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諫諍章第十五
[疏]正義曰:此章言為臣子之道,若遇君父有失,皆諫爭也。曾子問聞?chuàng)P名已上之義,而問子從父之令。夫子以令有善惡,不可盡從,乃為述諫爭之事,故以名章,次《揚(yáng)名》之后。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yáng)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事父有隱無犯,又敬不違,故疑而問之。
[疏]曾子至孝乎。
○正義曰:前章以來,唯論愛敬及安親之事,未說規(guī)諫之道。故又假曾子之問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yáng)名,則已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教令,亦可謂之孝乎?疑而問之,故稱“乎”也。尋上所陳,唯言敬愛,未及慈恭。而曾子并言慈恭已聞命矣者,皇侃以為“上陳愛敬,則包於慈恭矣。慈者孜孜,愛者念惜,恭者貌多心少,敬者心多貌少”。如侃之說,則慈、恭、愛、敬之別,何故云包慈恭也?或曰:慈者接下之別名,愛者奉上之通稱。劉炫引《禮記·內(nèi)則》,說子事父母,“慈以旨甘”。《喪服四制》云:“高宗慈良於喪!薄莊子》曰:“事親則孝慈!贝瞬⑹╈妒律。夫愛出於內(nèi),慈為愛體;敬生於心,恭為敬貌。此經(jīng)悉陳事親之跡,寧有接下之文?夫子據(jù)心而為言,所以唯稱愛敬;曾參體貌而兼取,所以并舉慈恭。如劉炫此言,則知慈是愛親也,恭是敬親也。安親,則上章云“故生則親安之”,揚(yáng)名,即上章云“揚(yáng)名於后世”矣。經(jīng)稱“夫”有六焉,蓋發(fā)言之端也。一曰“夫孝,始於事親”;二曰“夫孝,德之本”;三曰“夫孝,人之經(jīng)”;四曰“夫然,故生則親安之”;五曰“夫圣人之德”。此章云“若夫慈愛”,并卻明前理,而下有其趣,故言“夫”以起之。劉獻(xiàn)曰:“夫猶凡也!
○注事父至問之。
○正義曰:《禮記·檀弓》云“事親有隱而無犯”,以經(jīng)云“從父之令”,故注變親為父。案《論語》云:“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币硕囊猿梢,疏證曾子有可問之端也。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有非而從,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降殺以兩,尊卑之差。爭謂諫也。言雖無道,為有爭臣,則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也。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父失則諫,故免陷於不義。故當(dāng)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不爭則非忠孝。故當(dāng)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疏]子曰至孝乎。
○正義曰:夫子以曾參所問,於理乖僻,非諫爭之義,因乃誚而答之,曰:汝之此問,是何言與?再言之者,明其深不可也。既誚之后,乃為曾子說必須諫爭之事,言臣之諫君,子之諫父,自古攸然。故言昔者天子治天下,有諫爭之臣七人,雖復(fù)無道,昧於政教,不至失於天下。言無道者,謂無道德。諸侯有諫爭之臣五人,雖無道,亦不失其國也。大夫有諫爭之臣三人,雖無道,亦不失於其家。士有諫爭之友,則其身不離遠(yuǎn)於善名也。父有諫爭之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君父有不義之事,凡為臣子者,不可以不諫爭。以比之故,當(dāng)不義則須諫之。又結(jié)此以答曾子曰:今若每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言不得也。案曾子唯問從父之令,不指當(dāng)時而言!拔粽摺,皇侃云:“夫子述《孝經(jīng)》之時,當(dāng)周亂衰之代,無此諫爭之臣,故言昔者也。”不言“先王”而言“天子”者,諸稱先王,皆指圣德之主。此言“無道”,所以不稱先王也。
○注有非至不義。
○正義曰:言父有非,子從而行,不諫,是成父之不義。云“理所不可,故再言之”者,義見於上。
○注降殺至國也。
○正義曰:《左傳》云:“自上以下,降殺以兩,禮也。”謂天子尊,故七人;諸侯卑於天子,降兩,故有五人;大夫卑於諸侯,降兩,故有三人!墩撜Z》云:“信而后諫!薄蹲髠鳌吩:“伏死而爭!贝松w謂極諫為爭也。若隨無道,人各有心,鬼神之主,季梁猶在,楚不敢伐,是有爭臣不亡其國。舉中而率,則大夫、天子從可知也。不言國家,嫌如獨(dú)指一國也。國則諸侯也,家則大夫也。注貴省文,故曰家、國也。案孔、鄭二注及先儒所傳,并引《禮記·文王世子》以解七人之義。案《文王世子記》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shè)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庇帧尚書大傳》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天子有問無對,責(zé)之疑;可志而不志,責(zé)之丞;可正而不正,責(zé)之輔;可揚(yáng)而不揚(yáng),責(zé)之弼。其爵視卿,其祿視次國之君!薄洞髠鳌匪泥弰t見之四輔,兼三公,以充七人之?dāng)?shù)。諸侯五者,孔傳指天子所命之孤,及三卿與上大夫。王肅指三卿、內(nèi)史、外史以充五人之?dāng)?shù)。大夫三者,孔傳指家相、室老、側(cè)室以充三人之?dāng)?shù)。王肅無側(cè)室,而謂邑宰。斯并以意解說,恐非經(jīng)義。劉炫云:“案下文云‘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則為子為臣,皆當(dāng)諫爭,豈獨(dú)大臣當(dāng)爭,小臣不爭乎?豈獨(dú)長子當(dāng)爭其父,眾子不爭者乎?若父有十子,皆得諫爭。王之百辟,惟許七人,是天子之佐乃少於匹夫也。又案《洛誥》云成王謂周公曰:‘誕保文武受民,亂為四輔!秲酌纺峦趺畠:‘惟予一人無良,實(shí)賴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據(jù)此而言,則左右前后四輔之謂也。疑、丞、輔、弼,當(dāng)指於諸臣,非是別立官也。謹(jǐn)案:《周禮》不列疑、丞,《周官》歷敘群司,《顧命》總名卿士,《左傳》云“龍師”、“鳥紀(jì)”,《曲禮》云“五官”、“六大”,無言疑、丞、輔、弼專掌諫爭者。若使爵視於卿、祿比次國,《周禮》何以不載?經(jīng)傳何以無文?且伏生《大傳》以四輔解為四鄰,孔注《尚書》以四鄰為前后左右之臣,而不為疑、丞、輔、弼,安得又采其說也?《左傳》稱周主申父之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師曠說匡諫之事,“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guī)誨,士傳言!賻熛嘁(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此則凡在人臣。皆合諫也。夫子言天子有天下之廣。七人則足以見諫爭功之大,故舉少以言之也。然父有爭子,士有爭友,雖無定數(shù),要一人為率。自下而上,稍增二人,則從上而下,當(dāng)如禮之降殺,故舉七、五、三人也。劉炫之讜義雜合通途,何者?傳載:忠言比於藥石,逆耳苦口,隨要而施。若指不備之員以匡無道之主,欲求不失,其可得乎?先儒所論,今不取也。
○注令善至善名。
○正義曰:“令,善也”,《釋詁》文。云“益者三友”,《論語》文,即“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是也。云“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者,《論語》云:“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言善名為受忠告而后成也。大夫以上皆云“不失”,士獨(dú)云“不離”,不離,即不失也。
○注父失至不義。
○正義曰:此依鄭注也。案《內(nèi)則》云:“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fù)諫!薄肚Y》曰:“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言父有非,故須諫之以正道,庶免陷於不義也。
- 上一篇:卷八 感應(yīng)章第十六
- 下一篇:卷七 廣揚(yáng)名章第十四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xué)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fēng)·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xùn)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xùn)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xùn) 第一篇 立命之學(xué)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fēng)·召南
- 了凡四訓(xùn)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