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jīng)·首頁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jīng)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jīng)論部·毗曇部
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jīng)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觀察諸法行經(jīng) 第四卷

觀察諸法行經(jīng) 第四卷

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譯

授記品第三之二

于中世尊。又告喜王菩薩摩訶薩言。喜王。若復菩薩依我眾生。恒伽河沙等劫。施與護戒念忍發(fā)進入定修智。若復菩薩信解諸法無我。此過多彼福德聚生。及速證覺無上正覺。何以故。喜王。昔過去世不可數(shù)劫。復過無數(shù)廣不可量無量不可思。彼迦羅彼三摩耶。有名寶光威輪王如來出世應正遍知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diào)御丈夫天人教師佛婆伽婆。世界名有寶。劫名應往。又喜王。彼迦羅彼三摩耶。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有寶世界富滿豐足甚可憙樂。多人雜鬧。平如手掌。無有瓦礫多饒金銀。如觸迦真鄰泥迦衣。八道交連純青鞞琉璃夜。及有閻浮那多金體蓮華。大地分中自然出生。量如車輪香色妙好。彼世界寬廣有六十四俱致百千洲。一一四洲中有六十四俱致百千城。彼諸大城普廣三十二踰阇那。皆有七寶垣墻。有多俱致那由多百千眾生所住。一一大城有十二千村戍坊邑圍繞。彼諸大城一一有五百受用園。種種諸華果香寶樹圍繞莊嚴。彼諸園中一一有三十二華池。八分具足水普滿其中。金沙布散寶欄圍繞。鞞琉璃夜別以間錯。及有寶體優(yōu)波羅。波頭摩。究牟陀。奔茶利華。而生其中。彼優(yōu)波羅。波頭摩。究牟陀。奔茶利中。鵝雁鵁鶄孔雀鴛鴦。迦羅類迦命命鳥眾住已各各出音。喜王。彼迦羅彼三摩耶。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有園名愛見。彼中世尊所游。王所治處名為有月。依止而住。共七十二俱致聲聞。八十四俱致菩薩皆不退轉(zhuǎn)。喜王。有月王所治處。有七十二俱致眾生所住。彼諸處中八道相通。又喜王。有月王所治處。廣六十四踰阇那。七重垣墻七寶欄楯。種種諸寶門柱。及行列多羅樹普掛鈴網(wǎng)。又喜王。彼迦羅彼三摩耶。彼中有月王所治處。有王名寶月。于四千洲中轉(zhuǎn)輪自在。為法行法王。又喜王。彼寶月王。于彼有月王所治處。造立宮舍七寶所成。普廣四踰阇那。七重垣墻乃至七寶鈴網(wǎng)懸掛圍繞。及摩尼網(wǎng)以覆其上。彼宮舍中四方有四大園。一名雜畫車。二名常開華。三名憙見。四名正行樂。彼大園中有種種樹生。彼謂寶樹華樹香樹果樹。瓔珞樹衣樹音樂樹。富沙樹月上樹日上炎樹。彼大園中一一有四大華池。栴檀那水普滿其中。寶欄周匝。閻浮那多金沙布散諸寶。優(yōu)波羅。波頭摩。究牟陀。奔茶利華。以覆其上。鴛鴦和鳴。又喜王。彼寶月王。有四十二千婦女。類如諸天童女。于中有一最大天婦。謂名有福。其色明顯過于諸天。又喜王。彼寶月王。有十二千子。形色勝妙見者信愛。最上凈色圓滿具足。有二十八大丈夫相普莊嚴身。喜王。時寶月王。出詣意喜見園中游戲行樂。最大天婦名有福者。懷中忽有小兒化生加趺而住。形色勝妙見者信愛。有二十八大丈夫相具足。彼于生時如是說言。諸行無常無住無有安止。顛倒向法彼順相續(xù)。說此伽他

諸行無常無安止無住無牢倒向法

凡小念此為常安以欲放逸無正念

諸天及人隨有欲皆是無常盡法體

于欲未曾有厭足無牢欲苦是苦根

有名寶光人中上彼說無垢無為法

諸根于中寂無余及菩提樂圣無漏

尊今聽我此言語如來出生好難得

宜共往詣善逝邊天勝于天光明行

喜王。爾時寶月王向彼童子。復說伽他

汝是天龍夜叉神童子為我說此義

汝生即說如是語于佛法所贊嘆言

汝何處死此間來汝名何等向我說

光明皆遍此園中勝德威神汝顯照

童子報言

東方有于丈夫上修迷留聚導師名

我于彼死此間來欲見法王寶光者

我名法上如是知我今發(fā)行勝佛智

尊若復欲聽聞法宜共往詣善逝邊

喜王。爾時寶月王。共法上童子并諸婦女。與諸王子及余大多人眾圍繞在前。詣愛見園。向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應正遍知所。到已頂禮佛足。三匝右繞一邊退住。彼大多人眾。亦頂禮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應正遍知足已。一邊退住。法上童子。禮彼世尊足已?邙Q其足。說如此言。世尊。修迷留聚如來致問。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樂觸行不。法上童子說已。于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前住已。向彼世尊而說伽他

思議應供無上尊最勝演說無諍行

度脫無量多眾生人主在座我今禮

此三千界作教王世尊能以法寶施

為他廣說法藏寶破摩羅王羅剎軍

眾中如月光普照廣說行渡彼岸

教師五根及五力五眼善逝我歸命

教師離諸煩惱盡行此地中轉(zhuǎn)輪王

除卻三垢猶如眼世間離垢眼普凈

摩睺羅伽眾生人無有不向人上者

最勝無高亦無下我今敬禮諸世親

得與不得平等行諸相華開丈夫月

不染世法如蓮華世親能令愛枝斷

具足善調(diào)心已伏施戒平等心無嗔

難伏眾生多已調(diào)伏心善逝人中月

言語軟美善順意說時能動于三千

天龍修羅及人等彼各念此為我說

無眾生性此是空無有于相愿亦離

尊說此中無處去亦無有來及無死

法界不動無住處前際后際皆不著

于其中間如虛空尊說此法無思念

世尊常說于實際此中諸世迷亂轉(zhuǎn)

如盲煩惱嗔恚滿彼等作念我及人

此法似如幻與云眼所見者空不動

若有得此勝妙忍彼等教師常隨逐

猶如種種畫虛空無處無有一處住

如是處住覺自然故彼無有一處似

諸聲聽時無有實亦不可見無住處

若聞若說亦復然彼等本性空不動

勝者法體相亦無當見如幻所示現(xiàn)

若見如體無分別當見善逝亦如是

諸土平等土非土諸佛平等佛功德

諸法平等法空寂諸眾生等無眾生

不盡盡沒于盡中不盡盡沒無盡中

其盡不盡盡不盡此忍如是常隨順

分別分別起分別諸法亦復無處起

若所起者常不起此忍如是常隨順

見見常無有見體若見不如如是觀

若其此等法空虛此忍如是常隨順

未曾有能知前際實際最勝以不知

若知于際常無際彼之前際則隨斷

于邊無邊中不依此岸彼岸常不住

若三有中無住處彼則住于實際中

若其住于實際中彼三有中無住處

若三有中無住處彼則常住實際中

若色似如水聚沫知受亦如浮漚等

想念猶如于陽焰若知則住實際中

諸聚非固是有為若知似于芭蕉等

知意與彼幻相似彼聚殺者則已滅

若于慈悲善修念于自及他無依止

修念最上清凈行彼當作佛如凈天

若離普廣諸煩惱彼則未曾有取著

舍諸所有無不舍彼施善逝所贊嘆

若身似如水中月知語言道如山響

知心亦如空中電彼戒殊勝三有中

若于忍調(diào)到彼岸彼意外事不能損

能知六根如空村彼忍善逝所贊嘆

若樂閑獨無所畏明智數(shù)行境界所

身心寂靜純直行彼進殊勝三有中

若人煩惱本性滅空無分別寂智者

若三有中想不轉(zhuǎn)彼定善逝所贊嘆

若知此中無有人彼于上智則當?shù)?/p>

應離戲論而寂靜彼智殊勝三有中

若于有中無疲倦俱致劫中行時苦

未曾羨慕下劣乘彼摩羅眾皆恐怖

如于海中取滴水我說最勝爾許德

佛法寬廣無有邊未曾得于彼邊際

喜王。爾時法上童子。于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前說此伽他時。遍諸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百千俱致那由多音樂同時鼓作。及雨諸香華鬘涂香末香。八千菩薩皆于無生法中忍生。其王寶月與諸婦女及諸童子并彼大眾。皆發(fā)無上正覺之心。喜王。爾時法上童子。向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如是白言。世尊。何等三摩地。令菩薩摩訶薩當?shù)脭z取諸法故。當?shù)脭z取佛土功德莊嚴故。當?shù)脻M足聲聞菩薩眾故。當?shù)脽o上受用資財故。當?shù)贸T魔羅諸煩惱惡故。當?shù)脻M足正念正意正趣慚愧住持智慧故。當?shù)脭z受諸所聞故。當?shù)脻M足五通勝智故。當?shù)脽o著樂說總持故。當?shù)脻M足辯才故。當?shù)脻M足六波羅蜜故。當?shù)脻M足生家種姓形色受用故。當?shù)脨傄庋砸糇鳂I(yè)故。當?shù)脻M足諸功德故。當?shù)蒙浦肫鹬T定解脫三摩地故。當?shù)脻M足諸種功德智故。未得普智恒作佛事為眾生故。而住其前如是語已。彼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向彼法上童子。如是告言。童子。善聽善聽善作意念。當為演說。若三摩地具足。菩薩摩訶薩當?shù)么。及其余無量無數(shù)不可量勝功德。亦當速疾向菩提場。童子。有三摩地。名說決定觀察諸法行。若得三摩地已。菩薩摩訶薩超諸魔羅境界。當速證覺無上正覺。時彼如來為彼童子。以伽他音廣說此三摩地

如言如所作作已不妄說

身口意清凈利益有慈心

于悲不忘失及厭諸欲行

為法常樂求誓智亦不舍

善巧言辭中下入眾生智

不惜于身業(yè)身中亦不貪

當離粗惡語于心不戲論

給濟苦眾生常覺放逸者

勤者教相應悔者令散出

不住眾生想(偈文梵本元少一句)

事想不分別遠離于舉取

諸相亦當滅不動所受中

常當求智慧遠離世事語

當求于出世正念不忘失

順念于諸法如是當善巧

所作行具足及順世間行

應當信業(yè)報遠離不信心

應當信諸佛彼等宜順念

常應說罪過福聚當隨喜

及勸請諸佛禮拜回向

常降伏憍慢作善無厭足

亦常勤相應數(shù)作莫放舍

成就正修行當知所作因

莫逐施設名被訶勿起恚

莫著于言語勿念此為實

不求住欲界色無色諸種

如業(yè)所受報應當信彼果

分施所用物于教不毀傷

等心于眾生一人亦不害

勤懈并勿嗔莫妒他所得

當滿心所欲如法護誓愿

于戒莫舍離憍慢當滅除

背轉(zhuǎn)嗔恚過愚癡亦拔斷

貪欲不發(fā)行隨得便知足

舍離諸親知無利心不下

得利亦不高唯喜得法利

常作平等分當離于藏積

所聞惡言辭忍故能含受

常護于言語當說菩提乘

常勸勤相應恒近精勤者

常應問智者增修細正定

莫舍空閑宿住少欲頭多

應當信解空于事無觸著

聚中不依止界中亦不貪

不見得內(nèi)我不愛著境界

滅諸顛倒意于心常住持

應當生智慧常行正行業(yè)

其心不怯小當念凈福田

諸行當放舍施已無求望

亦不念持戒于忍莫分別

不發(fā)起精進定中亦不依

不忘失諸法常應覺智慧

應當入諸波羅蜜自功德中未曾念

聞他功德不嗔惡有為無為心平等

恒時攀緣于涅槃常于有為當遠離

解脫安隱恒時知聚中想似于殺者

于涅槃處常生愛恒時住于和忍中

笑面莫為嚬蹙顏見于他人先問訊

于老宿中慈尊重及心智慧常善續(xù)

于他亦未曾謫罰諸有斗諍令寂靜

于寂靜所常談贊等和眾生常教合

愛不愛中心常等常當求于總持門

如母愛于諸眾生如父愛于諸圣眾

愛所尊重如近誦愛于菩薩如佛陀

愛法亦如愛自身及求所聞無厭足

既聞法已正修行亦常供養(yǎng)于如來

于勝上法當信解無羞怯心無懈怠

常當供養(yǎng)于三寶常當堪忍不正言

常不愛戀于自身壽命亦復不貪惜

清凈活命常乞食不舍頭多常次第

宿住空閑未曾離當舍徒眾遠復遠

莫樂共住在家者莫作雜亂出家

莫愛莫詐先善言教化多人入佛智

說法時心無怯小方便善入觀知他

于佛數(shù)數(shù)作意念及常思法不放逸

亦于僧所常尊重及于智者常供養(yǎng)

亦常親近巧便智常作無諍于定者

于精勤者助好心亦念修法信福事

教化眾生令作善信者當愛心無曲

若觸苦事能開散常依時行舍非時

常行恐畏及羞恥彼罪惡中生慚怖

諸不正行遠離已得正行者常親承

守護于戒為解脫亦復當求于圣行

常當念修四念處亦常親近四正斷

及當成就如意足亦當出生于諸根

應當求力亦如定于七覺分常觀察

常當修行八分道亦求聚集舍摩他

毗撥舍那常生諦心所隨喜而觀察

法中歡喜復生喜亦當超越諸攀緣

聞無住處不驚怖不可得處莫放逸

常當求望菩提行佛行當作信稱量

應當厭棄境界行先作行中亦當舍

自業(yè)清凈莫說他律行不破恒時作

善學禁戒別解脫常依時行舍非時

巧能籌量應來去好物知量自禁止

及于圣種皆知足亦復求入勝智通

三摩地中當攀緣及于定行數(shù)知入

當入眾生心所欲隨如導師所說言

亦應攝取無我說若勤合者令歡喜

如最勝體所念修常當念此三摩地

聲聞正行聞已信于獨覺道當順學

諸佛種性破魔羅常當求此三摩地

發(fā)行勝覺由于施不退轉(zhuǎn)者佛所行

多俱致劫智者行是聞海者法行處

此境界法尊重者若當信解是實財

此示現(xiàn)佛所住處于此法藏求寶者

于此田中彼求果煩惱熱者憙園中

樂持法者此為苑彼愛見者三摩地

欲求白法此母生有所欲得無依者

勝妙諸相當系取隨相諸好亦布置

國土莊嚴此安住此亦當?shù)弥T聞持

種種所出此順覺清凈言說實聲語

亦能超越魔羅境攝取久遠著鎧甲

殺害煩惱調(diào)伏依此亦摧破諸不善

欲得諸善令熾盛欲得求愿作莊嚴

眾多魔羅不破斯此于說時亦無盡

此求與等諸世間外道論師不正說

此能超過聲聞法獨覺勝者此為緣

一切智智此住持眾生所趣亦此住

此能如實教誨他此選時中善友語

無垢根者此天眼及于法眼普欲求

求說法者此然炬求真誓者此誠諦

求財施者此為舍求脫見者此勤合

求憙定者此凈信欲聞法海此正行

求迷留定此為力欲求法道彼等主

為欲凈妙莊嚴者自心調(diào)依彼是梵

方便求法此喜心及不退者此所行

此是言說行所趣常念智慧利根者

此是初業(yè)方便事丈夫牛王彼智幢

欲求勝者彼等弓求無我者那羅夜

若向普智此為路求善脫者戒平等

此為天等常禮拜此為龍等常散花

及為人等作供養(yǎng)夜叉希有作贊美

百數(shù)羅漢亦作禮菩提勝天亦稱嘆

若如來等自所念欲護根者彼等城

如法住者合方便依止定者彼等得

諸有疑者令破散有迷惑者悉令斷

高慢煩惱令滅除欲渡彼岸能令渡

病纏逼者此良藥其有病者此實治

煩惱毒箭能拔出欲合理者作思念

眾中無畏師子吼于善逝所求聞法

及為涅槃常此道能斷所有諸惡趣

三界所等超越求功德土此莊嚴

金剛喻定彼于此及最后生師子座

所求福德此不失諸所欲求此攝受

常疲乏者令渴仰未有精進此發(fā)欲

依攀緣者令安立別異發(fā)行遮令住

有平等體此成就依物憍逸此棄除

倒取取物此放舍普知諸種周遍智

求智慧者此出生求福設會此不失

依三有者令斷愿常無有相求菩提

三世空諸法知已而不舍

方便智時時為諸世間作

嗟慨佛種性佛智是所由

莫求于錯失于彼說法者

亦復莫欺陵所見于未學

勿嗔說法者當尊重近住

實聞當知實莫毀謗智者

法施莫求物說法亦勿慳

聞法共尊重心意莫散亂

盡心為說法若見樂欲者

莫斷法施說勿緣于余事

堪忍純直問若問為解說

若惡心見者彼中忍當作

悔及于疑惑彼皆汝為斷

若見未得道以道為彼說

思惟此定時易得于佛智

諸所作諸供于說法者邊

求八分勝道勿緣于余事

若諍競惡心難伏常令伏

無依彼等足神足若欲求

念慧及行處彼等求法者

發(fā)起彼等說若發(fā)行菩提

示現(xiàn)俱致佛俱彼國土住

說化諸眾生若彼說法者

此味是最美若彼蘭拏行

及求游戲通而作師子吼

彼等智者行為贊于寂滅

斷熱有清涼此是不墮句

脫縛利益說喜樂發(fā)于身

其心亦驚喜智者游戲智

彼求周遍智凈信是等法

住不退佛智決定為菩提

白法順薰習諸惡皆當舍

殺害于黑助白法即自來

彼等學戒者若欲求福德

彼等此成就若求則相應

彼等于此得身中端嚴相

此行佛順知諸圣親近已

明照智智中佛智普智得

住此已當見俱致端嚴土

此中彼大力智者問于疑

除斷此諸疑諸惑皆舍滅

此中生佛法勝人所贊嘆

舍離諸惡世所有煩惱染

不失諸福德于福若欲求

彼等智者緣愛法為最上

及喜此法眼親近猛健人

辯藏法泉流欲求巧言語

已說彼等護所有說法人

及智諸因緣愛見依倚者

巧應諸法中和合不和合

智體方便分說于諸法已

如是現(xiàn)諸法真實智思惟

于中斷渴網(wǎng)當舍諸愛著

無明于中散當?shù)妹鳜F(xiàn)前

于中普知數(shù)彼所說無著

智意種種心于此廣說已

攝取色與名彼等于中說

觀察六根所猶如見空村

于觸知外者佛智當?shù)靡?/p>

若離三種言彼等于中取

及滅三種愛彼等于中說

于中說棄舍若彼所生處

彼等斷于有于此定中說

絕生與病合及離死毒箭

諸苦于中寂諸流分別者

諸憂令歡喜惡意令解散

成就凈方便若彼法行者

飽足所觀察若所有求勝

嗔惡中作明若所有迷眼

此中佛雷震轉(zhuǎn)于法輪時

健行此稱揚若彼世間智

此中普洗除若濁亂煩惱

此中害諸見若所有我依

受取及與持此中皆已說

不錯佛智中如是當?shù)脛?/p>

常增長諸法此是巧智道

白法常積聚遠離諸惡業(yè)

佛法常念修說當無慳吝

莫斷佛種性當住于彼中

熾然法種性圣眾普能攝

應伏諸論師外道欲起者

說法稱言善彼等當興贊

常行菩提行于彼無念心

如月諸眾生常作朋友意

如日于諸法恒持正思惟

常作教師想于中思此定

此定猶如王為眾生廣說

為智人導師白法心正信

成熟甘露果令念往昔生

受胎無染污厭棄癡兒法

大仙佛功德贊時無邊者

持時佛智慧善逝所說時

及智書寫時說時當?shù)酶?/p>

遠離諸外道此是不動處

所說世間受諸佛之所說

過去佛功德悕望于未來

現(xiàn)在住諸佛此是諸寶藏

令眾生入行為說聲聞乘

于智不忘失佛法此為印

此出彼猛健此寶無變改

及速得諸智欲問佛功德

欲法無厭足散諸煩惱火

當?shù)梅奖阒堑亟鐒e思惟

當入水界中入于火界定

風界無住處空界不迷惑

示現(xiàn)智界中令入于法界

厭離于諸行令散諸愛染

憎惡諸有海除滅諸膩患

令舍于諸法自分別巧知

亦巧知他行欲說無有盡

方便中無濁出處當順知

我見應當舍我所亦遠離

染著當棄除憍慢常應伏

為食行如狗施中等無貪

所食應飽滿訖已當知樂

在陰莫為乏大水當急渡

諸論不能破純直無攀緣

遠離于睡眠親近說法者

超過于掉戲亦應滅疑惑

及令散諸欲懶惰亦遠離

不見得我處無我令明顯

不住于命者法亦不應觸

不斗諍法中平等說合義

以心善思惟諸行無所有

當親近智者諸處無怯弱

彼中當信解在眾莫怖畏

當說他功德自身勿高舉

遍智所行處恒時應須行

莫愛著住處應去如飛鳥

莫行為利養(yǎng)亦勿計我身

心亦不減劣巧知經(jīng)行處

當隨順念修莫思亦莫憶

亦當求解脫常應在靜地

常念修梵行于定速當?shù)?/p>

慈于平等心悲者順攝受

以喜為樂法舍處當舍之

以戒憐愍他以定當覺法

以智作應作于后無悔惱

當出無盡智亦應善巧辭

我說入語言說處莫求利

莫樂眾雜語是住無疲乏

不舍亦不取諸法是菩薩

莫壞滅諸法如是說明顯

于眾生不誑于寶當歸依

應攝受正法作愿當牢固

莫羨于小乘晝夜應勤合

為求諸法故遍智所由來

諸佛此為庫三摩地如海

喜王。爾時寶光威輪王如來。為彼法上童子。以伽他歌。廣說此諸法行決定觀察說三摩地。彼說此三摩地時。寶月王及諸子眷屬得不退轉(zhuǎn)于無上正覺。滿足一千眾生發(fā)無上正覺之心。無量眾生學地增長。喜王。汝意彼迦羅彼三摩耶。名法上童子者。謂是異乎。莫作如是異見。何以故。汝善家子。即是彼迦羅彼三摩耶名法上童子也。善家子。彼迦羅彼三摩耶名寶月王者。今慈氏菩薩摩訶薩即是。彼迦羅彼三摩耶名寶月王也。若復彼諸王子。即此菩薩摩訶薩眾集會坐者是。喜王。爾時彼法上菩薩摩訶薩。與父母尊長及朋友知識。滿足三十六千俱致眾生。共于世尊寶光威輪王如來教中舍家出家。喜王。愛樂彼世尊教。作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娑迦優(yōu)波斯迦者甚多。爾時世尊。此義知已。復欲過量顯明。即于此時說此伽他

我念昔多俱致劫時有最勝名寶光

彼有僧眾亦廣多諸漏已盡及菩薩

彼之國土凈可愛自然莊嚴如天宮

城邑聚落園莊嚴以華布散平如掌

彼中有王名寶月自在王于多千洲

福慧具足是智者無邊庫藏廣神足

彼于園林樂游戲天婦懷抱童子生

名為法上善可觀金色勝相聚嚴飾

彼始生已說妙語說于佛法而贊嘆

及在家惡空閑德諸欲罪過亦廣演

化彼父母及親知智者念須令凈信

彼王歡喜而踴躍發(fā)向最勝大仙邊

童子不復入家內(nèi)即于彼園與其父

共諸親知及大眾三十六億詣佛邊

彼大象王詣到已寶光法王彼已見

增踴躍心第一愛禮其足已坐于前

法上亦禮最勝足攝取十指而合掌

如是敬重彼尊已童子歌頌于伽他

彼于最勝多贊說導師實德諸法體

王及諸子并徒眾緣于菩提而發(fā)心

法上咨問于世尊說此寂靜離塵定

猛健住此三摩地證覺菩提伏魔羅

二足上尊知請已知童子心已凈信

即為說此難見定大威德者歌伽他

彼尊說此三摩地諸佛菩提離塵寂

王及諸子共臣民即住佛智不退轉(zhuǎn)

彼處多住學無學如是已聞于寂定

復余眾生多俱致緣于菩提而發(fā)心

王及諸子并徒眾皆令厭離五欲福

彼時童子為上首于此舍家行出家

所有愛樂于教師諸天及人皆普滿

彼善逝所眾甚多于中數(shù)量不易得

喜王汝于往昔時是彼童子名法上

若于彼中作父王今此慈氏菩薩是

彼時所有諸王子即是坐此諸會眾

眾生常在相續(xù)界知已令凈行行中

是故聞此寂定已應當受取常凈信

常為他說莫慳惜當有佛智得不難

彼福之量不易得說時多劫俱致數(shù)

若能持此勝上定為眾當說莫放逸

爾時喜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希有世尊。此三摩地多作利益。乃能與諸菩薩諸功德法令其轉(zhuǎn)生。世尊。菩薩欲得此三摩地。何等法應當親近。應當念修。應當多作。何等法應當不親近。應當不念修。應當不多作。甚善世尊。有何等法無何等法。婆伽婆。愿為廣說。修迦多。愿為分別。菩薩何法有何法無。佛言喜王。菩薩于流轉(zhuǎn)中無有疲倦。菩薩于眾生中無有差別。菩薩于資財中無有受取。菩薩于施無不平等。菩薩于學無不敬重。持戒無有生處。心無熱惱。心無怯弱。無有邪覺。無不思惟而有所作。于眾生中無有殺害。于他財中無有偷盜。于他婦中無有愛著。無語業(yè)惡無破壞言。無有惡口。無有綺語。不貪他財。無隨嗔恚。無有見行稠林。無有過菩提愛不毀謗法。不欺慢僧。于諸尊中無不敬重。于解脫門無有恐怖。于他作中無有疲倦。不自稱譽不毀呰他。流轉(zhuǎn)行中無有隨順。非流轉(zhuǎn)行中無不隨順。所發(fā)誓言終不移墮。于已作事終不重毀。他作知恩自作無求。于無力中無有欺陵。于未學中無有輕賤。不戀妻子無有愛憎。于教師中無有私密。法中作師無有藏隱。于諸法中無害破想。于法施中無有疲倦。于求法中無有懈厭。不以利縛而有所說。不以布施而作朋友。不諂承事。無有兩舌。不以幻惑親近承事。不惡于法。無我我所。不戀于身。不愛于命。無有我見。無有作怨。實不實中無有毀謗。于墮法中無嗔發(fā)覺。非少時愛。不負朋友。于親付所無有欺妄。實不實中不舉墮犯。不虛為證。不非時遣。他眾生中無諍競想。于發(fā)事中無有懈怠。不損于忍。不報惡言。不縛于怨。不欺卑下。隨聲戲言無有羨慕。于精妙中無有不舍。于所食中無有不分。于布施時不以惡物。于婦女所無有非行。于丈夫所無有染污。正信不舍。學戒不緩。無不慚愧。無不羞恥。無有少福。無有少聞。施已不悔。于智不錯。于三寶中無不敬重。于世諦中不為牢固。于勝義中無有入著無有見行稠林。無有我取不忘正念于正斷中無有異作。于神足中無有醉味根中不軟力中不羸。于覺分中無有不知。于道無倒。三摩地中無有著相。奢摩他中無有牢住。于毗撥舍那無有分別。于明解脫無有觸證。于諸諦中無有障礙。度彼岸中無不發(fā)起。聚中不著。界中不依。非時不得。于聲聞中無有見證(一百)。于諸菩薩無非教師。于諸入中無有意念。于諸境界無有依止。不以自業(yè)而生惡趣。于住胎中無有苦惱。于流轉(zhuǎn)中無有喜樂。于流轉(zhuǎn)中無有苦想。于諸出中無有驚怖。于諸眾生無非是田。無少種子。于所種處終不悕望。于諸福田受者無有空闕。于布施中不縛限量。于持戒中不縛限量。忍進定智亦不縛限量。流轉(zhuǎn)亦不縛限量。慈不分斷。大悲無偏。無有家慢。無資財慢。無有色慢。無自在慢。無眷屬慢。無多聞慢。無持戒慢。無有住空閑慢。無有頭多功德少欲之慢。無有慢慢。無有嗔癡。無有隨眠愛。于顛倒中不以為實。凈不凈中不以為二。不羨生天。不憙樂欲。非同業(yè)者。終不親近。無不勤合。不持世論。于外道中無不悲愍。于事物中無有想縛。于其自身不欲求樂。無有詐愛。不依魔羅。喜王。諸菩薩摩訶薩。所發(fā)誓言終不移惰。乃至竟菩提場(一百五十)。喜王。諸菩薩摩訶薩。此等皆無。自余所有不得作者。應當莫作。于中何者有可作法。喜王。諸菩薩當不毀謗。菩薩不毀謗他。自得安定。諸作事中。不動不緩。當負重擔。于黑事中當不隨作。于白事中當作利益。少分行中當作超過。無量行中亦當已入。愛潤事中當作遠離。于法量中當不遠離。于生死苦當?shù)媒饷。于諸生中思惟故生當不解脫。不善業(yè)中當不攝取。于諸善根當作攝取。煩惱施中菩薩當慳。于法施中菩薩當不慳吝。外道學中當不修學。諸佛所許學中當善修學。不平等見忍中當作不忍。正見忍中當具足忍。惡作業(yè)中當作懈怠。善作業(yè)中當發(fā)精進。于非想非非想生中當忘憶念。于五通游戲中當有定味。于起尸蠱道可畏咒術(shù)中當作無智。出世智中當作智慧。當如于月于諸眾生等心。白法增長故。當如于日遠離黑暗。作智光明故當如于地遠離于二。于諸眾生等心故。當如于水凈與不凈。諸垢無惡故。當如于火。諸煩惱燒故。當如于風。于諸法無所著故。當知虛空。無量智故。當如于海。求善根無厭足故。當如迷留山。諸他論師不能降伏故。當如蓮華。世間八法不染著故。當如于樹。無分別故。當如種性。無盡法故。諸煩惱不能蹴踏故。眾生行中當趣向故。不著諸趣。當向涅槃中故。當作善田。除去嗔恨惡棘刺故。當善選擇信。為初行故。當?shù)么蠊。說四諦故。當?shù)么罄。于佛法中故。當(shù)脽o障。于智解脫三摩地三摩撥諦中故。當?shù)脷g喜。以法喜故。當?shù)靡讯。于諸生死苦泥中故。當墮相應。巧方便故。當作善業(yè)。脫離不相應故。當觀察善忍。于證中故。當作愛語。以內(nèi)凈信故。當作牢固朋友乃至涅槃。最勝朋友故。當作淳厚。無幻惑故。當作質(zhì)直。無諂曲故。當作柔軟。易共住故。當作可樂。內(nèi)潤信故。當至諸處。隨順轉(zhuǎn)故。當作潤澤。以大悲故。當作渴仰。于菩提場故。當作不渴。于諸欲中故。當令飽足。于諸聲聞故。當作教化。于諸緣覺故。當作憶念。于諸善根故。當作發(fā)覺。于不善中故。當作守護。于正法故。當作不斷。于三寶種故。當作熾然。于諸善法故。喜王諸菩薩摩訶薩。當寂滅諸惡業(yè)故。喜王。略說不善法。諸菩薩無有也。諸行諸善法。應當說有也。如是汝等當學。我有如是教敕

佛說此時。喜王菩薩摩訶薩歡喜。及彼自余諸方來集菩薩摩訶薩。及諸大眾天人阿修羅犍闥婆等。聞佛所說莫不隨喜。嘆喜踴躍不能自勝勤作供養(yǎng)。于佛所說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