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有是無,早是晚

  山良價禪師有一次在講經(jīng)說法時沒有點燈,學僧能忍問為什么不點燈,洞山禪師就叫侍者立刻點燈。然后對能忍說:“請你到我的前面來!”能忍依言來到洞山禪師座前。洞山禪師對侍者說:“去拿三斤點燈的油來,送給這位上座。”

  洞山禪師的意思是慈悲,還是諷刺,抑或還有別的意思?能忍聽后,甩甩袖子走出講堂。經(jīng)過一夜的思考,對這件事若有所悟,于是拿出全部積蓄,舉辦一次齋會供養(yǎng)大眾。爾后在大眾中繼續(xù)參禪。過了三年,他向洞山禪師告辭,意欲他去。

  洞山禪師沒有挽留他,只說:“祝你一路順風!”

  這時,雪峰禪師恰好站在洞山禪師身邊。能忍走到門外,雪峰禪師才向洞山禪師說道:“這位禪者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來?”

  洞山禪師回答:“他知道他可以走,但卻不知自己什么時候可以再回來。你若不放心,可以到僧堂去看他一下。”雪峰禪師隨即跟去。

  誰知能忍回到僧堂后,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化了。

  雪峰禪師趕緊跑去報告洞山禪師。洞山禪師聽罷說道:“他雖然是死了,但是卻比我遲了三十年。”

  禪僧能忍要求洞山禪師在說法時點燈,以及洞山禪師叫侍者點燈的舉動,原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洞山禪師囑咐侍者再以三斤燈油相贈時,就既是表現(xiàn)慈悲,也是諷刺能忍的貪求了。

  這兩層意思,一是告誡能忍禪者,禪心一要有大慈悲、大善心;二是要少欲求,不該要的不要。做到這兩點,才能真正悟道。能忍禪者是有慧根的,因此從中悟道了。

  對于一個佛法參研者來說,悟道之后,便再無所求,就可以去天堂參見佛祖了。能忍禪者走的正是這一條路。而洞山禪師選擇的是另一條路,他沒有去參見佛祖,而是留了下來普度眾生。由他的話可以知道,他這么做已經(jīng)有三十年了。因此,他才說能忍禪者比他晚了三十年。

  一個人少欲求之后,就會少煩惱,就像能忍禪者,如果不要那三斤燈油,就不用去想該將它放在哪里,不用想該如何保存這些燈油,因此無事一身輕,快樂無比。可現(xiàn)在有了燈油,也便有了煩惱。這煩惱表面上是來自燈油,而實際是來自人的貪欲。如果能夠少要求一點,而多付出一點,那么就不會有這般的煩惱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