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yīng)錄
06 侯二死后投豬/忤逆不肖 死后投豬
清代康熙年間,邯鄲有一位侯老太太,秉性仁慈,樂善好施,就現(xiàn)生而論,可說是令人欽敬的好人。但或許由于前生的惡業(yè),她生著一個忤逆不孝的兒子,名叫侯二。侯二的性情,恰與母親相反,待人極為刻薄,吝嗇異常,對于任何公益慈善事業(yè),都是一毛不拔,因此他對于侯老太太的樂善好施,非但不加贊助,并且十分反對,常常予以阻撓。雖然侯老太太苦口婆心的曉諭兒子說:‘布施是六度萬行之首,能將財物布施給窮苦的人,一定能得好報。’可是慳吝成習的侯二,不聽老母的忠言,反而惡聲的責罵母親說:‘混賬的老太婆,我們自己的錢也不夠用,哪有什么力量布施,像你這樣今天捐款救濟窮人,明天捐藥救助病人,浪費金錢,我是不能忍受的。’侯老太太受到兒子的責罵,欲哭無淚,只得暗自飲泣,從此以后,侯老太太捐款做功德,再也不敢給兒子知道,常常背著兒子,把省吃儉用節(jié)省而來的金錢,暗暗地做了很多濟世救人的好事,還叮囑受施的人,決不可把她布施的功德宣揚,也不許把捐款的收據(jù)或謝函寄到家中,深恐給兒子知道而受到責罵。
有一天,一個衣衫襤褸面黃饑瘦的乞丐,行乞到侯家,適值侯二不在家中,侯老太太因無人阻撓,才大膽的到米倉中拿了二升白米,布施給乞丐,正當乞丐接受白米說聲謝謝的時候,忽然侯二從外面回來,看到母親又在把白米送給乞丐,不禁怒火中燒,當場大發(fā)雷霆,立即把母親打了一拳,還毆逐母親出門,侯老太太受到兒子的毆辱,痛哭失聲,引起了鄰人的圍觀。侯二的妻子在房中聽到丈夫與母親爭吵,急急忙忙跑出門來,向侯二泣諫,苦勸丈夫不該毆辱母親,但侯二還是不聽妻子勸告,仍堅持著不許母親進門。鄰人都為侯老太太抱不平之鳴,然而侯二總是不改忤逆的惡行。
善惡到頭終有報,有的報得迅速,有的報得緩慢。侯二的忤逆不孝,很快就得到了報應(yīng)。不久以后,他遍體生了很多一顆一顆的毒瘡,膿血淋漓,痛癢交加,痛的時候痛徹心肺,癢的時候癢入骨髓,終日呻吟呼號,有如置身活地獄一般。雖經(jīng)名醫(yī)診治,投以清火解毒的藥劑,可是侯二吃了很多苦水,病勢不見減輕,日益加重,病了一個多月,竟全身潰爛而死。
侯二去世以后,不到一星期,他的兒子做了一個夢,夢見侯二對他說:‘我生前因為對你祖母忤逆不孝,昨經(jīng)閻羅王審判,說我罪大惡極,要罰我投豬。我犯了忤逆不孝的罪行,現(xiàn)已后悔莫及,希望你要好好的孝順母親,更應(yīng)孝順你年老祖母,不要蹈我覆轍。明天早晨京師宣武門張姓屠夫家中,有一只大母豬,就要生產(chǎn)小豬。其中最瘦的一只,那就是我,你速到張家去贖回,救救你的父親。’說畢,痛哭流涕。侯二的兒子一覺醒來,想到父親對祖母的不孝,認為這夢絕非虛幻,一定是父親托夢求救,就決心要到張姓屠夫家去探問究竟。
第二天,侯二的兒子趕到京師宣武門去找張姓屠夫,說明要買小豬,張屠夫告訴他,剛好今晨母豬生了六只小豬,領(lǐng)他到豬欄中去觀看,說也奇怪,其中最瘦的一只小豬,看到了侯二的兒子,昂首注目,好像是迎接的樣子。侯二的兒子對屠夫說:‘那只小豬前生是我的父親!’,張屠夫聽了,起先以為他是神經(jīng)病的囈語,但看到那一只小豬好像認識侯二兒子似的,也覺得奇怪起來,就問他說:‘你怎么知道那只小豬前生是你的父親呢?’他就把父親生前忤逆不孝的情形死后托夢的經(jīng)過,原原本本的說來,并愿以十元金幣的代價,把那只小豬贖回。(取材自香祖筆記)
07 溫五夫婦的慘死
溫五,是一個濃眉大眼,身軀高大的彪形大漢。性情橫暴,行為粗魯,鄉(xiāng)人都畏之如虎。在家庭中,他常常辱罵父親,毆打哥哥,他的哥哥是一無知鄉(xiāng)愚,懦弱無能,絕對不敢與他計較,只得攜著妻子,遷到遙遠的地方居住,避免與他沖突。可是溫五對哥哥還是不肯放松,常常尋到哥哥家中,坐索酒食,強借金錢,稍不如意,兄嫂都要受他的凌辱。
這樣一個橫暴的惡漢,倘有賢良的妻子予以勸導(dǎo),或許稍可改變他的惡性。但不幸得很,他妻子對丈夫的惡行,不僅不加規(guī)勸,反而助紂為虐,協(xié)同他忤逆父親。有一天下雨,他呼喚父親上街買菜,父親知道自己兒子脾氣很壞,不敢不從,但雨天道路泥濘,無法行走,然恐觸怒兒子,不得已宰烹自養(yǎng)母雞供養(yǎng)兒媳。溫五老實不客氣地,帶著妻子圍坐而食,狼吞虎咽,吃個精光,并不留一些余食給父親。鍋中僅剩殘余的雞汁,父親私取殘汁嘗嘗,給溫五看到了,拍桌大罵父親口饞,盛怒之余,還連湯帶飯傾入廁中。他父親遭遇如此的羞辱,怨無可伸,只得跪在灶神前面泣訴,溫五認為父親是在灶神前咒他,更暴跳如雷的說:‘你要咒死我嗎?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有一天,父親抱著孫兒嬉戲,偶一失手,不慎把孫兒跌倒在石臺上,額部跌傷,溫五認為傷害了自己的兒子,拿起棒來要打父親,他父親急忙躲入床下,他一棒打在床上,把床打得傾斜破碎。他父親呼號求救,聲達四鄰,但鄰居們都畏懼溫五兇暴,閉戶不敢過問。
初秋的八月,正是臺風的季節(jié)。黑夜中,狂風怒吼,暴雨如注,接著大地震動,房屋搖搖欲倒,溫五急忙攜妻抱子,出外避難。年老的父親,行動不便,拉著溫五的衣袖說:‘兒子救我!兒子救我!’可是殘忍成性的溫五,不管老父的危險,反把父親推倒在地上,只顧自己帶著妻子逃命,剛逃到巷口的時候,大地震動更加厲害了,巷墻傾斜,巷口兩邊砌著的大石磨相對著倒下,將溫五夫婦攔腰夾住,墻上磚石倒如雨下,把這對忤逆不孝的夫婦打成齏粉。事情發(fā)生以后,很多人都看到石磨上斑斑的血跡,深信這是忤逆不孝的惡報。(取材自太上寶筏圖說)
08 懺悔難滅不孝罪
張義,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翁。從表面上看來,張義這個人,還算忠厚老實,生平務(wù)農(nóng),克勤克儉,并沒有做什么很缺德的事,可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縱然一般人認為并不太壞的人,在一生之中,也難免有或多或少的過錯,張義豈能例外。好人與壞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好人有了過錯,能知道反省,自己認錯;壞人做了惡事,不知反省,絕不認錯。張義是有良心的好人,反省自己的生平,深深地感覺過錯很多,因此他常在菩薩面前痛切懺悔,誠心改過。他年老多病,精神衰憊,有一年病中,他被兩個冥使,帶到冥府去,冥王拿出黑簿給他看,在那本黑簿上,把他生平的罪業(yè),記載得巨細無遺,歷歷如畫,像殘殺生禽啦,虐待動物啦,欠繳官稅啦,調(diào)戲婦女啦,借錢不還啦,惡口罵人啦,挑撥是非啦,妒忌賢能啦,誹謗好人啦,……等等過錯,都已記得清清楚楚?墒怯捎趶埩x晚年痛切懺悔,誠心改過,以上種種罪過,簿上都已一筆勾消。他看了那本黑簿,一則以驚,一則以喜,驚的是冥間對于人們的罪惡,竟記載得如此詳細;喜的是幸而晚年誠心懺悔,勾銷了許多的罪惡?墒钱斔僮屑毧聪氯r,不由得使他嚇得冷汗直出,原來黑簿上還記有一件惡事,獨獨的沒有勾銷。為什么其他許多的罪惡都已勾銷,獨有一件惡事不能勾銷呢?那件惡事不是別的,就是他曾對父親忤逆不孝。
說起張義的忤逆不孝,那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時代了。在大約五十年以前,張義只有十七歲,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他的家庭,世代務(wù)農(nóng),父親是一位耕作十余畝田地的自耕農(nóng),那時科學不發(fā)達,在農(nóng)業(yè)收獲的季節(jié),從割稻、以至打谷等過程中,一切全靠人力,沒有現(xiàn)代化的機械農(nóng)具,所以舊時代的農(nóng)夫,胼手胝足,是異常辛苦的。有一年秋收的季節(jié),農(nóng)夫們都忙著在田中割稻,秋天的氣侯,普通說來,應(yīng)該是涼爽的,可是有時到了秋天,氣候的炎熱,有時反而勝過夏天,俗語形容秋天炎熱,稱為‘秋老虎’。那一年的秋天,氣候就特別的炎熱,火傘高張,偏偏又沒有風,人們坐在家中,尚且汗流浹背,何況在烈日下的田中割稻呢?可是成熟的稻,倘不收割,會受到牲畜踐踏和鳥類啄食的損害,所以不論天氣如何的炎熱,農(nóng)夫們都要盡快的收割。張義的父親,在那農(nóng)忙的季節(jié),十分緊張忙碌,不在話下,當時張義已是十七歲的大孩子,農(nóng)忙中應(yīng)該盡力幫助父親,本是理所當然。豈知當他父親命他幫助割稻時,他非但沒有欣然受命,反覺得父親不該在炎熱的氣候中命他做事,竟對父親怒目而拒,好像要打罵父親的樣子。使他父親受了很大的氣,胃痛發(fā)作,飯也吃不下。張義不僅沒有幫父親的忙,且連父親的工作效率,也因生氣而受到不良影響了。就是為了這件事,在張義本人阿賴耶識的賬簿上,記下了一筆染污極深的黑賬。
張義看到黑簿上,記下了上面一筆黑賬,尚未勾銷,正在驚駭失色的時候,冥王對他解釋說:‘罪惡好比衣服上染了污色,懺悔好比用肥皂洗滌。淺的污色可用肥皂洗滌得掉,深的污色是無法洗除的。你生平所犯其他罪惡,都是不深的污色,得因痛切懺悔而洗除。但忤逆不孝,其罪最重,是極深的污色,雖經(jīng)懺悔,亦不易洗除。這是你的黑簿上,其他罪惡都已勾銷,獨有不孝罪業(yè)尚未勾銷的原因。好在你晚年誠心改過,所作功德很多,雖未能勾銷不孝惡業(yè),尚能延壽,讓你回陽去吧!’說罷,冥差接著把張義的肩膀一拍,張義就蘇醒回陽來了。
從此以后,張義把冥間所見所聞的經(jīng)過,逢人講說。使人們都知盡心盡力的孝順父母,千萬不可犯忤逆不孝的惡業(yè)。(取材自德育古鑒)
09 張繼寶不孝遭雷殛/雷擊逆子
張繼寶,是宋仁宗時的人。他本來姓薛,因為幼年時兵荒馬亂,在避難逃亡中,與他的親生父母離散了。幸而有一位張元秀,憐憫他的孤苦,收為養(yǎng)子,這個原為薛家的孩子,從此就改姓為張。張元秀夫婦因為沒有親生兒女,對待養(yǎng)子繼寶,極為疼愛,如同親生兒子一樣,辛辛苦苦的把他撫育成人,并且延師課讀,培養(yǎng)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有一天,繼寶外出游玩,途中適逢自己的生母,他竟忘記養(yǎng)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辭而別。
張元秀夫婦失了兒子,悲痛萬分,終日在家盼望繼寶歸來,可是望穿秋水,不見愛兒的蹤影,失望之余,老夫婦哭泣不已。后來家道中落,老夫婦淪為饑民,因此更渴求繼寶的下落,四處探聽,逢人詢問。過了幾年,得悉繼寶赴京考中了狀元,并且做了大官,老夫婦聽到這消息,喜出望外,急忙借了路費,趕到京中去尋覓愛兒。好不容易見到闊別多年的兒子,哪知繼寶看到二位老人衣衫襤褸,好像失了他的顏面,竟完全忘了撫育之恩,非但不肯相認,還飭令屬下加以驅(qū)逐。老夫婦氣憤填膺,頭撞墻壁而死。一會兒,天空中陰霾四合,雷電交加,霹靂一聲之下,張繼寶在雷殛中斃命了。(取材自古病今醫(yī))
雷擊不孝的事,不僅古今筆記載錄很多,即近代報紙新聞,亦常有登載,如一九三九年六月六日上海申報載,海通社華沙五日電云:‘波蘭索里卡村,昨日發(fā)生駭人之逆?zhèn)悜K案,有平民勃里斯圖巴者,年三十二歲,因繼承財產(chǎn)關(guān)系,與其母發(fā)生口角,竟以利斧將其母砍死,勃甫自家中逃出,即觸雷電而死,鄉(xiāng)人咸謂雷擊逆子云。’
出苦飛航作者何侃如老居士說:‘空中自然之電擊,雷神借之以擊惡人,科學神道,兩不背謬。’
10 逆子斷手而亡
邱太太丈夫的堂弟,服務(wù)于鐵路局,刻薄寡情,人家都說他是一個毫無情感的冷血動物,對待他年老的母親,不僅談不上孝順,并且忤逆之極。在他的眼里,簡直看母親連下女也不如了。
有一年夏天,他的母親患了嚴重的痢疾,每天要登廁數(shù)十次,紅白相雜的膿血,不斷的從肛門中瀉出來,痛若的情狀,真非筆墨所能形容?墒撬且粋鐵石心腸無情的人,對于自己的母親,也沒有一些同情心。雖然他也延請醫(yī)生為母親治療,但并不親自在旁侍奉,也不雇人侍候。而老太太瀉下的膿血,一股臭穢之氣,薰得滿房滿室。他每天買了十余元的香水,灑在母親臥室的門外,藉以驅(qū)除臭氣。人家勸他說:‘你為什么不把買香水的錢,雇一個人來侍候你的母親呢?’他對人家善意的勸告,概不采納。老太太因為久病身體虛弱,四肢無力,行動沒有人扶掖,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竟跌了一跤,折斷右手。不久以后,經(jīng)不起病痛的磨折,一命嗚呼。
就在這年冬天的某日,他辦完了一天的公,乘鐵路局的手搖車回家,哪知車行不到一里,駛來了一輛火車頭,手搖車不及躲避,車上其他的人都跳車逃走,他來不及跳車,手搖車為火車頭猛撞,翻落在鐵軌的外面,他的右手給車輪輾斷,一時鮮血淋漓,終因流血過多,急救無效而去世。
這是一件很明顯的果報事實,可是這僅是大家看得見的報應(yīng)而已。逆子去世以后,不知要輪回在哪一道里受苦,說不定投畜生,也可能墮地獄,那種肉眼看不見的果報,比較明顯的斷手慘死,更加要可怕萬倍呢。ㄈ〔淖哉姘簿邮抗P記)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dǎo)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yīng)六則
- 佛咒感應(yīng)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