟二衾,君大夫士一也!编嵭:“二衾者,或覆之,或薦之,是舉尸所用也。”棺槨之?dāng)?shù),貴賤不同。皇侃據(jù)《檀弓》以天子之棺四重,謂水、兕革棺、杝棺一,梓棺二。最在內(nèi)者水牛皮,次外兕牛皮,各厚三寸為一重,合厚六寸。又有杝棺,厚四寸,謂之椑棺,言漆之椑椑然。前三物為二重,合一尺。外又有梓棺,厚六寸,謂之屬棺,言連屬內(nèi)外。就前四物為三重,合厚一尺六寸。外又有梓棺,厚八寸,謂之大棺,言其最大,在眾棺之外。就前五物為四重,合厚二尺四寸也。上公去水牛皮,則三重,合厚二尺一寸也。侯、伯、子、男又去兕牛皮,則二重,合厚一尺八寸。上大夫又去椑棺,一重,合厚一尺四寸。下大夫亦一重,但屬四寸,大棺六寸,合厚一尺。士不重,無屬,唯大棺六寸。庶人即棺四寸。案《檀弓》云:“柏槨以端,長六尺!庇帧秵蚀笥洝吩:“君松槨,大夫柏槨,士雜木槨!笔且。
○注簠簋至戚也。
○正義曰:“簠簋,祭器也”者,《周禮·舍人職》云:“凡祭祀供簠簋,實(shí)之陳之。”是簠簋為器也。故鄭玄云:“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梁器。”云“陳奠素器而不見親,故哀慼也”者,下《檀弓》云:“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庇职戈惡咉谝卖乐,哀以送之。上舊說以為大斂祭是不見親,故哀慼也。
○注男踴至送之。
○正義曰:案《問喪》云:“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動(dòng)尸舉柩,哭踴無數(shù)。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氣盛,故袒而踴之。婦人不宜袒,故發(fā)胸、擊心、爵踴、殷殷田田,如壞墻然!眲t是女質(zhì)不宜極踴,故以擗言之。據(jù)此女既有踴,則男亦有擗,是互文也。云“祖載送之”者,案《既夕禮》:柩車遷祖,質(zhì)明設(shè)遷祖奠,日側(cè)徹之,“乃載”。鄭注云:“乃舉柩郤下而載之!庇衷:商祝飾柩,及陳器訖,“乃祖”。注云:“還柩鄉(xiāng)外,為行始!庇帧短垂吩:“曾子吊於負(fù)夏,主人既祖!编嵲:“祖謂移柩車去載處,為行始!比粍t祖,始也。以生人將行而飲酒曰祖,故柩車既載而設(shè)奠謂之祖奠。是“祖載送之”之義也。
○注宅墓至卜之。
○正義曰:云“宅,墓穴也。兆,塋域也”者,此依孔傳也。案《士喪禮》“筮宅”,鄭云:“宅,葬居也。”《詩》云:“臨其穴,惴惴其栗。”鄭云:“穴謂冢壙中也。”故云“宅,墓穴也”。案《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則兆是瑩域也。云“葬事大,故卜之”者,此依鄭注也?装矅:“恐其下有伏石,涌水泉,復(fù)為市朝之地,故卜之。”是也。
○注立廟至享之。
○正義曰:立廟者,即《禮記·祭法》天子至士皆有宗廟,云“王立七廟,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yuǎn)廟為祧,有二祧,享嘗乃止。諸侯立五廟,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大夫立三廟,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享嘗乃止。適士二廟,曰考廟、曰王考廟、享嘗乃止。官師一廟曰考廟。庶人無廟”。斯則立宗廟者,為能終於事親也。舊解云:宗,尊也;廟,貌也,言祭宗廟,見先祖之尊貌也。故《祭義》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笔且。祔祖,謂以亡者之神祔之於祖也。《檀弓》曰:“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喪祭。明日,祔祖父!眲t是卒哭之明日而祔,未卒哭之前皆喪祭也。既祔之后,則以鬼禮享之。然宗廟謂士以上,則春秋祭祀兼於庶人也。
○注寒暑至思也。
○正義曰:案《祭義》云:“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是也。
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愛敬哀慼,孝行之始終也。備陳死生之義,以盡孝子之情。
[疏]生事至終矣。
○正義曰:此合結(jié)生死之義。言親生則孝子事之,盡於愛敬;親死則孝子事之,盡於哀慼。生民之宗本盡矣,死之義理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言十八章,具載有此義。
○注愛敬至之情。
○正義曰:云“愛敬哀慼,孝行之終始也”者,愛敬是孝行之始也,哀慼是孝行之終也。云“備陳死生之義,以盡孝子之情”者,言孝子之情無所不盡也。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xué)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fēng)·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xùn)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xùn)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xùn) 第一篇 立命之學(xué)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fēng)·召南
- 了凡四訓(xùn)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
- 大學(xué)問
- 新語
- 郁離子
- 圍爐夜話
- 日知錄
- 論語全文
- 大戴禮記
- 新序
- 中論
- 新書
- 中說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xùn)
- 說苑
- 荀子
- 百家姓
- 笠翁對(duì)韻
- 千字文
- 朱子家訓(xùn)原文及翻譯
- 朱子家訓(xùn)全文
- 笠翁對(duì)韻全文
- 千字文解釋
- 千字文全文帶拼音
- 讀《菜根譚》有感
- 菜根譚名句、菜根譚名言、菜根譚名言名句解析
- 《弟子規(guī)》全文解釋
- 弟子規(guī)全文
- 論語八則+翻譯
- 論語簡介
- 論語名句
-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 論語七則
- 論語十則原文
- 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 千字文 全文及解讀
- 百家姓全文(帶拼音)
- 二十四孝
- 孝經(jīng)全文
- 壽康寶鑒白話文
- 新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